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来看,撒种和种子的故事很简单。耶稣在第9节的警告,是唯一的线索,告诉我们这故事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换句话说如果你了解这个故事,那么就留心它的信息。谁能了解呢?只有君王亲自教导的那些人。门徒必定明白: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虽然只讲到种植和收割谷物的事,却隐藏非常丰富的属灵真理。马可福音四章10节记载:当无人的时候,他们来问耶稣这比喻的意思。耶稣就讲解给他们听。
马太福音十三章第9节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第16节则说:“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注意从前者连接到后者之间的桥梁,乃是我们的主所说的荣耀真理:“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太十三17-18)。
种子和撒种的
无人的时候,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个门徒(可四10)来问耶稣这比喻的意思,主耶稣使用这个看似简单、明显的故事,来揭示神国奇妙的事实。祂所说的种子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指福音:“凡听见天国道理……”(太十三19)。种子是指关于王和其国度的信息。路加福音八章11节是与之平行的话,甚至写得更明确:“种子就是神的道。”因此撒种的就是借着神的道将福音的种子(参:彼前一23)播种在人心田的人。主耶稣自己就是所有撒种者的典范。
种子很能恰当地作为福音的例证。它不能被造出来;只能再生产出来。传播福音的过程乃是拿已被播种过的再去生产,又播种下去。神并没呼召我们去造自己的种子或信息,祂的道是唯一的好种子。传福音必不离开神的道。
土的状况
这个比喻的重点不在于撒种的人或他的方法有什么不对,种子也没错。土的构成物基本上也没错。问题是出在土的状况。
土是人心的例证。马太福音十三章19节证实这点:“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在属灵意义上来说。听道者的心就等于被农夫撒了种的土。
在耶稣的比喻中,所有土的基本构造都相同。在田里或田外围的土是相同的,不论他们是硬的、软的;浅的或有荆棘的。差别就在于土如何被调整过。如果适当地预备好,所有的土都可以接受种子。但土若没有适当预备好,就不能结果实。
这道理和人心相同。我们的基本构造都一样,但依照被允许来塑造我们的影响力而被调教成不同的状况。这的确是这个比喻重要的一个属灵功课:人对福音的回应主要取决于人心的预备。没有适当预备的心,将永不会结出圣灵的果子。
(选自《耶稣所传的福音》,P198-200,蔡丽芬译,美国麦种传道会,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