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意味着什么?
宾克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4
基督徒的生活以舍弃自我为开始,并以治死自我而延续(罗马书8:13)。当耶稣恩召扫罗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主,你要我做什么?」基督徒的生活可比喻成「赛跑」。神告知赛跑者:「当放下各种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希伯来书12:1)「罪」是指热哀于自我,并且顽固地想要走自己的路(以赛亚书53:6)。追随耶稣基督是摆在基督徒面前最伟大的目标、最终的归宿和最艰巨的任务。「他给我们留下榜样,叫我们跟随他脚踪行」(彼得前书2: 21),而且基督不求「自己的喜悦」(罗马书15:3)。通向这伟大目标的路上有很多障碍,主要的障碍就是自我。因此我们必须舍弃自我。这也是跟随耶稣的第一步。
对人来说,「舍己」意味着什么呢?首先,舍己意味着完全否认人自己的义;意味着不再依靠自己的行为换得神的悦纳;意味着完全地接受上帝的公义裁决:「我们所有的义(即我们最好的行为)都象污秽的衣服。」(以赛亚书64:6)以色列在这一点上失败了:「因为不知道神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服神的义了」(罗马书10:3)。这与保罗所宣讲的截然不同,保罗说:「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腓立比书3:9)
对人来说,完全「舍己」就是完全地舍弃人自己的智慧。「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马太福音18:3)「祸哉!那些自以为有智慧、自以为通达的人。」(以赛亚书5:21)「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罗马书1:22)圣灵在一个人的灵魂中有效地运行福音是为了「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们都顺服基督。」(哥林多后书10:5)所以每一个基督徒应记住一句智慧的箴言:「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箴言3:5)。对人来说,完全「舍己」就是完全地舍弃人自己的能力。意思是「不靠着肉体」(腓立比书3:3),心甘情愿地顺服基督智慧的教训:「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5)。彼得就是在这点上失败的(马太福音26:33)。「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言16:18)由此可见重视哥林多前书10:12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所以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拥有强大属灵力量的秘诀在于:认识到我们本身的无能(参看以赛亚书40:29;哥林多后书12:9)。「所以让我们在基督耶稣的恩典上刚强起来。」(提摩太后书2:1)
对人来说,完全「舍己」就是完全地舍弃人自己的意愿。没有得救的人会常常说这样的话:「我们不愿意这个人做我们的王」(路加福音19:14)。但一个基督徒的态度应该是「因我活着就是基督」(腓立比书1:21);以此来荣耀、喜悦、侍奉主。舍弃我们自己的意愿意味着要注意腓立比书二章五节的劝戒:「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这句关于舍弃自己的意愿的话又在六到八节得到进一步阐述。圣经又告诉我们:「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哥林多前书6:19-20),这是一个实在的认识。因此我们的态度应该象基督的一样:「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马可福音14:36)。
对人来说,完全「舍己」就是完全舍弃自己肉体上的欲望。曼顿(Thomas Manton)说道:「一个人的自我就是一打偶像」,必须唾弃这些偶像。非基督徒是「专顾自己的人」(提摩太后书3:2)。但那被圣灵重生的人会重复约伯所说的话:「我是这样的卑微」(约伯记40:4),「我实在厌恶我自己」(约伯记42:6)。关于非基督徒,圣经这样写道:「他们只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腓立比书2:21),但关于上帝的圣徒,经里却这样记载:「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启示录12:11)。上帝的恩典「教训我们除去不虔诚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提多书2:12)。
基督要求他所有的跟随者的舍己是指毫无保留、无一例外的舍弃,意思是:「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马书13:14)。舍己是要持续不断地去实践,而不是偶尔做做,正如路加福音9:23基督所说:「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随我」。舍己应出于自愿,而不是出于勉强;是高高兴兴地去做,而不是勉勉强强地去行,如歌罗西书3:23所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全心全意地去做,象是为主做的,而不是给人做的」哦,那些把上帝的准则降低的人是多么的邪恶啊!那些自负地声称自己是基督徒的人会被他的准则所谴责,因为他们所追求的只不过是那种随意的、只求肉体之欢的世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