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写到:“圣灵就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他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可1:12-13)这是接下来的一幕。接受了君王身份,又决不反悔地与罪人认同,君王耶稣接替了罪人,继续那自古以来的战斗,在罪人的失败中为他们赢得战斗。因而耶稣到旷野去,面对他子民不共戴天的敌人。大控告者撒但和至高的君王耶稣之间的争战开始了,并在接下来的历史中激烈交锋。
故事中看上去无关痛痒的细节,也在引导我们知道君王耶稣是在他的子民、以色列民族曾经失败的战场上为他们争战。想想,对耶稣的试探发生在旷野中,以色列整整一代人在旷野飘流,一败涂地。四十天的禁食呢?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四十年,因此耶稣象征性地经历同样的时间,一天代表一年。正在发生的事情确凿无疑,戴上王冠后,耶稣正式代表自己的子民与魔鬼争战。
关于撒但对耶稣的试探,马太比别人告诉了我们更多,这是耶稣生平中最戏剧性的时刻。撒但给耶稣的三个试探,程度依次不断攀升。这些试探发生的地方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一个试探是在旷野中,第二个是在圣殿顶上,最后一个是在一座高山的山顶。似乎随着冲突愈加激烈,海拔高度也在上升。
撒但的第一个试探看起来不像试探,撒但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要记得耶稣已经禁食一个多月了,可能只是摄入了得以存活的东西,所以他肯定非常饥饿。而且,耶稣接下来行的许多神迹比石头变食物奇妙得多,所以这件事对他来说易如反掌。既然这样,那耶稣为什么不该把石头变为食物呢?答案在耶稣对撒但的回答中:“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问题不在于耶稣是否会做撒但提议的任何事情,而在于耶稣是会像之前的以色列人一样,立即想要自己的舒服和解脱,还是会顺服父神放在他面前的谦卑和受苦之路。人类因为要得到立刻的满足而一次次地犯罪,但是君王耶稣信靠神会供应和看顾他。
耶稣胜过第一个试探后,撒但把耶稣带到耶路撒冷,把他放在圣殿的最高处。这高度可能会让人头晕目眩,撒但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撒但的话仍然非常有道理,这次它甚至引用了圣经,但是和上次一样是试探耶稣,让他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神的方式。以色列以前就常常这样做,要求神以特别的方式证明他的看顾。明白吗?撒但在试探耶稣,让耶稣催促父神采取行动以此高举自己超过父神,而不是相信父神所说的话。耶稣拒绝这么做,并回复撒但:“经上又记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换句话说,你不应该要求神证明他对你的看顾,这是对神的怀疑。要信靠神,相信神的话,神就会以他的方式、按照他的时间来看顾你。
第三个试探是最厚颜无耻的。撒但把耶稣带到一座高山的山顶,指给他看世上的万国和万国的荣华,然后提议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好一个放肆又阴险诡诈的提议。被造物居然要求自己的创造主俯伏拜它,还说要赐给耶稣父神已经应许给耶稣的一切,让耶稣远离父为他准备的受苦之路。以色列曾经多次面对这样的试验,与强大的邻国结盟,自己谋划又悖逆,想通过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神的帮助,获取自身的安全和荣耀。以色列一次次地在这个试探上失败,而君王耶稣没有失败。耶稣结束了这场争战,告诉试探者:“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侍奉他。’” (太4:3-10)
耶稣在旷野抵挡撒但,你明白他在做什么吗?他是在为公义和顺服而战。他的子民以色列人在很久之前完全失败了,他现在重回战场。撒但抛给他三个试探,不信靠神、迫使神行动、不再敬拜神。这些是以色列民出了名的失败,撒但之前赢了这三个试探,现在又把它们扔给了以色列的君王。但是这一次撒但失败了,君王耶稣一步步地和撒但较量。以色列的得胜者为他的子民重新开战,并且得胜了!
路加记载道:“魔鬼用完了各样的试探,就暂时离开耶稣。”(路4:13)战争还没有结束,但是历世历代为拯救人类灵魂的战争现在真正打响了。
(选自《耶稣是谁?》,P55-57,王悦译,九标志中文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