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得罪,但也意识到自己的罪
请听弥迦在7章第8-9节说些什么。注意其中提到的勇气和伤痛!究竟弥迦为何心碎呢?
我的仇敌啊,不要向我夸耀。
我虽跌倒,却要起来;
我虽坐在黑暗里,
耶和华却作我的光。
我要忍受耶和华的恼怒;
因我得罪了祂,
直等祂为我辨屈,为我伸冤。
祂必领我到光明中,
我必得见祂的公义。
请不要忽略第9节一开始说:“我要忍受耶和华的恼怒;因我得罪了祂”。对夫妻和父母来说,明白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弥迦是在被得罪的情况下说岀这句话。他在第8节告诉他的仇敌(可能是他的儿子或妻子):“我的仇敌啊,不要向我夸耀。”他警告仇敌别幸灾乐祸。然后在第9节中间说耶和华会为他辨屈伸冤,而不是处罚他。“祂必领我到光明中;我必得见祂的公义”。
换句话说,弥迦知道自己被别人得罪伤害;他知道仇敌的某些指控是虚构不实的;他也知道上帝会帮助他而非敌挡他。上帝将带领他脱离黑暗、进入光明,并且会为他辩护伸冤。弥迦因这样的信念而得着勇气,而且是令人惊讶地勇敢!然而为了解释上帝的恼怒和他陷入的黑暗弥迦就在此强调他自己所犯的罪。“我要忍受耶和华的恼怒;因我得罪了祂”。
为何如此伤痛?
这就是我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弥迦为何如此伤痛呢?我认为这主要不是因为他被家人得罪,而是因为他自己犯了罪。父母在最艰难的时刻仍能心存盼望,就是因为他们在伤痛中带着勇敢。而这伤痛主要是由于我们自己的罪,其次才是由于我们被人得罪。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争战。我们是否能够靠着上帝的恩典谦卑地用这种方式来看待我们的家庭和自己呢?
为何如此勇敢?
至于第二个问题:“如果弥迦犯了罪,他怎么还能如此勇敢?”若弥迦如此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罪,他怎么还能说出这样的话?他的这股勇气是哪里来的?“我的仇敌啊,不要向我夸耀。我虽跌倒,却要起来……祂为我辨屈,为我伸冤。祂必领我到光明中;我必得见祂的公义。”
答案就在这一章的结尾。弥迦带着强调的语气说出整卷书的最后一段话,表示这段话在这卷书里极其重要——事实上,这段话也是整本圣经的重点。第18-19节说:
上帝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
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
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
必再怜悯我们,
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
又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
弥迦之所以能在伤痛中如此勇敢,是因为他认识上帝。他知道上帝具有独特且惊人的特质。“有何神像你?”意思就是:“没有其他神明像你”。上帝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祂的道路也高过世上任何假神的道路。那么上帝的独特之处到底是什么?就是祂赦免罪孽,饶恕祂百姓的过犯。圣经所描述的上帝就是如此独一无二——除了祂以外,再也没有别的神。
(选自《为主发热心》,P146-148,林千俐译,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