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牧养之窗 → 进深牧养 → 阅读内容
 
背景:

神道成肉身(巴刻)

[日期: 7/8/2015 4:07:16 PM ] 作者: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神道成肉身(巴刻)

 

 神道成肉身

巴刻

 

  一般知识分子很难接受耶稣基督传讲的福音,因基督教宣讲的信仰实在超乎人所能理解。但令人惋惜的是,有些人在错误的地方寻找难题,为信仰添上不必要的困难。

 

  就以代赎为例,许多人觉得很难接受。他们会说,我们怎能相信拿撒勒人耶稣的死能除去世人的罪?他只是一个在罗马极刑下受死的人,他的死又怎能承担我们今天所犯的罪,使我们得着神的赦免?

 

  或以复活为例,它似乎是许多人的绊脚石。他们质疑耶稣的身体怎能从死里复活。确是很难否定空坟的事实,不过,要相信耶稣的身体从死里复活,进入永生,岂不是更难?倒不如相信他只是短暂昏厥,然后苏醒过来,或是尸体被盗去等,岂不比相信基督教的复活教义更容易?

 

  又或是让我们以二十世纪复原派信徒广泛否定的童贞女产子为例。许多人会说,怎会有人相信这个生物学上的异常现象?

 

  或是讲到福音书中的神迹时,许多人认为这正是困难所在。他们相信耶稣确曾治好人的病(从证据显示,很难否定这点,但毕竟历史中不乏这类“神医”);可是,怎能相信他曾在水面上行走、使五千人吃饱,或使死人复活?这类故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凡此种种的问题,都令今天许多站在信仰边缘的人深感困惑。

 

最大的奥秘

 

  其实福音最大的难题和最大的奥秘,根本不是上述那些。它不在于受难节的代赎信息,或复活节的复活信息,而在于圣诞节所宣讲的——神降世为人的信息。真正棘手的难题是基督教声称拿撒勒人耶稣,乃是由神降生为人——神的第二个位格,成为“第二个人”(林前十五47),决定了人类的终局命运,并作全人类的第二位代表,且能在不损其神性的情况下取了人性,以致拿撒勒人耶稣可以在同一时间,既全然是神,又全然是人。

 

  这涉及两个奥秘:在独一神里面竟有多过一个位格,以及在耶稣身上,竟是神和人的二合为一,而且这事正发生在首个圣诞节里。这一点正是基督教信仰的启示中最难解和最深不可测的。“道成了肉身”(约一14);神成为人;神的儿子成了犹太人;全能者成了一个弱小的婴孩,降生在世上,像其他所有的婴孩一样,只能卧着四周张望,扭动着身体,发出啼哭声,倚赖别人的喂养、换尿布和牙牙学语。神的儿子要经过婴儿期绝不是幻象或谎话,而是事实。你愈思想这件事,你就愈觉得难以接受。道成肉身的真理简直比虚构小说的情节更荒诞离奇。

 

  在不信的人中,它是基督教信仰的真正绊脚石。无论是犹太人、回教徒、神体一位论派(否定基督的神性)、耶和华见证人,以及对上述难题(有关童贞女产子、耶稣行神迹、代赎和复活等)感到困惑的人,无不对此感到难以接受。人无法相信道成肉身这真理,或至少对此信心不足,便是他们对福音故事产生许多疑问的主要原因。只要他们明白道成肉身是一个事实,其他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耶稣若只是一个道德髙尚、信仰虔诚的人,要相信新约记载他生平和工作的所有事迹便极其困难。但耶稣若是永生之道、父神“曾藉他创造世界”(来一2),那么,他的降世、为人和复活,便只不过是创造能力的另一次作为,根本不足为怪。他作为生命的主,能从死里复活,亦非怪事。他若真是神的儿子,那么,令人震惊的应该是他竟然会死,而不是他能复活。

 

  查理·卫斯理(Charles Wesley)曾经写道:“这是奥秘中的奥秘!那永活者竟然会死!”相比之下,那永活者的复活便不再是奥秘。这位永活的神子若能真的顺服至死,那么,他的死能拯救全人类脱离灭亡的厄运,便不足为怪了。只要我们接受耶稣的神性,便没有理由觉得难以相信其余的一切,它们是完整的一块,可天衣无缝地并合起来。道成肉身这真理本是一个无法测透的奥秘,但新约所记载的一切全赖它才变得合理。

 

这婴孩是谁?

 

  马太和路加福音这两卷福音书,相当详尽地告诉我们神子如何进入这世界。他于罗马帝国的全盛时期,在某个不知名的犹太村落一间小客店外的马棚诞生。我们在每年圣诞节讲述这故事的时候,都会不经意地将它美化;但其实它是一个相当凄凉和冷酷的事实。客店已经住满,没有人肯让出房间给一位快将临盆的女士,于是,耶稣的母亲惟有在马棚中生产,以马槽作为婴孩耶稣的小床。作者以客观、冷静和不作评论的方式,来描述事件的经过;然而,心思慎密的读者对于故事所刻划的人情冷酷和落泊凋零,实在不能不感到心寒。

 

  不过,福音书作者并非要从这段记述带出道德的教训。对他们来说,故事的重点并不在于耶稣诞生的情景(除了应验先知的预言,生于伯利恒之外;参太二1-6),而是在于婴孩的身份。关于这方面,新约要传达两个思想——我们先前已经指出,如今让我们仔细察看。

 

  在伯利恒诞生的那个婴孩乃是神

 

  用圣经的措辞更准确地说,他是神的儿子;或以基督教神学的惯常称谓,他是神子。请注意,不是其中一个儿子,而是独生子;正如约翰在其福音书的首三章,四次提到他是“独生子”,为的是让读者清楚知道耶稣是独一无二,是神的独生儿子(参约一1418,三1618)。因此,基督教教会的认信中包括:“我信神,全能的父……我信我主耶稣基督,是神的独生子。”

 

  有时候,基督教的护教士在谈及耶稣是神的独生子,仿佛这就是解答耶稣身份问题最终和最圆满的答案;但事实却不是,因这身份本身已引发许多令人易生误解的问题。“耶稣是神的儿子”这句话,是否表示实质有两位神?那么,犹太教和回教徒一直认为基督教是信奉多神,岂不是真的?又或是“神子”这个称谓,暗示耶稣虽是举世无双的人,但他并非跟父一样是神?在初期教会时代,有亚流派(Arians)持这种观点,自改教运动至二十一世纪,则有神体一位论派、耶和华见证人、基督弟兄会等站在这阵线。这种看法对吗?圣经称耶稣是“神的儿子”,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些问题令不少人感到困惑,新约其实提供了答案,并没有任由我们陷于疑团之中。原则上,在约翰福音的序言部分已全面处理这些问题和它们的答案。使徒约翰似乎是为了犹太和希腊背景的两批读者而写这卷福音书。他在书中坦言,他写该书是为了让读者“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二十31)。他在整卷福音书中,便是以“神的儿子”这身份来介绍耶稣。

 

  然而,约翰知道“神的儿子”这观念已被读者脑海里的联想所玷污。在犹太人的神学中,这个称谓是用来称呼期待中的弥赛亚(是―个人)。在希腊的神话故事中,亦有许多由某一神祇与女人所生的“神的儿子”。上述两者都没有传达“神的儿子”拥有神性位格的观念;事实上,它们更否定这个观念。约翰想弄清楚的是,当他写到耶稣是“神的儿子”时,读者不会产生误解,以为是上述两种意思,他更从开始便说明耶稣自称是神的儿子,以及基督徒称耶稣为神的儿子,完全是表示他拥有神性的位格,亦仅此而已。因此,英国教会在每年的圣诞节都会读出约翰福音这段广为人知的序言(一1-18),作为福音的信息,是极为恰当的。它是新约之中对耶稣作为神的儿子的属性和含义,解释得最清楚的经文。

 

  请看约翰如何仔细和具有说服力地阐述这个主题:

 

  在福音书的第一句,约翰完全没有提及“儿子”这个称谓,反而先谈及“道”。这不会产生被误解的危险,因旧约的读者会实时心领神会。神的道就是旧约中神用以创造的话,是他在成就其计划时所施展的能力。旧约形容神的话除了能说明他的计划外,本身亦兼具成就该计划的能力。创世记第一章告诉我们神如何创造万物:“神说:‘要有……’,就有了……”(创一3)。“诸天藉耶和华的命而造……因为他说有,就有”(诗写三69)。因此,神的道(话)就是神的作为。

 

  约翰取了这喻意,告诉我们神的道包含的七件事。

 

  (1)“太初有道”(1节)。这表明道乃永存;他是自有永有,在未有万物存在以先,他便已经存在。

 

  (2)“道与神同在”(1节)。这表明道的位格。那成就神计划的能力,乃一种有独特位格的能力,与神有着永恒的关系,并与神有着恒常的相交(此乃这句经文的意思)。

 

  (3)“道就是神”(1节)。这表明道的神性。他的位格虽有别于父,他却不是受造之物,他本身亦是神,像父一样。因此,这节经文所展现的奥秘,乃是独一神拥有不同位格的奥秘。

 

  (4)“万物是藉着他造的”(3节)。这表明道的创造力。父乃藉着他创造万物。(这亦进一步证明他是造物者,而非受造者。)

 

  (5)“生命在他里头”(4节)。这表明道乃生命之源。一切受造的生物都是藉着他而存在。圣经在这里提供了物种始源和生命得以延续的答案:万物的生命都是道所赋予和道所维持的。生命不在受造的万物里,而是在道里,这道便是独一神的第二个位格。

 

  (6)“这生命就是人的光”(4节)。这表明道的启示能力。他在赐予生命的同时,还赐予光,那就是说,每个被造的人因为本身存活于世上这个事实,便已得着神的启示,这跟他们得以存活的事实一样,都是本于道的作为。

 

  (7)“道成了肉身”(14节)。这表明了神成为人的真理。那个生于伯利恒的婴孩,正是神的永恒之道。

 

  约翰说明“道”就是神、“道”乃造物主之后,便指出道的身份。他告诉我们,“道”藉着成了肉身、成为神的儿子,便将自己显明出来。“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14节)。他的身份更在第18节得到确认:“父怀里的独生子……”。至此,约翰便确立了他一直要指出的要点。他清楚说明了称耶稣为“神的儿子”个中的含义。神的儿子就是神的道;我们对“道”的认识,就等于对“子”的认识。这正是序言所传达的信息。

 

  因此,圣经宣称耶稣是神的儿子,这句话就表明他拥有神的其中—个位格。圣诞节的信息就在于这个惊人的事实:在马槽中的那个婴孩竟然就是神。

 

  不过,这只是故事的一半。

 

  在伯利恒诞生的那个婴孩是神道成肉身为人

 

  道已成了肉身,是一个百分百的人。他依然是神,与从前没有分别,但他却是由婴孩开始成为一个人。他如今并非减灭了某部分神性的神,反之,却是把人性加在他本身里的神。这位创造人的神此刻亲身体会做人的感觉。这位同时是创造天使的神,此刻要面对由堕落的天使变成魔鬼所给他的试探——事实上,他不可逃避魔鬼的试探,因他只有亲身经历与魔鬼的交战,才能活出真真实实的人生。希伯来书的作者指出,当仰望这位已升到荣耀中的儿子时,便因着这事实而得到极大的安慰。“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他自己跃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二17,四15及其后经文)

 

  道成肉身是一个无法测透的奥秘。我们不能解释它,只能有系统地阐述它。也许,最佳的阐述莫如亚他那修信经(Athanasian Creed):“主耶稣基督,为神,又为人。……彼虽为神,亦为人,然非为二,乃为一基督。……彼为一,非由于变神为血肉,乃由于使其人性进入于神。”(编按:意即“主耶稣基督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他虽然是神,但同时也是人;他不是两位基督而是一位。……他是一位,非因由神变成了人,乃是神取了人的性情。”)这奥秘超乎人的思想。用査理·卫斯理的话说,我们在马槽看见的是:

 

  “缩成一尺是我神,

  不可思议成为人。”

 

  不可思议——我们应该明智地紧记这点,避免猜测,而满足于对他的敬拜。

 

为死而生

 

  对于神成为人,我们会有何想法?新约并不鼓励我们去质疑它所引发的肉身和心理问题,反而为着神借此对我们所显出的大爱而敬拜神,因为它是一个纡尊降贵、甘愿卑微的伟大行动。保罗为此曾写道:“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这一切行动都是为了给予我们救恩。

 

  有些神学家胡乱地说道成肉身这观念,原本只是为了使神的创造秩序变得完美,而后来所产生的救赎作用,只是神在后来才想出来的。然而,丹尼(James Denney)所持的立场十分正确,他说:“新约完全不知道在救赎意义以外的道成肉身……启示的焦点不是伯利恒,而是加略山;基督教的任何解释若忽略或否定这点,就是对焦错误,扭曲了真正的基督教。”(The Death of Christ1902.p.235f)在伯利恒出现的那幅马槽景象,要待故事逐步发展至神的儿子被钉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才能真正显出它的意义;我们亦要从整件事的角度来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因此,在新约之中用以解释道成肉身的主要经文,不是约翰福音一章14节那句一目了然的经文:“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而是哥林多后书八章9节那段更全面的经文:“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这里所讲的,不仅是道成肉身的事实,更是它的意义;它把神的儿子取了人性的原因展示在我们眼前,我们需永远谨记,要从这个角度来看道成肉身的事实——不仅是一个神迹,更是满载恩典的奇妙作为。

 

  (选自《认识神》,尹妙珍译,香港福音证主协会授权出版。)

阅读:2823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