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牧养之窗 → 进深牧养 → 阅读内容
 
背景:

复活主的显现(约翰·加尔文)

[日期: 11/11/2015 3:51:59 PM ] 作者: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复活主的显现(约翰·加尔文)

 

复活主的显现

 

约翰·加尔文

 

 

  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她又将主对她说的这话告诉他们。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约20:17-21

 

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上帝,也是你们的上帝。当基督宣告他的父也是我们的父、他的上帝也是我们的上帝时,他清楚表达了那兄弟般的合一所带来的益处和果效。我们从别的经文中获知我们分享了基督一切的恩典与福气。然而他将这恩典的源头赐给我们,这正是我们的特权所在。信徒可以安全而坚定地相信,基督的上帝也是他们的上帝,基督的父也是他们的父。这毫无疑问是无价的恩典。我们也不必担心这样的信心是否是轻率的,因为这信心是建立在基督的身上,而且这也是值得我们夸口的,因为基督亲口将这一切指示给我们。

 

至于基督称他为他的上帝,是因为他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腓2:7)。因此,这是特指他的人性而言,然而也适用于他的整个位格,因为他既是上帝也是人。当他说他升上去见他的父,也是我们的父时,他和我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他从本性上来说是上帝的儿子,而我们仅仅是被收纳为上帝的儿子。然而我们通过他所领受的恩典是如此坚固,乃至魔鬼无论多张狂,都不能使它动摇,不能拦阻我们称他为我们的父,这位父亲藉着他的独生子收纳我们做他的儿子。

 

那日晚上。现在作者描述基督向门徒显现,证明自己的复活。当时众门徒都聚集在一起,使这件事情更加确凿可信、更加清楚明了。这实在是上帝的安排与护理。基督没有让他们继续在忧虑和不安当中,到了晚上就向他们显现,他是多么温柔!另外,他光照他们。正当黑暗在这世上掌权的时候,他将新生命的凭证带给他们。

 

门徒所在的地方。他们聚在一起,这表示他们还有信心,至少还有信仰的情感。而他们将门都关上,这表明他们是软弱的。即使最勇敢最坚强的人也有软弱的时候,这固然是对的,然而我们可以轻易地推断出,那时众使徒是如此恐惧战栗,乃至这显出他们的信心是多么缺乏!这个事例值得我们注意。他们本该很勇敢,事实上却不是。然而他们依然没有完全软弱。的确,他们隐藏自己,免得有危险。然而他们还是鼓起勇气聚在一起,否则他们就会四处分散,谁都不敢冒险去看他的同伴一眼。我们也要如此与我们肉体的软弱做斗争,不要纵容恐惧之心(这恐惧之心会叫我们背信弃义)。当他们聚集的时候基督向他们显现,因着他们的热忱祝福他们。然而多马像一个离队的士兵,退出了合一的阵营,因此他理所当然地失去了其他弟兄所领受的恩典。这就教导那些极其胆怯的人,激励他们除去肉体的恐惧,并叫他们当心,免得恐惧之心将他们打散在四处。

 

门都关了。作者清楚地加上这个情节,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基督神能的明证。我们应该相信基督必定以神迹的方式进入屋里,为要证明他的神性,同时也要引起门徒的注意。然而我绝不同意天主教徒的观点。他们说基督的身体穿过了那紧闭着的门。他们的理由是:这不仅证明基督荣耀的身体像个灵,而且证明它是无限的,不受任何空间的限制。然而经文根本没有传递这样的含义。因为作者没有说他穿过这紧闭着的门,而是说他突然站在门徒当中(尽管这门是关着的,而且也没有人为他开门)。我们知道彼得从一座监狱里走出来(徒10:10),这监狱的门是关着的,难道我们因而可以说他穿过了铁和板吗?因此,我们要弃绝如此幼稚而愚蠢的观点!这个观点没有包含任何可靠的东西,纯粹是谬论!我们知道这些就足够了:基督要借着非凡的神迹来坚固他的门徒,使他们相信他的复活。

 

愿你们平安。这是希伯来人常用的问候语。他们用平安一词表示一个人的福乐生命所必需的一切幸福与快乐。因此这句话的含义为:“愿你昌盛!愿你幸福!”我之所以提到这些,是因为有些人对平安一词做一些不必要的争论,而基督无非就是要门徒喜乐、昌盛。

 

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基督如此行是很有必要的,为要叫门徒深信基督已经复活。基督在复活后身上还留着伤痕,有人认为这与他的荣耀极其不符。这样的人要思考:首先,基督复活与其说是为了自己,还不如说是为了我们;其次,任何于我们的得救有益的事都是基督的荣耀。他一度自甘卑微,也丝毫无损于他的尊荣。这些伤痕既然能帮助门徒相信他的复活,它们就没有减损他的荣耀。然而,若有人从而推断说基督现在依然有手上和肋旁的伤痕,这就很荒唐了。因为这些伤痕的用处毫无疑问是暂时的,直到众使徒完全相信他已经从死里复活。

 

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这句话的含义为:因着基督的新生命,他的死所带给他们的一切忧伤都被驱散了。

 

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在我看来,主发出这第二个问候无非就是为了引起门徒极大的注意,因为接下来要讲的事非常重要。

 

父怎样差遣了我。基督说这些话,犹如使他们就职,就是履行先前曾指派给他们的职分。他们的确已经被差往犹大各地,然而只是作为先锋来宣告众人要听从那至高训诲者的话,而不是作为使徒,执行教诲这一永远的职分。现在主吩咐他们做他的使者,在地上建立他的国度。因此,我们要相信这一事实:现在使徒首次被委任做福音的使者。

 

他的话总起来说是一句宣告。即迄今他要卸下训诲者的职分,他既已行完了自己的路,就将同样的职分赐给门徒。他的意思是:父差他做训诲者,叫他为别人指路,随后当他离开的时候,就可以让那些人代替他的职分。为这个缘故保罗说,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让他们治理教会,直到世界的末了(弗4:11)。因此基督首先宣告说,尽管他训诲师的职分是一时的,然而福音的传扬并不是一时的,而是永久的。此外,他还吩咐他们接替他从父那里所领受的职分,让他们代替他的位置,并将同样的权柄赐给他们。这样,他的训诲通过使徒的口被宣讲出来,就有同样的威信。他们的职分就要如此被证实和认可,因为他们都是无名的、卑微的人。而且,尽管有些人拥有极其显赫而尊贵的地位,然而人所拥有的一切并不能叫他得着那极宝贵的信心。

 

因此,基督将自己从父那里所领受的权柄赐给众使徒,这样他就可以宣告传福音的使命已经交给他们,这不是出乎人,乃是上帝的命令。然而他让他们替代他的位置,并不是说要将训诲者最高的权柄给他们,因为父要将这最高的权柄单单赐给他。因此他继续是——而且永远是——教会唯一的教师。唯一的区别在于:他在地上的时候自己亲口教导人,现在他借着使徒的口教导人。因此,这样的继任或替代不能叫基督有丝毫的减损,他的权柄依然是完全的、完整的,他的荣耀也不受损害。上帝发布命令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太17:5)。这条命令我们决不能弃绝。总之,基督此处所要尊荣的是福音的训诲,而不是人。

 

同样,我们应该注意到:这节经文所处理的唯一主题是福音的传扬。基督并没有叫使徒去赎罪,获得称义,犹如他被上帝差遣一样。因此,在这段经文中他没有提及任何单单关乎他自己的事,而仅仅指派牧者来治理教会。这样,唯有他拥有全部的权柄,而他们所求的单单是职分。

 

(选自《加尔文文集:约翰福音注释》, 吴玲玲译,华夏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

阅读:3125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分享到:14.5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