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归正之窗 → 阅读内容
 
背景:

救恩之路(赵中辉)

[日期: 6/23/2010 3:03:57 PM ] 作者: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救恩之路(赵中辉)

救恩之路
  
赵中辉  选辑
  
   
  在全本圣经中,攻击现代轻易相信主义最有力的经文,莫过于马太福音七章1314节。这段就是耶稣登山宝训的结束篇,也是耶稣自己提出来的救法,和现代传福音的趋势相比,真是相差悬殊啊!耶稣所说的这些话,对于那些以为随便接受有关耶稣基督的事实就能得救的人并没有什么鼓励:“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主在这里将登山宝训带入传福音性的高潮。
   
  这段经文对于那些说登山宝训不是福音而是律法的人予以迎头痛击。事实上这乃是纯粹的福音。这几节圣经也揭穿了说登山宝训只是令人景仰的道德性讲论的观点。清楚看出耶稣并不喜悦人们对祂道德教训的赞扬,祂在这几节圣经中所说的并不是为将来预备,让门徒去讨论是不是真理,乃是对祂目前的人传福音,祂的信息是非常紧急的。
   
  每一个人都必须有所选择,而这选择在圣经中有不同的说法。神借着摩西对以色列人说:“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申三十19)在以色列人尚未进入迦南地之前,约书亚对他们说:“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要事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书二十四15)以利亚在迦密山上要求百姓作决定说:“你们心持两意要到几时呢?若耶和华是神,就当顺从耶和华,若巴力是神,就当顺从巴力。”(王上十八21)神要耶利米对百姓说:“看哪,我将生命的路和死亡的路,摆在你们面前。”(耶二十一8)
   
  救恩是每个人都必须作选择的,但却不是像我们一般所想的一种临时的决定。这种选择是一劳永逸的断定,具有永久性的结果——是一终极的决定。耶稣自己站在每个人命运的关键处,要人在生或死、地狱与天堂之间作一选择。在祂登山宝训的终了,祂要求每一个人要在随从容易行走的世界之路,或跟随祂走困苦艰难之路间作一选择。耶稣在此处所讲的福音,是整本圣经中最清楚之处。
   
  这里有两扇门,一扇宽、一扇窄;有两条路,一条大、一条小、有两个去处,一是灭亡、一是永生;有两种群众,一种多、一种少。接着,耶稣又说到两种树,有好的、有坏的;两种果子,有好的、有坏的:两种建筑者,聪明的、无知的;两等根基,盘石与沙土(太七1617)。选择是十分清楚的,祂要求人要有所决定。我们是在十字路口上进退维谷,每个人都必须选择走那条路。
  
  一、两扇门
 
  耶稣说:“你们要进窄门。”所用的是命令动词,传达一项紧急的意义,要求立即地行动。一个人只站在那里欣赏这门是不够的!他必须进入。
  
  而进入一扇正确的门也是重要的,因引到窄路只有一道门。耶稣说:“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就必得救。”(约十9)又说:“不从门进去的……那人就是贼,就是强盗。”(约十1)耶稣在约翰福音146节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12)“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提前二5)基督是门,祂是道路,没有别的升天之路。
  
  别的选择都是错误的选择,二者之间没有别种选择,所以这选择是非常单纯又直接的。正如史达德所说:“耶稣并不赞成综合主义。”世上并没有大多真正的宗教,只有一个真正的宗教。选择只有两种!真的与假的、对的与错的、神的道路与我们的道路。
  
  世界所有的宗教都是根据人的成就。唯有圣经的基督教,承认神的成就——即基督为人所作的——乃为人得救的唯一根基。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付上代价(林前十五3),祂的复活,显明祂已经战胜死亡(林前十五20)。得救并不是一种功德制度,凭工作来讨神的喜悦。没有人能够凭足够的善行来蒙神悦纳  (罗三1018)。就是摩西的律也无法使人成为义,它只能显示出我们是如何的有罪与悖逆(罗三20)。神凭着祂的恩典宣告信者为义——借着将基督的义归给他们,使他们成为义(罗三2124)
  
  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在以世人成就为基础的多数宗教,与神所成就的唯一宗教之间的选择。圣经说:“作工的得工价(即选择靠人成就之宗教的人),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唯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即靠神所成就之宗教的人),他的信就算为义。”(罗四45)
  
  小路和大路不能比作有宗教或无宗教。耶稣在这里并不是将高等宗教与低等宗教加以对比,也不是将基督教与非道德相比。二者都声称是通往神的道路,在宽门上并未写着“这是通往地狱之路”,也或许是写着“天堂”,至于窄门也是如此。
  
  撒但是宗教欺骗大师,甚至装作光明的天使(林后十一14)。撒但将牠的门装饰起来,让人看了好似通往天堂之门,因此进去的人也多(太七13)。但我们的主却说,正确的门是窄的。事实上,许多注释家说,当今形容窄门最好的辞句就是十字转门。每次只能通过一个人。从未有人因为是某团体中的一份子而进入基督的国度。但是许多犹太人却正像今日许多经常上教会的人,将他们永远的盼望建立在宗派的关系、家族传统或教会会友基础上一样,也将他们对天堂的盼望建立在国家的血统上。可是耶稣在此却不接受这些观念。这门每次只容许一人通过:救恩是非常个人化的。光靠生在基督徒家中,或依赖信主的配偶都是不够的。相信乃是项个别的行动。
  
  进窄门不是件容易的事。路加福音十三章记载,当耶稣在各城各乡教训人时,有人问祂说:“主啊,得救的人少吗?(23祂的回答否定了现代轻易相信主义:“你们要进窄门;我告诉你们, 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努力”一词的希腊字是暗含着一种苦闷、热烈、有目的的奋斗,与哥林多前书九章25节所用运动员奋战赢得胜利的字相同。同时也出现在歌罗西书四章12节以巴弗的竭力祈求,以及提摩太前书六章12节论到基督徒“打那美好的仗”。这个字有挣扎、战争、竭力的意思,内含暴力的成份在内,可是意义却非常恰当,因为进神国就好像上战场打仗一般。在马太福音十一章12节中,耶稣说:“天国是  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路加福音十六章16节说:“神  国的福音传开了,人人努力要进去。”(参徒十四22)彼得写着说:“若是义人仅仅(勉强)得救,那不虔敬和犯罪的人,将有何地可站呢?(彼前四18)
  
  这和现今得救是容易的说法怎么相同呢?这和一般的教导,说作基督徒只不过是相信某些事,签张卡片,从会场走到讲台前举起手来,或随着讲员一起祷告,有什么相关呢?许多所谓的“改宗者”都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岂不是因为他们经过错误的门,而采取容易的方法吗?
  
  得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那门是窄的……找着的人也少。” (太七14)这里面暗含着,一个人若不仔细地找这扇门,不然就找不着。在耶利米书廿九章13节中神说:“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 耶稣的信息并没有包含任何廉价的恩典。天国不是给那些只要耶稣而不改变他们生活的人。天国只为那些尽心尽力寻求的人预备,那些心里感到悲苦的人才能进天国。许多人来到天国门口发现必须付上的重大代价,于是就离去了。为了避免有人以为得救是靠人的努力,所以我们应当知道,只有靠神恩典的帮助,才能使人进入天国的门。一个人之所以能悔改、谦卑,完全是出于神的能力。
  
  事实上,只有一切都被剥夺的人才能进窄门。若手中提着许多行李,如何能通过十字转门呢?耶稣所说的那个窄门,对那些想要携进一切自认有价值之东西的人来说是不够宽的。财主少年官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那扇门,但当他发现进入前必须先丢弃  一切所有之时,他转身离去了。不论我们是谁,也不论我们所宝贵的是什么,在窄门前我们都必须丢弃一切。自义、自私、罪恶  或属物质的包袱,都必须留在外面,否则将不得其门而入。但令人兴奋的是,虽然这门是窄的,可是却也够大,足够让罪魁进入(参提前一15)
  
  对那些坚持要带着行李的人来说,或许宽门更吸引入。宽门上面写着天堂——或许是写着耶稣——但却不是通往天堂之门,也与耶稣毫无关系。这是大众的宗教之门,门户大开,任何人都可经过此门,不必除去自义、骄傲、物质上的东西,甚至于罪。但选择这条路的人无法得救恩。
  
  接受基督意思并不是在我们所积攒的废物上再加上耶稣。得救需要全面的改革:“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五17)还有什么比这更清楚的呢?旧事已过。罪与自私与属世的娱乐,已被新事所取代。救恩的要点即在于此。一个人得救后,从他里面产生出一个被改变的生命。
  
  二、两条路
  
  这两条路与两扇门是非常相似的,一个是宽大敞开的,前者则是困难窄小的(太七14)。诗篇第一篇也说到这两条路:“耶和华知道义人的路,恶人的路却必灭亡。”选择总是相反的,不是选择宽大众人拥挤的恶人之路,就是选择义人的窄路。宽大的路确实是较容易的路,其上没有悬崖峭壁,尽是平坦大道,提供各式各样供品尝的道德自助餐。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什么边界,能容忍一切可知之罪——只要你说你爱耶稣。只要你说你是信主的,不论你作什么都无所谓。
   
  这条路上不要求什么品格。走在其上可像鱼一样随波逐流。用以弗所书二章2节上的话说,就是随从今世的风俗。这条路就是“人以为正,至终却成为死亡之路”(箴十六25)。神的道路乃是一条受限制的窄路,是引到生命之路,在这里没有偏离之处。
  
  耶稣并不寻找广大的群众,乃是寻找拯救那些知道自己是灭亡的人。正如我们先前所看到的,主并不勉强人迅速作决定来跟从祂而不计算当付的代价,也不一定邀请那些急切要跟随祂的人。事实上,祂并不常常鼓励那些想要跟随祂的人到祂这里来。
  
  例如,在约翰福音六章64节中,耶稣责备那些自称是门徒的人的信心:“你们中间有不信的人。”到66节时,圣经记载着:“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于是耶稣就对那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也要去吗?(67)那意思似乎是祂激励他们,试图劝他们与众人一同离去。祂不要那些轻易就跟从祂的人,祂乃是要那些乐意为祂献上自己生命的人。
  
  路加福音十四章就记载了耶稣如何处理那一大群到处跟随祂、谄媚祂的人:“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祂转过来对他们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252733)主使这条窄路成了像祂经历过的一样艰难,要求那些真正想要跟从祂的人离开众人,背起十字架——一项受痛苦与死亡的工具。
  
  你不妨试试在“奋兴会”时传讲这些信息,看看会有多少人走到台前。但来到台前的将更了解献身的必要性。走在窄路上的人也应想到受逼迫。“时候将到,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约十六2)基督徒并非是赤着脚走此窄路,这路是艰难的。耶稣从未将基督教提供给那些优柔寡断的弱者、当一个人成为基督徒的时候,他是向地狱宣战,而地狱将反攻。跟随基督当牺牲生命——在属灵意义上来说,的确是要付上生命的代价。灰心丧志的妥协者无法走这条路。
  
  这样说来,这岂不是一条可怕的路吗?其实不然。基督要领我们走这条路,并赐给我们力量(参腓四1213)。主的轭是容易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30)
  
  三、两个去处
 
  这两扇门与两条路之间的选择,是一种永远的选择。大路开始走时非常容易,但到末了却非常困难,领人进入地狱。从起初看非常吸引人,至终却引入灭亡。
  
  受多方限制的窄门,看起来或许不吸引人,但那乃是引到生命之路。这条路一开始时是困难的,但却引至天堂的永福。
  
  四、两种群众
 
  最后,有两群人行走在不同的路上。马太福音七章13节说到经过宽门的群众:“进去的人也多。”至于窄门的群众则是:“找着的人也少。”(14)大多数的宗教人士都是走向地狱而非上天堂,这实是件可悲的事。就是在旧约中,那些真信徒也只不过是余剩的人,绝非大多数。在马太福音廿四章14节耶稣说:“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在路加福音十二章32节中,耶稣看着祂的门徒就说:“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内中的“小”字与马太福音十二章32节中沦到芥菜种是种子中最“小”的,是同一个字。相信的余民总是一小群,是相信神能力的少数人,知道他们自己的无能,但却肯付上代价。人类中的广大群众都是选择宽门大道,但很少是正确的。
  
  从世人的眼光来看,走宽门大道是自然的选择。我们总喜欢罪恶而不喜欢公义。耶稣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约三19)进入群众中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甚至可在所喜爱的罪与拥有世上的东西上再加上耶稣,而自觉属灵。你到教会可按自己所喜爱的对教会事工热心参与或不参与,也不必舍己背起十字架。唯一的难题就是这条自然之路的结局是一大灾祸。
  
  有人从澳洲墨尔钵剪下一则报纸新闻寄给我,是葛理翰布道大会结束之后一名读者写给此报编辑的一封信。内容如下:“在听了葛理翰的广播,看见他出现在电视荧光幕上,并读了有关他工作的报告与信函之后,我打从心里讨厌这种坚持我的灵魂需要得救的宗教。我从未觉得自己是失丧的,虽然传道人屡次这样传讲,但我却从未觉得自己每天活在罪中。我所要的是实践的宗教,是能教导人温柔、容忍,没有肤色与教条之分,能关怀老人、教导儿童的宗教。假如要想救我的灵魂,一定要我接受最近听到的哲学,那么我宁可永远下地狱。”   
  这真是一封令人伤感的信。真理是,他明白所选择的是什么,可是他却偏偏选择错误的。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许多人都与他走同样的路——大多数人都以为他们是走向天堂之路。相反的,他们至终将走向毁坏、灭亡之路,成为撒但迷惑下的牺牲品。
  
  我承认,时下一般传福音的信息,确实引诱人步入这样的迷惑中。它应许生命将有一美好、安舒的计划,并消除了十字架令人讨厌的地方(参林前一23;加五11)。虽然它也说基督是唯一的道路、真理与生命,但却只字不提窄门或小路。它的主题是神的爱,却从不提神的忿怒。它认为人只是失丧,而不是堕落、败坏的。这样的福音是充满了爱与了解,完全不提圣洁的神恨恶罪,其中没有召唤悔改,没有警告将有审判,没有要求破碎自我,没有指望痛悔的心,因而也没有任何为罪深刻忧伤的理由。它是项轻易得救的信息,要求人轻率仓促地作决定,并经常伴随着得健康、快乐与物质福份的错误应许。它不是耶稣所传的福音。
  
  “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耶稣说的不是很明白吗?这乃是祂福音所采取的唯一的一条路。这不是条容易走的路,也不是条受欢迎的路,但却是唯一引向永恒荣耀的路。
      
  ——原载《信仰与生活》198810-12

阅读:2755 次
录入: zhiping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