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灵修精选 → 阅读内容
 
背景:

抓住应许,持续祷告(巴刻)

[日期: 6/3/2018 10:26:00 PM ] 作者:佚名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抓住应许,持续祷告(巴刻)

抓住应许,持续祷告(巴刻)-图1

在福音书中,主耶稣所呈现的基督徒生活,就像是“与父亲同在”的生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六章,也是登山宝训最主要的一章,教导门徒要如何祷告和施舍、要积聚财宝在天上,不必担忧每日的需要。在种种的教导中,耶稣都传达了神是“你天上的父”的讯息。第七章的许多地方也一样,祂警告门徒不要论断弟兄,也鼓励他们带着期盼的心祈求所需用的东西,每一则教训都是建立在他们与神的关系上,视神为他们慈爱、倾听、供应、公义、全能和宽大的父。整篇讲章就像是以父神的角度,提出基督徒生活的基本道德轮廓。

 

父亲的责任是保护和照顾他的孩子,并且要栽培他们,使他们走上他期望他们走的路。在盟约的家中,信徒及神的关系架构里,我们由圣经中看见到神赐下许多祂必回应祈祷的应许。这些应许是永远有效的,因为神信实地履行祂自己所说的话。人的心情常会起伏不定,但不论是晴天、阴天或雨天,神的应许都不改变。类似的主题,我们已在前面几章讨论过了,此刻我们想要强调的,是在履行责任之后,应许实现的必然性。在登山宝训中,耶稣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七7),祂是在谈论持续的祷告。在希腊文里,这三句中的三个动词都是用现在式,表示一种持续的行动,也就是一直不断、不断地做我们所做的事。耶稣是在说:“继续祈求、继续寻找、继续叩门。”接着,祂提供理由:“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七8)。令人惊讶吧!但这是耶稣所说的,而且祂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所以,按照耶稣所说的,当神的儿女忠心地把祷告事项带到天父面前,就没有所谓未蒙应允的祷告。我们的祷告一定会受重视。诚如之前所述,可能祷告没有照着我们所提出的方式蒙应允。也可能,神要我们留意,在祂赐下我们所祈求的东西之前,我们生命中的某些事必须先改变。另有可能,祂应允祷告的方式令我们明了,我们所祈求的并非第一优先。所以,神答应的是我们应该做的祈求,而不是我们实际做的祈求。但,这仍不表示祷告未蒙垂听。

 

耶稣必定晓得当祂说“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的应许时,门徒都屏息静气。因为这个应许听起来太美好,以致显得不真实。所以,为了使他们听得明白,祂又加上一段说:“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太七9-11)这段话的思路,是引领人作大胆和持续祷告的极强动机。

 

神的应许来自于祂与子民之间所立的家庭盟约关系,这份应许也给了我们动力和方向,促使我们持续祷告,抓住神所说的话,而不在意身处的环境有多恶劣,内在的情感有多枯竭。因此不难想象,保罗会用“不住的祷告”(帖前五17)这样的指示,来鼓励我们与神建立关系。一点都不错!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选自《点燃祷告之火》,P299-301,顾琼华译,校园书房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

阅读:3597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