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要的渴望
在今世没有什么人可以说自己能如同使徒保罗那样地认识耶稣。身为一个“在基督里”的人,相较于认识基督、保罗将万事看为“粪土”。确实,身为一个直接从神领受启示的人,保罗在世的首要渴望就是“认识基督”(腓三10)。保罗的渴望来自于基督在约翰福音十七章3节、为祂所有子民所作的祷告——祂求天父赐给祂的子民永生,就是认识神,并且认识祂差遣到世上拯救罪人的儿子。毫无疑问地,几乎每一位基督徒都因得着基督、拥有永生的恩典而得满足。但是多少人有同等的渴望要认识祂?多少时候我们把耶稣一分为二,一面希望确知自己得救、生命有好结局,一方面又忘记,真正的得救就代表我们必须真实地认识祂!在苏格兰长老会神学家卢德福(Samuel Rutherford,卒于1661)的墓碑上,我们读到他是何等迫切地要认识基督:
真敬虔衬托他名,他诚然与天上事物对话,
熟知以马内利之爱……
他诚然忠实地奋斗
直到他日子的尽头。
于是他便全然得着
那他曾在异象中所见的。
形容卢德福之死的字句,充分反映他在世的写作:
将千万个世界的伊甸园之美好集中于一,将所有的树木、花朵、气味、色彩、味道、喜乐、甜美融合为一。噢,那会是何等佳美之事!但相较于那美而至亲至爱的基督,它不过是一滴雨水落于千万世界的海洋、河流、湖泊,以及泉源。
把生命中所有的美好事物,如家庭、工作、休闲、音乐、体育、娱乐、美食,还有科技都集中于一。是的,那会是绝佳的喜乐!但是相较于认识基督之乐,相较于不只与祂的工作、且与祂的位格相交之享受,那喜乐就相形失色了!基督是“一滴雨水”,还是“千万世界的海洋、河流、湖泊以及泉源”?
动机的来源
我们都犯了拒绝更加认识基督的罪。承认有罪,并不能解决教会中这普遍的问题;慈爱的天父原谅我们对祂与祂儿子的爱和认识如此贫瘠的重要事实,并不代表我们不须寻求其他解决方案。
一个有效却不甚明显的解决方案,需要我们此刻先将意念转向基督。在基督升天得荣耀后所保留的人性所想望的事当中,少有过于祂想要认识祂子民的欲望。耶稣,荣耀的主,于圣父、圣灵、蒙拣选的天使之爱中享有至高满足,若最终不能认识、不能爱、不能与祂的子民同在,就仍不得满足。一个好丈夫,若离开了妻子,又怎能享受生活?
在约翰福音十七章的大祭司祷告中,耶稣说了一句最非比寻常的话:“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第24节)
在祂属天的荣耀里,基督思念祂的子民。祂不只渴望认识我们,更要与我们同在。我们总要记得,当祂召祂所爱的人归回自己时,我们所爱的人之死、代表基督所得着的远超过我们的丧失。祂要与我们同在,因为祂认识我们,这就代表祂有一天会召我们回家,为要与祂同在。最终,这并非因为天灾人祸,而是因为父回应了祂儿子的祈求。在基督眼中,我们这贫乏有罪的受造物居然有可爱之处,吸引祂、为祂带来可喜悦的满足。这不是因为我们本身有什么好,只不过因为我们属于祂。
如果对基督来说是如此,那么我们既确信而盼望有一天会与祂同在,又怎能不也如此?诗人在诗篇四十五篇写道:王羡慕我们的美貌(第11节),我们就不能不渴望认识“比世人更美”的那位,在祂嘴里满有恩惠,祂又受喜乐油膏,胜过祂的同伴(第2、7节)。
我们大多数人始终面对一个现实:这世上有很多我们买不起的东西。我们努力逃避这个现实,有时甚至购买我们无法支付的东西(负债)。但其实只有一样有永恒意义的事物是我们负担不起的:就是不认识我们荣美的救主。我们必须认识基督,永生神的儿子。
幸好对基督徒来说,耶稣思念祂的子民,祂主动向祂的父祈求,好叫我们认识祂。若我们属于祂,那我们就必然是要认识祂的人:“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约十14)
(选自《认识基督的27堂必修课》,P23-26,高阿丹译,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