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父是呼召基督受死,这是天父赐给他的杯。他是“多受痛苦,常经忧患”(赛五三3)。然而基督受苦,并不是以受苦为荣;基督受死,也不是出于一种自认为神圣的冲动。他也不是呼召门徒像白痴一样,漫无目的地招惹各种攻击辱骂,受苦却没有任何感觉。
基督受苦有一个目的。在同一段经文中,彼得提醒我们,主自己“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义上活。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彼前二24)。
基督受苦能带来救赎,并不是因为苦难本身是救赎,而是因为基督他自己是独一至高的救赎者。他是为别人忍受痛苦。他自己不需要经受苦难来涤除罪污。他代替罪人受鞭打,为了可以医治他们;他为罪人死,好使他可以给罪人生命。
基督受苦有一个目的,这目的也已经完全达到。以赛亚笔下这位主的受苦仆人,不是痛苦感伤,而是荣耀凯旋;唯独他背负世人罪孽,显为至高。“耶和华却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赛五三10)。
“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来十二2)。他的呼召是忍受这些苦难,进入他的荣耀里。
因此他是以君王之尊受苦。他的静默正显出他的威严。无论是希律王、彼拉多、罗马兵丁、各各他的群众——任凭他们怎样诱骗、威胁、鞭打、嘲弄,都不能除灭他的谦卑。被鄙视的不是他,而是那些侮辱他的人。
这就是彼得所见,耶稣带着君王的威严受苦;这是基督留下的榜样,让我们可以遵循。
(选自《天命与你》,P18-20,改革宗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