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牧养之窗 → 进深牧养 → 阅读内容
 
背景:

成圣(特里·约翰逊)

[日期: 8/20/2014 8:42:22 AM ] 作者: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成圣(特里·约翰逊)

 

成 圣

 

特里·约翰逊

 

 

  背景读经:罗6:1-117:7-8:4

 

  几年前在一次社交场合,一位年轻大学生走到我跟前,开始讲他灵里的经历。很快我就看出他在受着某样事情困扰。他告诉我他打算去以色列,好让他能“感觉更亲近神”。我说,我担心他正走在通向深深失望的道路上,因为与神亲近和地理环境毫无关系,他的脸色变得绝望。我问:“是什么让你感到苦恼?”最后,他卸下心头重担,对我说:

 

  “我成为基督徒的时候,别人告诉我,我会得到‘丰盛生命’,我会有平安喜乐,会很快乐。有一段时间我是这样。但老实说,我已经发现基督徒人生是难的。我与罪挣扎,与信心挣扎。因为这挣扎,我没有应有的喜乐。人们告诉我说,因为我的沮丧,我没有好见证。这—切都让我想要放弃。信仰在我身上行不通,所以我想,如果我去以色列,也许会找到基督徒人生的秘诀。”

 

  你会给这个人什么样的辅导?他那快乐安逸的经历是合理的吗?他挣扎的经历表明他的基督徒人生有缺陷吗?我们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是:得救的人要怎样在基督徒人生中取得进步?什么是前进的道路?我们能期望得到什么?要想每天在对基督的爱和认识上有长进,我们要做什么?是通过勤奋努力吗?还是无需努力?这是我要做的事,还是神做的事?是通过遵行律法,还是通过摆脱律法?当中有秘诀吗?有一种特别的成功方法吗?还是这是一件更为平常和困难的事?

 

  坎特伯雷的安瑟伦是第一位清楚阐明基督赎罪之工是“满足神公义”这个观点的神学家。他经常对那些反对他的人说:“你们还没有考虑过罪的分量有多大。”安瑟伦说,这是那些把基督的死弱化为一种道德影响力的人的问题。这也是那些把成圣削弱为一种瞬间经历,或一种信心的特别举动,或一种神秘思索,或一种机械式过程(如“属灵呼吸”)的人的问题。他们不明白要克服的东西何其多。成圣就是成为圣洁,是指在道德和属灵方面分别出来。它意味着成为基督的样式。这是怎样发生的?再一次,改革宗信仰在实际方面带来一种极其重要的不同。一些人说:“你做不到,不能成为圣洁,”这就让人变得自满和属肉体。其他人说,“你做得到,”这又导致自义和法利赛主义。改革宗信仰是折中的观点。一方面,它救我们脱离律法主义和道德主义(仿佛成圣只是一种道德方面的努力);另一方面,它救我们脱离不切实际的要轻松安逸的期望。它把握住神的主权和人的责任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大有能力地体现在使徒保罗的劝勉之中,“……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神运行”,然而我们“作成(我们)得救的工夫”。神做这事,我们也做。神有主权,人有责任。

 

  成圣的力量——圣灵

 

  耶稣说:“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15:5)。只有与基督联合,我们才能成就任何属灵的事。那群认为“我们自己做得了”的人需要听这句话,认真思想。离了祂,我们绝不能做什么。我们怎样才与祂联合?圣灵把我们与基督联合起来。祂怎样做到这一点?首先重生我们,然后在我们心里生发信心。信心把我们和基督并祂的福益联合在一起。这常常被理解为指称义说的。保罗说:“我们借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弗1:7)。但成圣也是如此。祂成为我们的“圣洁”。怎样成为?在两方面:

 

  第一,在基督里罪的权势已经被打破了。圣灵使我们在基督向罪的死上与祂联合。这是使徒在罗马书第6章的要点:

 

  我们若在祂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也要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罗6:56)。

 

  “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罪身”被“灭绝”。这是什么意思?请看结果。神使我们与基督的死联合的目的,就是“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目标就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罗6:4)。罪从前奴役人的势力已经在基督里被打破了,现在人能得着一种新的生命。

 

  希伯来书的作者用了同样的说法:

 

  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祂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来2:14)。

 

  祂“成了”我们的本性(就是与我们的人性联合),好使祂“败坏”魔鬼。这是祂肯定巳经做成的,结果就是:

 

  ……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2:15)。

 

  我们已经从“奴役”中被解放出来。我们不再作魔鬼、恐惧、罪和死的奴仆。它们的权势已经被击破了。“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罗6:14)。

 

  感谢神!因为你们从前虽然作罪的奴仆,现今却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我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就作了义的奴仆(罗6:1718)。

 

  被神的灵重生的人是得救脱离了罪奴役人、胜过人、压制人的权势。用约翰·慕理的话说:他们经历了“与罪的权势和对罪爱慕的根本性决裂。”约翰明确地表述了这种改变的结果:

 

  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种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约壹3:9)。

 

  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壹5:4)。

 

  我们知道凡从神生的,必不犯罪,那从神生的必保护他,那恶者也就无法害他(约壹5:18)。

 

  新生的结果就是脱离了习惯性的罪(希腊文现在时态的含义——“他不能犯罪”——是指他不能习惯性或典型性地行犯罪的事)。重生的人“胜过世界”。在别处,使徒保罗说,在“基督里”的人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我们在基督里有一种新的自由,有一位新的主人。

 

  第二,在基督里,神的能力被赋予人。不仅某样东西已经被除去(邪恶的权势),而且某样别的事情(神的能力)已被赐下。神已经把他的灵赐给我们,“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而且,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

 

  请注意这里的被动语态。我们“被改变成”,被谁改变?这是圣灵的工作。同样,使徒保罗祈求,“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帖前5:23)。神使人成圣。这是祂做的事。你希望自己更有爱心,更喜乐吗?以和平面对自己吗?更忍耐,更节制吗?这些都是圣灵的果子(参加5:22-23)。圣灵产生这些事。

 

  加尔文主义/奥古斯丁主义的传统比任何其它传统都说得更清楚,就是我们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活出基督徒人生。我们太败坏、太软弱、太愚昧了。

 

  当一个人加入一家长老会教会时,他承诺“努力过一种与跟从基督之人相称的生活”。如果起誓的内容只是这些,这就是一个危险的起誓。但在这顺服的承诺之前有一个表述,就是人“谦卑依靠圣灵的恩典”来顺服。成为会员的宣誓承认,我们不能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做成这事。路德写道,

 

  若不是神自己拣选的那人,

  那相宜的人站在我们这边,

  我们靠自己的力量信靠,

  我们的努力就要失去了。

  你问那人是谁?

  基督耶稣,就是祂;

  万军之耶和华是祂的名,

  祂是一样,从这代直到万代,祂必赢得争战。

 

  路德说,“祂必赢得争战。”这是成圣的起点。一些人正在犯一个错误,就是尝试靠自己的力量过基督徒生活。他们也正在失败。这些人当中可能就有你。你可能多年以来一直努力要胜过你的罪,但你失败了。你的脾气不受控制,你的私欲把你耗尽,你没有忍耐,你还爱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一切,“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约壹2:16)。你顾念世上的事,看重世人的看法,对神的事情常常无动于衷。教会对你来说可有可无。圣经教导、祷告、团契对你来说可有可无。你对失丧的人没有负担。为着这些事情你常常痛恨自己。你要胜过这些,但就是没有所需的能力。你要成为一个更好的基督徒,但看起来做不到这一点。

 

  改革宗信仰在这方面能给我们帮助。要严肃看待你自己的败坏,不要对你自己的潜能抱有幼稚的看法。你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过基督徒生活。这不是一件“自力更生”的事。如果你认为自己能,“你还没有考虑过罪的分量有多大。”罪太强大,败坏太无孔不入,已经渗透到我们全人的方方面面。

 

   某些类型的基督教和次基督教的思维方式已经在教会的许多人减当中播下了混乱。因为它们把罪当作小事,就把基督教信仰缩为一种道德体系。这种思维方式到了极端地步的时候,基督就成了只不过是我们生活的榜样,而不是一位救主了。这些论调说,我们不需要一位救主。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榜样。一旦有了这榜样,我们就能够效法这榜样,过合宜的生活。即使这种思维更温和的形式(它们仍然承认我们需要一位救主),也是如此高举人的能力和意志,以致暗示人有能力改造自己去信靠基督并顺服基督。改革宗信仰认同圣经确实有一套道德体系,基督是一个榜样,但它说你没有能力按这种体系生活,没有能力效法这个榜样。你的心必须首先被改变,然后必须被神的灵充满。对于未能在基督里长进,改革宗信仰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在基督里吗?你重生了吗?圣灵是否住在你里面,改变你的愿望?这是圣灵做的事,祂总是这样做,并不会落空。回到首先的原则上来,你是否已经把自己完全交给耶稣基督了?祂是你的主和救主吗?只有是,你才能期望胜过罪、品格的缺陷和愚昧。

 

  也许你是一个基督徒,但你有没有有意识地支取圣灵的能力?成圣是一种信心的作为,因为人必须靠着神才能成圣。这种信靠表现为祷告求力量和帮助,学习圣经和默想,使用蒙恩之道。“因为我知道,我是软弱的,祢是大能的,主啊,我祈求祢帮助我,赐我服事祢所需的能力和智慧。”以此祷告作为基础,打开圣经,上教会,与其他信徒团契。为什么?因为我们相信神对我们的评价。我们是软弱的,要想成功,我们就一定需要祂的力量。你在这样做吗?

 

  我是按照祷告清单祷告的。我祷告清单开头的地方,是一系列我希望自己能拥有的品格特征。我太没有耐心了,我对别人不够体恤,我需要智慧。在这些领域,我怎样才能得胜?只有向神求力量,忠心地使用蒙恩之道。底线就是靠着自己,我们做不了这些事。“我们靠自己的力量信靠,我们的努力就要失去了。”如果我们要得胜,“祂必须赢得争战。”

 

  成圣的过程——争战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成圣是神的工作。祂打破了罪的权势,祂把祂的力量赐给我们。然而在这一点上,“另外一方”,认为这“唯独是神做的”那一群人,犯了一个错误。他们读圣经,看到我们已经看到的这一切,并且意识到,“但是我还是在与罪挣扎,它的权势还没有被击破。我在我生命中还没有像我认为应当的那样经历神的大能。”所以他们开始去找他们基督徒经历中缺失的成分。在过去150年间,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愿意为他们提供那成分的人。一些人把成圣看作是通过一种特别的信心作为发生的事,藉此信心作为,人算作,或者“当作”自己“向罪是死的”(罗6:11)。当人正确地这样“当作”罪是死的时候,就在这一刻凭着信心经历了成圣,就像人在某一时刻凭着信经历了称义一样。

 

  其他人以为,通过被动地把自己交给神这种举动,人就可以成圣。按照这种方案,大多数基督徒全部的问题就在于他们在努力。他们必须停止努力。他们必须把自己交给神,“放手交给神”。只有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才能到达一种“高等生活”,按照不同的叫法,经历一种“得胜生活”,或者“丰盛生活”。

 

  还有其他人认为有一种归正之后圣灵的第二次动工。在一个人得救和第一次接受圣灵之后的某个时间,人可能受到圣灵特别的加力,这有时候被称作圣灵的“洗”或圣灵“充满”。

 

  所有这些教导的目的都是为了消除基督徒与罪的挣扎,但它们让人生出不符合实际和有害的期望。这些观点都尝试极尽淡化基督徒人生固有的争战。就像本章一开始时提到的那个人一样,人会被引着去相信,只要有足够的信心,或者能正确地交托,或把自己“算为”怎样怎样,或接受“充满”,或“圣灵的洗”,他们就会飞跃到更高层次的基督徒人生,超越其余所有人人经历的一切挣扎和努力。对他们来说,人生成了一场为找到那种更高境界的不断奋斗(这就够讽刺的了),那种境界,若真有人能找到,找到的也是寥寥无几。他们找不到,原因很清楚。这里我们不讨论所有的释经细节(读者可以参考斯托得的《洗礼与全备的圣灵》,巴刻的《活在圣灵中》,华腓德的《完全成圣说》),单说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对我们基督徒在今世可以期盼什么存有误解。而实情就是如下所说的那样:

 

  首先,成圣的过程,顾名思义是一个过程。和称义不同,成圣(成为圣洁,有基督的样式)不是片刻之间发生的事。它不是一个瞬时发生的事件,而是一个一天又一天在恩典里成长的过程。称义是被宣告为义,就像法庭上的宣告一样。成圣是在一个人的品格和行为举止中遂及义,实际变为义。我们是每天和渐进地向罪死,变得越来越有义。

 

  其次,成圣的过程可以描述为争战。我们能同意这种说法,就是很多基督徒没有使用属于他们的圣灵里的资源;我们能同意这种说法,就是一些努力、却没有喜乐,并在遭遇失败的人需要知道,在基督里我们已经是得胜有余了。但是解决之道不是回避冲突与争战这个现实,而是承认这个事实。要直面这个事实。这实际上是圣经描绘的图景。要想胜过罪,就需要采取努力、甚至猛烈的行动。莱尔在他的经典著作《圣洁》中说,“圣洁的勇力、冲突、争战、打仗、战士的生活、较力,都是作为真基督徒的特征被提到的。”他引用《天路历程》一书“久经考验和广受承认”的教导,以此作为对基督徒人生的经典描述。他的人生是一场持续冲突的人生。

 

  但你会问,“圣经怎么说?”那么请听,让圣经对你说话。圣经说我们要“要穿戴神的全副军装”,在同一段中说到我们的“争战”!这是一个遭人藐视的词,“争战”我们与“掌管这幽暗世界的……”进行“争战”,我们一定要“穿戴”我们的军装。我们一定要“站稳”。我们要“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圣经要求我们“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这要求我们这一方采取激烈的行动。耶稣教导说,如果我们的右眼使我们跌倒,就要把它剜出来,如果我们的右手使我们跌倒,就要把它砍掉(太5:2930)。我们要“治死(我们)在地上的肢体”,“弃绝这一切的事(我们的罪)”,“穿上新人”。这也不是一次的努力。它是持续性的。“你们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8:13)。圣经把我们比作士兵、运动员,“劳力的”农夫、工人、仆人(提后2:1-24)。

 

  在这方面,使徒保罗的经历很有启发性。他把他的基督徒人生比作他为夺冠参加的赛跑,为得胜参加的拳赛。他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

 

  然后是罗马书第7章。对于14节以及后面经文所讲的,是使徒保罗归正之前还是之后的经历,人们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论。我坚信这是在描写使徒保罗归正后的经历,因为他希望行善,甚至说,“按着我!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欢神的律”(罗7:22)。属血气的人,他里面的人甚至不能明白神的灵的事,更不用说以此为乐了(林前2:14)。我相信他是在描写基督徒经历的信心争战。他要做正确的事,但他常常失败。确实,他说:“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罗7:15)。这是怎么一回事?他里面罪的残渣余孽还在困扰着他。加拉太书517可能是对罗马书第7章的最好注释:

 

  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作所愿意作的(加5:17)。

 

  我与罗马书第7章的第一次相遇,是发生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我在过基督徒生活方面有挣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时我正在读一本推荐“高等生活”方法的书。在这本小册子开始的前几页,作者引用了罗马书7:14以及后面的经文,那时神的话语向我跳出来。

 

  因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罗7:1519)。

 

  我对自己说,“这就是我啊!”它完全表达出我在基督徒生活中经历的事。这之前我得到教导,相信基督徒生活将是容易的。我却发现这是艰难的。世界在朝相反的方向走,肉体折磨着我,魔鬼纠缠着我。我想和使徒保罗一样大声对神说,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7:24

 

  现在来看下一节经文,也不要读了“感谢神”就停下来。请读整节经文。

 

  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罗7:25)。

 

  “拉比”邓肯常对他的会众说,“只要你还在我的教会,就绝不会离开罗马书第7章。”主张“高等生活”的人说,我们要离开罗马书第7章,进入罗马书第8章。他说,“在我的事奉之下你们不会这样。”改革宗信仰摒弃一切形式的完全成圣说。今生你绝不会完全成圣,你绝不会逃脱冲突、争战、苦难,直到你进入荣耀为止。在这方面,使徒保罗澄清了人对他可能有的任何误解,他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腓3:12)。

 

  听起来太暗淡了吗?不,这只不过是现实而已。“我竭力追求”,这是成圣的关键。目标是完全。你今生绝不会达到完全,但是靠着圣灵的帮助,我们朝着目标竭力追求。我们对准目标,就是与基督形象相符。

 

  在成圣这件事上,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改革宗信仰在实际方面带来很大不同。它对人性的悲观态度带出对依靠圣灵的极大重视。然而,在强调依靠圣灵的同时,又没有对所要求于我们的不切实际。不付出极大努力,罪就不能被胜过,即使在已经得救赎的人心内也是如此。没有任何神奇的方法,没有任何隐藏的“秘诀”,没有任何特别的“钥匙”。神在动工,祂一定要动工,否则我们就没有盼望。但我们也一定要“作成我们得救的功夫”。如果有一把钥匙的话,那就是:作成得救的功夫,挣扎、战斗——因为神在动工。

 

  (本文选自《恩典切中要害的时候》,甘林译,改革宗经典出版社。)

阅读:2274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