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灵修精选 → 阅读内容
 
背景:

真悔改的要素(傅格森)

[日期: 7/20/2016 10:08:09 AM ] 作者: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真悔改的要素(傅格森)

 

  悔改以致得永生是上帝所赐的救恩,使罪人因真正觉悟自己的罪,又确知上帝在基督里的恩慈,就痛心懊悔,恨恶并离开自己的罪,归向上帝,立志竭力重新顺服。

 

悔改包含些什么呢?悔改的实际经验和用情深度是会因人而异的,也会因各种各样的人生背景和生活环境而各不相同。但在不同之中,有某些特征是相同的。

 

1羞愧感的产生。当我们认识到罪已经使我们堕落,而且更重要的是,罪已经夺去了上帝在我们身上所有的荣耀形像时,我们便产生出悔改的心。这悔改的心往往与一种自觉羞己辱神的感觉一起产生。所以保罗说罗马的信徒会觉得有 “现今以为羞耻的事”(罗 6:21)。

 

2)谦卑感的产生。很奇怪的,当一个人开始为自己以往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时,他内心很可能会被他的傲慢所充斥,于是他开始为自己找借口!他的心也就因此变得越来越刚硬。但当上帝叫我们真悔改时,我们则会感到无法狡辩,唯有在上帝面前认罪、谦卑降服在他的审判台前(罗 3:19)。

 

3忧伤悔疚之心的产生。被上帝降服后,我们因看到了己的现状而会悔不当初,乃很自然、也很必要的事。我们会为自己曾经对不起上帝、对不起别人、对不起自己而感到痛悔不已。我们问自己:从前怎么会浪费了那么多的恩典,虚度了那么多的光阴呢!

 

4)这一切还不能算是悔改。这些只是为真悔改而铺路。真悔改会产生一股对罪恨恶的心,也就是悟罪时的感觉,因为那时,我们尝到了罪真正带来的苦头;这也是上帝光照人心时所作的工作,叫我们全面认清罪的丑陋和可怖。我们不仅为罪所带给我们的后果和不便而懊悔,我们更会像诗人大卫一样,说:

 

  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51:3-5我们也会像寇佩尔(William Cowper)那样说:

 

我痛恨罪,罪使你伤透心,罪使你远我灵。

 

5)还有一点常会被人遗忘,也许是由于这一点与以上四点看上去不属同一类吧。真悔改一定包含对上帝赦免之恩的认识。就好像西敏斯特小要理问答所言,我们悔改因为我们 “确知上帝在基督里的恩慈”。就是这恩慈,我们才懂得惧怕;也因这恩慈,我们得以从惧怕中得释放。对这一点的阐述,最具代表性的经文要数诗篇130篇了。马丁路德称这篇诗作 “保罗之诗”,也就是这个原因。在这首诗里,诗人对自己的罪认识得极为深刻,几乎要被这悔疚感所吞没,他从深处向上帝发出呼求(第1节),他知道在上帝那里有他犯罪的档案(第3节),他也不能妄想自己能够在上帝面前站立得住(第3节)。但是,他的盼望是:“但你有赦免之恩,为要使人敬畏你……耶和华有慈爱,也有丰盛的救恩。”(诗130:47)。只有当我们的双眼不再注视着自己的罪,而是定睛在上帝的慈容上,看到他的赦罪之恩,我们才会开始悔改;也只有当我们看得到原来上帝是有恩典、有赦免的,我们才敢悔改,敢回到上帝跟前,敢与他契合。

 

因此,在新约里,悔改被视为福音的礼物,是借着耶稣基督赐给我们的(徒5:3111:18;参提后2:25)。保罗说领我们悔改的是上帝的恩慈(罗 2:4)。律法或许能使我们知罪,带给我们一种罪疚感,正如让保罗感受到的那样(罗7:7-13)。但是,只有当恩典从水平线上升起来,把上帝的赦免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心才会被上帝慈爱的阳光所溶化,以致能够回心转意归向上帝。

 

(选自《在磐石上——基督徒生活》,标题为编者加。)

阅读:1286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