警醒御敌
钟马田
现在我们来到魔鬼的攻击中比较特别的、针对个人的部分。我们要讨论的这件事很可能是在教会情况正常时仍会发生在个别信徒身上的。魔鬼在破坏神的工作、攻击神的子民时,所用的伎俩真是无所不有。牠有时从教会整体下手,有时针对信徒各个击破。牠不在乎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能使个别的基督徒,或任何一群基督徒被捆绑、陷入愁苦之境,使他们破坏了对神藉着祂爱子所彰显那无尽大爱的见证,牠就心满意足了。
有不少文学作品描述了我们基督徒所经历的“魔鬼的诡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本仁约翰(John Bunyan)的“天路历程”。他在那里指出,一个人最初如何意识到自己的罪,逃离了灭亡城;他一直担负着极重的担子,直到他将一切重担卸在十字架前为止。可是他的麻烦并未到此结束。接下去的故事就是用生动的词句来描述魔鬼的诡计。本仁约翰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那些行经人生旅途时,与魔鬼的诡计苦苦挣扎的天路客。他的另一本书“圣战”(Holy war)和他有关“人灵城”(Man soul)的整个教训也都类似。这是本仁约翰一贯的方式,用寓言向人们介绍魔鬼的诡计,好使他们预先有所警惕,可以整装备战。此外,三百多年前的清教徒作品中对此主题也有不少着墨,其中以赛贝斯(Richard Sibbes)的“灵魂的冲突”(The Soul's Conflict)和“压伤的芦苇”(The Bruised Reed)二书最著名。此外伯顿(Robert Bohon)也写了一本书,书名是“安慰受苦的良知”(Comforting Afflicted Consciences)。当时许多作品和讲章都是以个别信徒生活中所显露出来的魔鬼诡计为主题。
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罗马天主教的作品中也有同样的趋势。尽管他们在其它方面有所缺失,我们还是应该留意这些作品,它们对于魔鬼和其诡计说得非常清楚。他们拥有许多所谓的“灵修手册”,其目的就是帮助教会的会友对付各样的难题。更进一步说,他们的整个论辩系统也多方论到这个特别的问题。过去既然有丰富的文学作品论及这主题,显示了使徒保罗警告以弗所人当防备的事,在以后的教会历史中也不断地重复出现。
另一方面,自从一八八〇年起,基督教会,特别是福音派信徒中有一个非常惊人的事实,就是这一类的作品忽然减少,甚至消声匿迹了。原因何在?为什么清教徒时代特有的这些书忽然停止出现了?它们曾广为十八世纪福音大复兴时代的人阅读,并且一再复印;可是到了一八八〇年以后,很多书开始绝版,被其它性质的书取而代之了。似乎没有人对与“执政的,掌权的”争战,对抵挡“魔鬼的诡计”有兴趣了。
我认为对这主题的兴趣所以会日益减退,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一种关于成圣的教训兴起,它不给这一方面的真理任何生存的空间。这一类教训只建基在一项原则上,而且不断重复,声称只有它能解决一切问题。整个基督徒生活被削减到“降服”和“住在基督里”,至于使徒有关与魔鬼争战的教训则几乎完全被忽略了。我认为这种忽视也说明了现今基督教会为什么在灵命上如此肤浅。它代表人们未明白基督徒生活的本质,以及我们所面临的冲突,未看见我们绝对需要主自己能力的覆庇,需要一件件穿上神所赐的全副军装。
我还清楚记得一九四一年时我的朋友告诉我的事。他和他的妻子都是很好的福音派信徒。当时他的妻子在读一本很有价值的书——鲁益师(C.S Lewis)著的“地狱来鸿”(The Screw tape Letters)。这位太太觉得这本书非常“有趣”,而且很“荒诞”,这两位虔诚的基督徒显然对有关魔鬼诡计的教训非常陌生,他们读到论及这主题的书时,竟然把它当作一种笑话。他们以为这只是基督徒生活的漫画,作者的用意不过是为了娱乐大众罢了。可是鲁益师本人有过这方面的经历,他也饱读了这一类的书,包括本仁约翰的作品,他看清楚了基督徒生活中这一方面的意义。他知道基督徒活在世上时,这一方面的经历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可惜人们对此非常生疏,以致于把他呕心沥血之作当成娱乐小品。因此我们看见,我们实在迫切需要留心这方面的真理。
首先我们从一般的角度来看这主题,好认清魔鬼如何沿着某些路线攻击我们。新约有一些警告的字句,用来介绍这主题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也可以打开我们的眼睛,好看清魔鬼诡计的整个特质。第一个“警语”是“你们务要警醒”。主耶稣常常用到“警醒”一词,使徒们也是。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时说,“你们务要警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稳,要作大丈夫,要刚强”(林前十六13)。“警醒”一词立刻指明了一个非常狡猾的仇敌存在。任何军队在作战时都须设立哨兵,担任警卫工作,因为谁也不知道敌军会采取什么行动。你不能假定说,既然天色已暗,敌人就不会轻举妄动了;他们很可能趁着夜色,悄然掩至。所以军队里的哨兵必须来回走动,无论昼夜都须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同样的,我们个人若疏于警醒,未提高警觉,很可能就会给魔鬼大好机会。很多人被魔鬼打败,就是因为他们在谈话中从不提及魔鬼。他们从不警醒。他们说,“我已经得救了,一切都妥当了。我如今在基督里,安息在祂里面,我没有必要警醒,祂会看顾我,我只需要定睛在祂身上就够了。”他们没有注意仇敌,也不担心魔鬼的诡计。他们不了解自己正身处一场剧烈的战争中,以为只要“安息”,就解决一切问题了,没有别的事该作了。结果当然是因为忽略了新约一再重复要人“警醒”的勉励,而被击败、俘掳。
第二个警告是,要站在神的话语上。由于提摩太很容易在某些方面被魔鬼俘掳,所以使徒保罗特别小心地告诉他要读圣经,“这圣经能使你……有得救的智慧”(提后三15)。这是圣经不断的嘱咐,事实上新约每一卷使徒书信的写成,都是为了这场争战的缘故,好帮助人察觉并且击溃魔鬼的诡计。所以我们若忽略读神的话语,当然就会被打败。圣经警告我们魔鬼会用各种方式出现。圣经记载了魔鬼的阴谋,牠的诡计,牠的狡猾,你对这些知道得越多,就越容易在牠一有动静时就一眼看穿,并且能够站稳了,抵挡牠。所以读神的话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勤于读经的基督徒特别容易陷入魔鬼的网罗。
我们可以在圣经里读到前面讨论的那些异端、邪说的起源,以及魔鬼引起的一切恶行。圣经也详细指出魔鬼如何用更个人化的方式引诱我们。圣经要我们“凡事察验”,不要相信每一种灵,乃要“试验那些灵”。我们若不读圣经,明白它的教训,就无法作到这一点。所以魔鬼会用各样诡计引诱我们不读神的话语。鲁益师的“地狱来鸿”并未论及这一件事,这是他美中不足之处。他书中的大魔鬼并未指示手下的喽啰们去拦阻信徒读经。但读经是我们最主要的兵器之一,稍后我们还会讨论到。
新约另外鼓励我们要祷告。主耶稣说,“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祂又说,“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路十八1)。你若不祷告,就容易灰心。使徒保罗说,“不住的祷告。”要常常祷告,不要停止。他说,这是使你继续撑下去惟一的方法。我们正在研讨的以弗所书第六章结尾部分也可以读到,“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很显然的,新约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祷告到这个地步,一旦忽略祷告,就等于把自己暴露在魔鬼的诡计之下。主耶稣自己花很多时间祷告。祂这样作是为了坚固自己,与神相交,从神得指示和亮光,并且在神的灵里蒙受祝福。所以圣经不断勉励我们祷告要恒切,不论合时不合时,都要不断祷告。
我要提的最后一个警语是“省察自己”。使徒保罗说,“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林后十三5)。他的勉励是针对信徒的,可惜很多人未付诸实行。我们如今不再相信自省了。我们说,“你不该看自己,当仰望主。你若只看自己,就会陷入愁烦中。当仰望主,把眼光从自己身上挪开。”我们将会看到,忽略自我省察可能是导致基督徒生活失败最主要的原因。
如果魔鬼能使我们疏于警醒,从牠的立场看,就已经大功告成了。牠若能使我们忽略读经,不去研读神的话语,明白神的话语,牠就好办事了。牠若使我们忽略祷告,我们就会灰心,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很容易就成了牠的掳物。忽略自省会导致我们陷入老底嘉教会的光景。他们虽然自以为富足,一样都不缺,事实上他们却是“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他们未省察自己,他们不知道自己是瞎眼的,赤身露体的。没有什么比忽略自省更可怕了。所以魔鬼向我们施诡计,无所不用其极地在这些方面拦阻我们。
我们应该自问,我们如何将自己浸在自省的亮光中?我们是否警醒祷告?是否勤于读圣经?是否省察自己?是否采取一种属灵的测试法来发觉自己所处的地位?任何一种教训若阻止我们采取以上那些行动,或只是敷衍了事地去行,都显明那是出于魔鬼的诡计。你若真正相信每天只要读几节经文,作一个简短的祷告就足够了,你就是还不明白魔鬼的诡计。那不是新约的方法,也不是历代以来众圣徒所推荐的方式。那只是一种肤浅的属灵幻觉——“我已经读了我的那一份,已经灵修了,可以往前走了……”却未意识到灵命的停滞,没有长进,和肤浅,这一类生命是很鲜明的例子,说明了魔鬼的诡计已得逞。牠装成光明的天使前来,说,“够了!只要读一点就行了,别人连读都不读呢!你已经很不错啦!很多正常的基督徒根本从不翻开圣经呢!你每天读一点,就会一切顺利的。”由于你每天只读少数几节经文,牠就说服你相信你已经真正读了圣经,知道神的话语了。任何事物若鼓励你只肤浅地去读经祷告,那必然是从魔鬼来的诡计。
(选自《揭穿魔鬼的诡计——灵界争战的本质》,钟越娜译,美国活泉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