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特约专栏 → 林刚长老 → 阅读内容
 
背景:

真假悔改

[日期: 4/9/2012 6:44:40 PM ]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

真假悔改

   

真假悔改
     

改革宗(福州)教会  林刚长老  

       
    
  你们要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归向耶和华你们的 神”(珥213),先知约珥的呼唤让我们看到存在着真假两种悔改。既有在亚当里和在基督里两种人,自然也就有两种悔改。我们所要强调的是,亚当的生命生不出真正的悔改,只有得着基督生命的人才会有真悔改。

 

  属肉体的人会悔改吗?当然会,否则世上就没有“忏悔”这个词了。肉体的悔改有两种:一种是有意作假,一种是无意作假。前者是指那种台面下偷偷在笑,台面上却泪流满面的假冒为善,后者是指那种虽然并非故意弄虚作假,但一样是出于肉体的人本悔改。耶利米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肉体的本质是诡诈的,不是欺人,就是自欺;不是上意识在欺,就是下意识在欺。无论是故意作假还是无意作假,只要在亚当里,人就不可能有神所要求的那种真正的悔改。

 

  在自我里的人连悔改是假的都不知道,这是一个何等可怕的真理,它足以摧毁人们对旧生命的倚靠。

 

  真悔改是恩典的产物,是从天上赐下来的,肉体生不出来。普世的人分成两种,要么在基督里,要么在亚当里。真理的生命生不出虚假,同样,诡诈的人心也生不出真实。所以,在鉴察人心的神面前故意弄虚作假的悔改固然要受更重的审判,但那种出于自我,在肉体蒙蔽中的悔改,也不能产生悔改所要求的那弃己向主的应有果效。

    

  因此,神的恩典必定居先,否则无人能有真正的悔改。重生既先于信心,当然也先于悔改。重生所生的不是肉体,而是新的生命。既然悔改是人在悔改,是生命在悔改,那么,我们可以认定,没有新生命,就没有真正的悔改。 
 

  一、从圣经看假悔改
  
  
  
圣经有很多假悔改的例子,这里我们只举两例:

 
 
  第一个例子是犹大的悔改。经上记着:“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太273-5)你看犹大的悔改有多透彻!要行动有行动,要痛苦有痛苦。论行动,他找到当事人,采取退赃的行动。论痛苦,他甚至都痛苦到上吊而死的地步。但圣经却清楚告诉我们,他的悔改并不是出于一颗被恩典充满的爱主之心的真悔改,而是出于自我中心生命的假悔改。犹大的悔改没有对罪恶本质的恨恶,有的仅仅是出于对犯罪后果的惧怕。
 
 

  第二个例子是以扫的悔改,记载在《创世记》二十七章里。《希伯来书》的作者也用它来警戒后人:“恐怕有淫乱的,有贪恋世俗如以扫的,他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后来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弃绝,虽然号哭切求,却得不着门路使他父亲的心意回转。这是你们知道的。”(来12:16-17)你看,以扫“号哭切求”,又懊恼又痛哭,但他的悔改只是对失去既得利益的懊悔,是出于一颗“贪恋世俗”的心,甚至因此还充满了对弟兄的怨恨,连杀他的心都有。(参创2741)这样的悔改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所以,悔改不是看一个人流了多少眼泪,而是要看他有没有一颗为罪忧伤的心。
   
 
   
  犹大和以扫的悔改都不是那种刻意作假的悔改,他们心里都有真的痛苦。但圣经却借此教导我们,肉体的锥心之痛只是对丧失自我的哀悼。离开真理岂能有真?在肉体里没有真实。所以,真正的基督徒论真假不是凭自己的感觉,或是世人的看法,而是只凭着神的道。他们坚持,凡不在基督里,凡与圣经相对立,都是假的。神的道是义人的保障,行在真理中才能安如磐石。所以,要想认识清楚真假悔改,就必须要归回圣经。
 
  
  
  二、假悔改的特征
 
 
  
  假悔改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我们可以稍加概括:

 
   
  1.它是伪善的
 
 
  
  假悔改之所以伪善,是因为出于那颗比万物都诡诈的心。虚谎和诡诈是堕落人性的一部分,已经烙在亚当生命中了。(参可722,罗129)圣经不是说人心的某一部分比万物都诡诈,而是说整个的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圣经也不是说某一些人的心比万物都诡诈,而是说所有的人心比万物都诡诈。“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诡诈的根中还能结出诚实的果吗?我们并不否认,因着神一般恩典的作为,堕落的人性依然保有残存的真善美,但这是在邪恶本性上的残留,非生命的本质。我们倒要承认,在始祖堕落后,留给我们的只有败坏,若不是耶和华用一般恩典保守着,人间就没有真善美。真悔改要求一颗真实的心,这是肉体所没有的,故而,出于肉体的悔改就不能不作假。

    
  2.它是表面的
 
 
  
  深沉来自于内在的心灵,从生命出来的才能刻骨铭心,但真正撼动人性的深沉已经随着人灵性的死亡而失去了。肉体的生命就算有人眼中的深刻,却不会有神赋予人性所应有的那种真正的深刻。什么是内在?真正的内在不仅在“灵魂”里,而是在“灵性”里,这是灵性死掉的肉体生命所没有的。所以,从肉体生发的悔改不能不表面,不肤浅。灵性死亡的人没有神所要求的“心灵和诚实”,也就不可能有撕裂心肠的忧伤痛悔。他的悔改不是在形式中,就是暂时的,只能在外在打转,进不到生命的最深处。
 
 

  3.它是局部的
 
 

  与神隔绝的人不但与人割裂,也与自己割裂。罪人的人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分裂,思想、感情和意志常常打架,不能和谐。所以,出于肉体的悔改必定只能是片段的,局部的。认了一般的罪,藏了更大的罪;为这个罪痛苦,却偷着欢喜另一个罪的得逞;丢弃了这个罪,却保存了那一个罪。肉体也很难全人性地悔改,知而悔,悔而改,却常常要么知而不悔,要么悔而不改。
 
  

  4.它是没有根的
 
  

  私欲烙在肉体生命中,是人本罪的根,是各样罪的源头。让肉体去对付罪,岂不等于让罪去对付罪?所以,只要这个自我中心的生命不去除,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悔改。那些生发于肉体的悔改是没有根的,它的本根不是出于义,而是出于罪;不是来自于天,而是生发于地。肉体的生命以自我为中心,在这个生命中的人连悔改都是为了自我利益的成全。

   
  5.它是不结果的
 
 

  
肉体的悔改结不出悔改的果子来。施洗约翰责备法利赛人没有“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太38)。悔改既是转离恶行,就必结出美德的义果。但肉体是死的,它结不出生命的果子。所以肉体不会有真正具体的悔改行动,掩饰罪恶才是它的真相。在公众前的犯罪,他会以“私下认”为借口来逃避;伤害了人,他会以“我已经向上帝认了”来欺哄自己的良心。保护自我是肉体的本能,它悔改的前提是不牺牲自尊,它与神在悔改中设定的法则完全相悖,神要人悔改,就是要把那自高之人的自我尊严摔在炉灰中。所以,肉体根本生发不出真实弃己的悔改行动,结不出悔改的真正果子。

 

  三、真悔改的三要素
 
 

  彼得说:“神且用右手将他高举,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徒531)真悔改是神所赐的,是基督为我们赚回来的,是恩典的产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真正的悔改。

 

  真悔改有知罪、恨罪、离罪这三大要素,分别涵盖思想、情感和意志。悔改既是生命的悔改,也就必涵盖位格这三要素。 
 

  新生命的知情意和谐不分裂,知而有感,感而有行。旧生命的位格是分裂的,有的人是知识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有的人多愁善感,却头脑简单。旧生命位格不但分裂而且扭曲,应当装真理的理性却装了歪理,应当装圣洁的情感却装满了邪恶,应当装神旨意的意志却充满了己意。
 
 

  新生命却不一样,虽然成长过程有软弱,但这生命的本质却是健康,位格的关系总是和谐的。基督的生命不会犯罪,圣徒偶尔的软弱,不是这生命在犯罪,而是他的老我在作祟。(参罗717)正因如此,从这生命生发的悔改会与那从肉体生发的悔改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会先体现在位格的三要素上。
 
 

  1.真悔改必知罪 

 
  真悔改的第一个要素是知罪。这强调两大重点:一是真悔改注重理性的正用,二是真悔改清楚圣经对罪的界定。 
 

  柏拉图说:“思想是人心灵的第一扇窗户”。基督教一样也强调思想的功用。人的行动是基于人强烈的情感推动,而人的情感是基于人的认知。思想主导人的情感,情感推动了人的意志。思想是人的第一关,掌握了一个人的思想,也就掌握了这个人。
   
 
 
  魔鬼深知这一点,牠若想要攻陷一个人,必先要将这个人的思想攻破。魔鬼使用两个手段来达成这个目的:迷信和异端,前者让人丢弃思想,后者让人误用思想。为什么神的忠仆都看讲台为教会的生命线?为什么魔鬼不断兴起假师傅传异端?原因都在这里。假道理不能欺哄爱真理的人,却能引诱那些属肉体的婴孩。(参弗414)进入肚子要从口吃进来,进入思想要从眼睛看进来和耳朵听进来,所以你要留心所听所看的。
 
 

  什么叫被掳?一个人的思想一旦接受了不是出于圣经的错误道理,他就被掳掠了。“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提后43)肉体不喜欢真道,却喜欢假道。听不进真道却容易接受假道都有哪些人呢?圣经记着几种,可以成为我们的鉴戒。

 
  第一种是“担负罪恶,被各样的私欲引诱”的无知妇女,她们“常常学习,终久不能明白真道”,结果必被那些“偷进人家”的假师傅、假弟兄所牢笼。(提后36-7)从中可见,心存罪恶,有罪不悔,必不能领受真道。

 
 
  第二种是爱与假师傅同席、“刚才脱离妄行”的灵性幼稚的人,(彼后21318)他们不明白“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箴1320)的道理,无视要躲开那“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实意”之人的告诫,(提后35)就必受亏损。从中可见,凡与谬误勾肩搭背的人,都不能领受真道。
 
 

  第三种就是那些自以为是的知识徒,他们实际上是些“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却爱显摆知识,以此自夸,自高自大,“强解经书”,结果就是“自取沉沦”。(参彼后316,林前81)从中可见,一切高举自己理性,自以为有知识的骄傲的人,必不能真正领受属天的真理。

 
 
  思想被什么套住,人就被什么套住。主再三叮嘱“你们应当小心怎样听”,818)屡次发出“凡有耳的,就应当听”的警告。(参启2章)我们千万不可轻忽。

 

  今天这个时代是资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使得各类的资讯比原来快捷万倍地涌进人的脑中,这既空前方便真理传播,也空前方便伪道的盛行。不是要被关在猪圈里才叫被掳,只要你的思想被世俗同化,你就是一个被掳的人。 

   
  在悔改的事上,首先要注重的是正用思想的功用,真悔改拒绝盲目无知,也拒绝人云亦云。真悔改是照审判之主的话来认罪的。

     
  对罪的界定离不开审判罪恶的圣洁之神,离不开祂所颁布的公义的律法。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真相。背离真理的人既无神无道,又从何得知罪的真相呢?但世人既有文化和宗教性,当然也会有他们对罪的一套定义。人有万千种,他们对罪的看法也就有万千种。但不管有多少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罪所作的定义是出于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出于审判罪恶之神的揭示。

 

  没有神的人,他的罪观跟神没有关系;没有生命的人,他的罪观跟生命没有关系。世上有哪一个宗教会承认悖逆神是罪呢?会承认自己的生命是罪呢?惟独圣经告诉我们罪来源于人对神的悖逆,深植于人的本性,让我们知道人身上的诸罪发自于人的罪性。罪性就是人的命根。什么叫命根?就是说罪已经粘在我的生命中挥之不去了。就如史鲍尔所说的:“我不是因为犯罪才成为罪人,而是因为我是罪人,所以不能不犯罪。”活在这个无神生命中的人不能不犯罪。保罗“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罗724)的呼唤,理当是所有被这罪命困住之人的共同呻吟。这个自我作主的生命,其实不是真正的“生命”,而是真正的“死亡”。它是各样罪的泉源,生出各种罪念和罪行,主耶稣已经揭示了这生命的真相:“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渎、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720-23

   

  神借着耶利米告诉我们:“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耶179-10)我们怎么能依靠罪人的研究来认识罪呢?惟有识透人心的神才能告诉我们罪的真相,而祂所告诉我们的都在这本圣经中。神的话如镜子,如明灯,是人类认识罪真相的唯一途径。圣经就是一部人类犯罪以及公义之神对罪的态度和反应的总记录。

 

  圣经对罪的记载,所以会始于伊甸,放在开篇,就是为要告诉我们罪的本质以及它的严重性。 伊甸发生的事让我们看到,罪指向人与神的关系,指向人对神的话的态度。所谓射不中靶心,就是指人违背神的法则,违背神的法则就是悖逆定法则的神。罪的本质就在于悖逆神,悖逆神就是不听神的话。因亚当一人犯罪,从此人人都落在这样的光景中。我们从哪里知道一个人悖逆不悖逆神?从他对神话语的态度上就可以知道。一个人若无视轻忽神的话,无论他怎么自以为爱神都是假的。


  圣经对罪下的定义是:“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约壹34)罪就是对赐律者的干犯,是对公义之神的反叛,是对生命之主的悖逆。神是公义,人拒绝了公义,就落入了败坏中;神是生命,人拒绝了生命,当然只有死亡。原来,罪就是对神的背叛,罪就是不信神,不顺从神,不爱神。所以,罪深植于人的生命,那个生命叫作自我中心的生命。从信仰的层面看,凡违背真理的都是罪;从生命层面看,凡不出于基督生命的都是罪。基督警告我们,离开祂这真葡萄树的结果只有枯干(参约154-6),保罗也说:“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罗1423 
   

  这样看来,罪不单是道德性的,首先是信仰性和生命性的。也只有在信仰和生命的层面上才能真正理解罪违背道德的一面。所谓苦毒、嫉妒、怨恨、争竞、忿怒,贪婪、私欲、淫乱等罪,不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而是发自于有位格的道德活物。神造人原是好的,祂栽我们是上好的种子,真正的生命理当拥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4)怎么会有败坏存在呢?全部的原因都在于人类对神的悖逆。离开生命之主,人怎么可能还有生命?没有了真生命,又从哪里来的真德行呢? 
 

  所以,圣经所指的罪与肉体的人所说的罪很不一样,圣经说的罪与圣洁的神相关,与人的生命相关,与审判的刑罚相关。但人本的罪观与之截然不同。他们所称为的罪最多不过是一些道德上的“疵瑕”、“亏欠”和“不完全”而已。

 

  既有这样对罪的认识,自然也就有这样的悔改。所以,有的人就会因自己没有杀人放火而坚持自己无罪,有的人就绝不为心中恨人或淫念而认为自己有罪。就算那些文明程度稍高一些的,他们虽承认自己心里有罪,但也坚不接受人已全然败坏的原罪说。

 

  主耶稣说:“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约1225)人怎么会恨恶自己的生命呢?一个不认为罪是出于自己本性的人,绝不会恨恶自己的生命,必不会为自己的败坏而忧伤。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愿意将旧生命与耶稣一同埋葬,接受为他舍命的耶稣来作自己生命之主呢?

 

  人对罪怎样认识,他就会怎样去悔改。所以,真悔改第一要素是知罪。
 
 
  2.真悔改必恨罪
 
 

  真悔改的第二个要素是恨罪。知罪强调的是思想对罪要有正确的认识,恨罪则是强调感情对罪要有正确的反应。

 
 
  一个人一旦真正认识了罪,他就不可能不恨恶罪。因为能够真正认识罪的,只有在圣灵中的新人,他们的人格不再分裂,知情意合一,思想、情感功用正常化。“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那骄傲、狂妄并恶道,以及乖谬的口,都为我所恨恶。”(箴813)恨罪是感情功用正常化的明证之一。
 
 

  情感扭曲的人爱罪恨义,情感归正的人恨罪爱义。义在主的生命里,罪在自我中心的生命里。因此,爱义恨罪必然体现为爱主恨己,这个“己”就是那堕落的旧生命。人所以不愿背十字架跟从主,是因为他不愿向己死;人所以不愿向己死,是因为他爱己。爱己者必不爱主,不爱主者必不爱人。这是生命的法则。除非得到基督的生命,否则爱神爱人就是一句空话。

 
 
  爱己者必爱罪。旧生命不会恨罪,因为它已经被罪同化。虽然神赋予人性的道德功用还残留些微,但也难以改变旧人整个本性已被扭曲的事实。所以,只要活在亚当生命里,人对罪就恨不起来。那些道德主义者真正恨的不是罪的本身,而是某些干犯他的东西。

 
 
  人自己是认识罪的最大拦阻。堕落的人性与罪捆绑,是一对难兄难弟,所以他不可能真正恨罪。正是因此,罪人才会对罪有那么多修饰性的说法,诸如“罪是一种亏欠”、“罪是一种遗憾”、“罪是一种软弱”等等。也正是因此,肉体对责罪的人有一种天生的恨恶,巴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却对犯罪的人有一种天然的惺惺相惜。这就是先知总是受逼迫,以及罪人总是赖恩犯罪的原因所在了。不是吗?今天的教会,“遮盖人的软弱”已经变成了“纵容人犯罪”的代名词了。
 
 

  蜜蜂爱花粉,苍蝇爱粪便,这是本性使然。一个有洁癖的人还没靠近粪坑就吐得要死,但一个长期住公厕的人几日不闻这味道反倒不习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一种定律;世人爱世界,罪人爱罪恶也是一种定律。一个贞洁的妇人一想到淫乱的事就会羞愧,就会恶心,但一个淫乱的妇人却会心花怒放,性趣盎然。两种人两样的情感系统,一个被义同化,一个被罪同化。为什么会被同化?因为思想系统先出了问题,真理被踏在脚下,歪理必被举在脑中,这就叫背道。
 
 

  人本的罪观就是这样掳掠了教会中的许多人。为什么异端要竭力渗透教会?为什么会有“谎言说千遍就变成了真理”一说?因为谎言主导了人的主流思想,思想一走,人的情感就跟着走了。神经病人所以会当街把石头当作面包来啃,是因为他认为这石头就是面包;妓女所以会吹嘘自己情人的数量,是因为她觉得这是一份荣耀;罪人所以对罪麻木无所谓,因为他不认为这是羞耻。
 
 

  3.真悔改必离罪
 
 

  真悔改的第三个要素是离罪。思想主导感情,感情又带动了意志。意志是人行动的中枢,所以知罪者必恨罪,恨罪者必有离罪的行动。真悔改在位格三要素上的体现,就是思想知罪,感情恨罪,意志离罪。
 
  

  知罪而不恨罪,或恨罪却不离罪,都不是真正的悔改。圣经让我们看到真悔改必有离罪的行动:保罗劝勉人当“悔改归向 神,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徒2620)施洗约翰要法利赛人“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路38)。施洗约翰的眼睛厉害不厉害?人从大老远跑来受洗,他却看出这些“毒蛇的种类”是在自我欺骗,想以宗教的礼仪来麻痹自己的良知,以“躲避将来的审判”。

 

  旧生命就是罪的本根,它怎么可能甘心离罪?新生命本根圣洁,又怎能甘卧猪圈?所以,除非重生的恩典先临到,否则不会拥有那种能“结出悔改的果子与悔改的心相称”的真正悔改。真正的离罪行动,非出于勉强,乃是甘心乐意。
 
 
  
一个人对罪恶的态度反射出他对神的态度,爱罪者必恨神,恨神者必爱罪。不可能一边怀揣贪心和苦毒,一边却能爱神爱义。一个归信基督的人要以恨恶离罪的圣洁生活来证明他的悔改是真的。

   
   
  一个人能够离罪,是基于他对罪的恨恶;而一个人能够产生对罪的恨恶,乃是基于他明白了罪的真相。罪既根植于自己那个败坏的生命,那么离罪就不仅是要弃绝各样言语行为、意念心思的罪行罪念,更是要弃绝导致这各类罪行的本源,就是自我中心的旧生命。这么说来,一个从不恨恶自我的人,就是一个从来没有真正悔改过的人了。罪当然关涉道德,但罪不仅只是道德的败坏,更是生命的败坏,是对神的悖逆。所以,那些不触及生命,不触及与神的关系的认罪,最多也只不过是道德性的悔改,世人也会有这样的悔改。真正离弃罪恶,在于离弃自我。
 
 

  今天的教会在对付罪上有许多软弱,反律主义公然不对付罪,律法主义则是以对付罪为口号来犯罪。律法主义要么把不是罪的当作罪,在神没有捆绑的地方捆绑人;要么是以道德主义的方式来对付罪,只在道德层面打转,并没有触及信仰和生命的实际。靠自我的行为来对付罪恶,结果只会衍生更多的罪。

 

  许多人对罪的认识只在言语行为上打转,很少人明白不信主、不爱主、不遵行主的话才是大罪,明白那个远离主、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才是衍生各种罪念罪行的酵母。有关这个败坏的生命,人们用很多词汇来称呼它,有称为 “自我”,有称为“己”、“肉体”、“老我”,或者“老亚当”等,无论怎么表述,都是指向那个没有重生的旧生命。活在这个生命中的人,堕落败坏,无神无人,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所追求都是自我价值的成全,犯罪是他的家常便饭,即便有些残存之义也不过如一件破烂的衣裳。(参赛646)一个人一旦知道自我就是罪的本根,想让他爱神爱义,无异于缘木求鱼,就必定恨恶自己。相反,一个人只要一天不明白这真理,就一天也不会恨恶自己。不弃绝自己就不可能会真正需要耶稣,因为“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道成肉身到世上,“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太912-13

   

  真悔改的人离开罪恶自自然然。你会把所珍爱的东西丢到垃圾堆里吗?你会将恶心的垃圾摆在精品架上吗?一旦真理进入一个人的灵魂,这人的情感便会自然而然地恨罪,意志也就驱使他自然而然地离罪。让一个这样的人去犯罪,无异于逼他去上吊。所以,重生的人一旦老我发作,他的新生命就会痛苦万分。(参罗724)这么说来,离弃罪恶千难万难的原因不在别的,而在于主的道不能存在我们的心中。但主的道存在怎样的心里呢?“你们并没有他的道存在心里,因为他所差来的,你们不信”,“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约538844)旧心存虚谎,新心存真理,除非圣灵使人的石心成为肉心,否则无人心中能真正容得下主的道。(参结3626-27 
  

  这是悔改的三大要素:思想知罪,感情恨罪,意志离罪。这三者是整体一致,不能分割的。知罪者必恨罪,恨罪者必离罪。 遮掩自己罪过的,必不亨通;承认离弃罪过的,必蒙怜恤。”(箴2813)人可以承认离弃一些道德性的过犯,但又有谁能真正承认自己是罪,真正丢弃自己?一个有洁癖的人,衣服脏一点就一定要脱下来洗,一个习惯于脏的人,穿着脏衣服几十天也无所谓,这叫各从其类,本性使然。一个能够从骨子里面认识到自己败坏并愿意丢弃它的人,一定是蒙圣灵光照,拥有了重生生命的人。这样的悔改是出于新生命的本能,因为新生命是圣洁的,不容许沾染一丝的污秽。人只有拥有这生命,才会有真正的悔改。

 
  四、真悔改的四个基本表现 
 
  真悔改有它应有的表现:
 
 

  1.真悔改必深感羞愧
  
 
  悔改的人第一个反应是羞愧。

 

  其实犯罪的羞耻感不是基督徒独有的,一般恩典中的人也有,所谓“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由于人受造而有道德功用。在对世人道德功用的认识上,我们需要平衡,一方面要看到人性已经堕落扭曲,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神的保守,人还有一般性的道德功用,虽然这种功用并不足以产生真正的义。 
  
 
  对罪失去羞耻感的人是很可怕的,用世人的话是“良心被狗吃了”,圣经的话则是“良心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提前42),人会有羞耻的感觉是因为他作了心中认为羞耻的事。那么,到底什么是羞耻的事呢?良心理当以罪为羞,以义为荣,虽然世人还有基本的良知,但罪已经使它的功用坏了,时常以罪为义,以义为罪。

 

  人一旦离弃真理的本体,就必把自己当作审判官来判定。罪人良心的标准已经不再是神的道,而是自己的看法,结果只能是非颠倒,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当羞的不羞,不当羞的却以为羞。(参赛520)为什么有人去偷盗?因为他以贫穷为羞,却不以作贼为羞。所谓“宁作娼妓不作乞丐”,可见人的价值观已经颠倒了。
 
 
  但真悔改一定会有那种犯罪的羞耻感。罪既在生命里,自然就有对这个生命的厌恶和羞耻。以自我为羞是义人独有的特质。“求你使我所怕的羞辱远离我”(诗11939),义人所怕的耻辱不是别的,而是远离神的自我,没有道的自我。罪人以自我实现为荣耀,义人则以一切的自我表演为羞耻,因为重生的心灵良知功用正常化,圣灵在他心中,叫他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参约168

 

  基督徒犯罪跟非基督徒犯罪有什么不一样?基督徒由于有了一个不能犯罪的生命,所以不愿犯罪,不想犯罪,不习惯犯罪,如果偶尔犯罪,良心就会深受谴责,站立不住,除非悔改,不得平安。圣徒是良心对罪很敏感的人,稍一犯罪,就会满心羞愧。所以我们不可消灭圣灵的感动,任自己的心停在被谴责状态而不去悔改。因为一颗已经习惯于犯罪而不思悔改的心,就是一颗已经被“热铁烙惯”的心。

 

  一个人的皮肤如果失去了正常的功用,再怎么触摸也就没有感觉了。照样,一个人一旦到了惯常犯罪却不觉羞耻的地步,也就悔改不了。因此弟兄们,要警醒不可任罪迷惑我们,“免得你们中间或有人存着不信的恶心,把永生 神离弃了。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来312-13)要让自己的良心处在正常的状态中,以罪为罪,以义为义,羞愧当羞愧的,尊贵当尊贵的。犯罪的理当“嬉笑变成悲哀”,活在主里的,就该“喜乐歌颂”,(雅49513)为罪哀哭不是羞耻,而是荣耀。


  2.真悔改必自觉卑微 
 
   
自卑有两种,出于肉体的自卑是因自我尊严受损而带来的自哀自怨,出于新生命的自卑则是在上帝恩典光照下的自我醒悟。
  
 
  罪的另一个定义就是骄傲,这种骄傲是源于撒但性情中那种“便如神”的欲望,所以,骄傲是自我中心生命的底色。犯罪的人都是骄傲的,认罪的人都是谦卑的。没有真正的谦卑,就不会有真正的认罪。犯罪的人认不认罪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这人愿不愿意向审判的宝座降伏,离不离弃自我中心生命的大事。

 
  不认罪永远都是大骄傲。雅各说:“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210)有罪无罪是质,罪大罪小是量。犯大罪而不认罪是大骄傲,犯小罪而不认罪不会变成小骄傲。上帝为什么一定要罪人认罪,因为认了,是表明这人向祂投降了。世人都知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认罪只能表明这人挺着颈项,刚硬到底。真悔改是自我作主的人向审判全地的万有主宰的降服,因此,一个在自我作主生命里活的人是不可能真正认罪的。

 

  为什么上帝要把那些不认罪的人赶出教会,将他的肉身“交给撒但”?为什么无论人犯了什么罪,只要真心悔改,就要饶恕他直到“七十个七次”?原因就在于认不认罪涉及到两个主权的冲突,涉及到宇宙的基本次序。所以我们说,不承认自己全然败坏,不愿交托生命主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认罪。

   
 

  犹大和以扫也有痛苦流涕,哀哭切号,悲哀要死,事实上犹大也真的去上吊了。但那不是真正在神面前放弃自我、谦卑己心的降服,而是出于对自我利益被盘剥,自我主权被干犯的哀怨,是一种被真理揭示后的变相不服与敌挡,这是更隐蔽、更刚硬的拒绝认罪。

 

  圣经还记着一个以认罪反认罪的典型案例,就是扫罗的认罪。扫罗违背神的命令,当恨的不恨,当灭的不灭,窝藏了耶和华要灭的亚玛力王亚甲和上好的牛羊等美物。撒母耳到来后的严词斥责,实际上是神给他的悔改机会。扫罗面对被剥开的真相是否有悔改呢?好像有,因为他说“我有罪了”,但真的有吗?没有,他不是把过犯推给百姓,就是以“要献给耶和华你的神”来推脱。面对撒母耳最终的割袍断义,他还在死要自己的面子:“扫罗说:我有罪了,虽然如此,求你在我百姓的长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举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你的 神。”(撒上1530
 

  不放弃自我的人是不会真正悔改的。谦卑的人才会认罪,骄傲的人就算被逼到了墙角,顶多也不过是扫罗这样的认罪。一个与主同行的人并非没有软弱,但他从心灵中自卑靠主,稍一失足,就必悔改。因为知道犯罪的是那个旧生命,活在新生命中才能有公义和圣洁,所以他的悔改不会作表面文章,而是弃绝自傲的自我,谦卑回转,站在主所赐的生命地位上。
  
   
  3.
真悔改必忧伤痛悔
 
 
 

  真心悔改的第三种感受就是忧伤感。

 

  忧愁也有出于肉体和出于圣灵的两种,肉体生发的“世俗的忧愁 叫人死,从圣灵而来的“属灵的忧愁”叫人生。“因为依着 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林后710

  

  肉体的忧愁是因为自我被压制而忧愁。自大的人因为自尊没有被拱起而忧愁,虚荣的人因为虚荣心得不到满足而忧愁,贪婪的人因为物质利益得不到满足而忧愁……只要在亚当里,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可忧愁的事。但一个重生的人则是常有喜乐的人,他的盼望在天上,心中有夺不去的喜乐,就算偶有软弱跌倒的忧愁,也是那种“依着神的旨意”生发的,这种忧愁会使人的心灵经过熬炼达到更新,因为“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1211

 

  罪既是在位格里犯的,悔改就必要出于那颗因罪而破碎的忧伤之心,所以,凡不带着忧伤之心认罪的,就都是在作表面文章。犯了大罪被神管教的大卫深知这一点,“ 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 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参诗51篇)

 

  惟有重生的人才有这样的心,他们的地位是圣洁的族类,君尊的祭司,属神的人,(参彼前29)义是圣洁王国的特征,罪却是魔鬼王国的本质。神的儿女岂会故意去犯罪得罪神,以致“叫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撒下1214呢?所以,他们若偶尔行了神所厌恶,仇敌所高兴的事,就一定会忧伤痛苦。义人跌倒时的眼泪是他不属罪王国的明证。“你看,你们依着 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诉、自恨、恐惧、想念、热心、责罚。在这一切事上,你们都表明自己是洁净的。”(林后711

 
  4.真悔改必厌恶罪恶

   
  悔改而不恨恶罪恶是不可思议的,恨恶包括“恨”和“恶”,“恨罪”之先必先“恶罪”,对罪的厌恶是真悔改必有的第四种感受。

    
 
  
  厌恶罪最直接的意思就是对罪感到恶心,如同有洁癖的人踩到脏东西那样恶心。司布真说,真圣徒犯罪的时候会有被火灼伤的感觉。这种痛苦的感觉,是出于圣洁生命对罪恶本身的厌恶。说肉体缺乏恨罪之心,是从对罪本质的恨恶而言的,从另一个角度说,肉体也会有某种“恨罪”之心,但此恨非彼恨,肉体不会恨罪的本身,却会恨罪带来的后果,因为这搅扰了它罪中的平安,带给它受审判甚至下地狱的警告。魔鬼承认有上帝,却是战兢;犹大怕这后果,却去上吊。不恨罪本身,而仅仅因为害怕会受刑罚而不安,不就表明他所厌恶的不是罪,而是审判罪的行动吗?因此,肉体的那种“恨罪”,真正恨恶的不是罪,而是恨恶审判罪恶的神。

 

  如此说来,厌恶罪的本身还是讨厌对罪刑罚的结果,这是两件本质不同的事,涉及到两种不同的生命。如果一个人里面的生命性情真被神改变了,他对罪的态度就要发生根本的改变:原来爱罪恨义,现在则成了恨罪爱义;原来爱虚谎恨真理,现在则是爱真理恨虚谎。厌恶罪恶与否不是小事,因为它关涉这人是否拥有神的生命性情,是否站在神的统一阵营中。“你们若知道他是公义的,就知道凡行公义之人都是他所生的。”(约壹229

 

  因着一般恩典的道德约束和伦理教导,罪人也会有一种犯罪的报应感,但这种仅仅是因为惧怕犯罪要受刑罚的悔改并不足够,因为缺乏内在对罪本身的厌恶。基督徒要认准这个事实,就是若离了主的恩典,堕落的人照他自身败坏的性情是断断不会真正恨罪的。那些自称领受恩典的人,他应当以恨恶罪恶,喜爱公义来证明自己是属神的。“然而, 神坚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这印记说:‘主认识谁是他的人’;又说:‘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提后219)“从此就显出谁是 神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凡不行义的就不属 神,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约壹310

 

  五、真悔改的五大特性
 

  因此,我们可以为真悔改归纳出五大特性:
  
 
  1.恩典性


  真悔改的第一个特性是恩典性。

 

  大卫淫人妻还杀人夫,彼得三次不认主,这两人所犯的罪不可谓不大,但他们因真心的悔改都蒙了赦免。大卫、彼得的悔改与犹大、以扫的悔改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恩典。


  神是不喜欢罪恶、对付罪恶的神,天使犯罪神没有姑息,圣徒犯罪神不会纵容。圣经中有哪一个与神同行的圣徒软弱跌倒神不管教?又有哪一个圣徒犯了罪而没有悔改?彼得、大卫与神的关系亲不亲密?我们与神的关系能超得过他吗?看看神是怎样对付他们的罪吧。彼得痛不欲生,大卫差点王位不保。 因为你们确实的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 神的国里都是无分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因这些事, 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弗55-6)我们要小心那些利用因信称义之名行赖恩犯罪之实的撒但伎俩。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楚看到,认罪不是刀棒威吓的结果,律法使我们知罪,只有恩典能使人自发认罪。圣经中所有义人的悔改都离不开恩典这个根基。大卫之所以能够悔改,是因为他晓得“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晓得“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恶”。(诗321-25)路德强调对那些骄傲不认罪的人要使用律法之剑,但他同时也说,哪里只有律法而没有恩典,那里就是地狱。离开恩典的悔改是痛苦的自我折磨。

 

  改革宗所以不放弃对重生先于信心,信心先于悔改的坚持,所持守的不是别的,而是神的恩典居先,神的主权居先的重要原则。这是救恩论上的重要次序。但我们要强调这个次序是神主权的次序,而不是人经历上的时间次序。在人的经验中,你可能是泪流满面悔改后才相信的,但属灵的真相乃是,神先给你内在的改变,你才有信心,有了信心的种子,你才敢来到这位至高威严的审判官面前来认罪,而不会绝望地去上吊。耶和华神早就借着祂的先知宣告了这个真理:“我要使他就近我,他也要亲近我,不然,谁有胆量亲近我呢?”(耶3021)看看大卫,看看那些悔改的圣徒,他们一边承认自己罪孽重大,惟独得罪了这位公义的神,一边却又敢到祂面前呼唤说:“神啊,求你赦免我”。一个真实知道自己有罪的人胆敢来到这位“天天向恶人发怒的神”(诗711)面前,原因只能有一个,就是这位审判官自己向他发出了邀请。若不是神向我们伸出手中恩典的杖,有谁能进到祂的跟前呢?


  真正的悔改是基于主的恩,主以大爱激励他,使他不会像鬼魔一样战惊。(参雅219)真悔改当然也有惧怕战兢成份,但这种惧怕是恩典中的敬虔的惧怕,与鬼魔的战惊有本质的区别。什么是敬畏?敬畏就是爱加上怕,我们要说,若一个人失去对上帝惧怕,这个人才是可怕的。但主的子民被主以恩典环绕,所以他们的战兢是敬虔的战兢。没错,他们还有软弱,会跌倒,甚至跌得很惨,但恩典的根基不会废掉,因为义人虽七次跌倒,仍必兴起,恶人却被祸患倾倒”。(箴2416

  真悔改有恩典性,但我们要强调,恩典性与主的其他属性不会对立,主的恩典是圣洁的恩典,是公义的恩典,绝不会导致赖恩犯罪的结果。

 

  为什么有许多人犯罪却无所谓?因为恩典被人利用,被人曲解。神的恩典就像一块石头,有人建造在其上,有人却会绊跌在其上。属肉体的人要恩典不要恩主。肉体承载不了恩典,只能承载邪恶。你对他好,他反而藐视,你对他越恶,他反而因怕而越敬你。为什么这世上越来越多恶人,恶人越来越恶呢?因为好人没人怕,坏人人人都怕,结果人想让人怕,就都去当坏人。因为“以恩惠待恶人,他仍不学习公义,在正直的地上,他必行事不义,也不注意耶和华的威严。”(赛2610

  这就是罪人的秉性,肉体的贱性。这是怎样可怕的一个真理啊!肉体加上恩典带来的不是救赎,而是更深的败坏和祸患。所以才有人说,与救恩相遇的时候,是这个人最危险的时候。给谁多向谁要的也多,人越受恩典若越不思悔改,他的败坏就越来越大。“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来23


  一个人如果看不见自己生命的败坏,没有觉悟到耶和华的公义和威严,他就根本不会要恩典。救赎之恩如果给这些人,就只会被拿来坚固恶人的手。所以圣经教导我们:“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太76 对恶人说:‘你是义人’的,这人万民必咒诅,列邦必憎恶。”(箴2424


  摩西感慨:“谁晓得你怒气的权势?谁按着你该受的敬畏晓得你的忿怒呢?”(诗9011)全人类都是罪人,全人类都需要主的恩典。人的悲剧不在别的,只在于不认识自己是该死的罪人。这么说来,被光照看到自己的败坏不是倒霉,反倒是天大的恩典。圣经所以说:“不要责备亵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责备智慧人,他必爱你”,(箴98)是因为智慧人知道,能看到自己的罪是不配得的恩典,愚昧人永远缺乏这种智慧,因这是过于他本性所能知道的。

  悔改的恩典性使得真悔改的人会甘心乐意领受公义之神的惩治。他会像大卫那样,不掩饰罪恶,不自我争辩。当拿单指着大卫说:“这人就是你”时,大卫没有争辩。不但是这里,我们在圣经中找不到一处大卫犯罪后为自己强辩的记载,无论是在受拿八羞辱动刀兵被亚比该规劝时,还是因骄傲数点百姓被管教时。大卫是软弱,但一旦被光照责备,他就会立刻真诚悔改,这就是恩典在他身上的结果了。义人是知过能改的人,他们认识赦罪之主的恩典。就像大卫所说的:“我甚为难,我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因为他有丰盛的怜悯;我不愿落在人的手里。”(代上2113


  悔改是恩典的产物,悔改的恩典性摒弃了一切把悔改视为功劳的图谋。属肉体的人连悔改都能拿来当作自夸的资本:“你看,我能得救是因为我哭了多少天,我比你更义,因为我悔改的经历比你更痛彻”。不在恩典中的人说:“我若不悔改,上帝都不能救我”;在恩典中的人则说:“神啊,若没有你的恩典,我连悔改都不能”。

  是我的悔改感动了上帝,还是上帝感动我来悔改?这是本质不同的两种悔改观,一种是出于恩典,是因祂有赦免之恩,我才敢向祂悔改;一种是出于功劳,是想用自己的悔改来交换上帝的赦免;前者将荣耀归给神,后者连悔改都在窃取神的荣耀。无论是天主教的补赎观,还是阿米念的神人合作说,所有人本的宗教都在走后面这条路。


  经历过跌倒又经历过莫大赦免之恩的彼得深知此理,所以在后来的一次讲道中,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神且用右手将他高举,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徒531

 

  悔改是什么?悔改是天上恩典的光照在地上被捆绑的人心中,使他自觉羞愧,从而弃己向主。悔改的心伴随着赦罪之恩。它是神的赐予,是恩典的产物,是福音的礼品,是信心的结晶,是生命的果实。人能够到这位神面前来认罪,是因为他看见了十字架,相信“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诗1304)这么说来,悔改之先,必要相信耶稣的救恩。神是用赦免的恩典感动我们悔改,用十字架的大爱激励我们委身。所有离了恩典性的认罪,都没有真正来到神的面前。
 

  2.生命性

  真悔改的第二个特性是生命性,生命性所强调的是悔改的透彻性。

 

  恩典所带来的悔改一定是入骨入心入生命的。罪既然由命生发,那么恨罪就不仅会恨该项罪,更会恨生发这罪的旧生命。这样的恨罪使得已经脱去旧人穿上新人的人,会持续不断的活在脱去旧人穿上新人的更新之中。(参弗417-24

 

  这就是对悔改生命性的基本了解,也是义人和罪人在认罪上的另一个重大不同。我们说过,堕落的人本质属罪,纵然因着一般恩典有道德方面的认罪,最多也只是恨某一项罪,却不会真正去恨会犯罪的那个生命,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义人会在圣灵的引导下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你恨谎言的罪吗?很好,但仅仅是恨说谎这个行为吗?是人在说谎,不是木头石头在说谎,所以,你恨的应该是说谎的这个人而不仅是说谎这个行为。

 

  圣经以位格性特征来形容罪,只有拥有位格性的受造物才会犯罪,魔鬼是有位格的堕落天使,恶人是用自由意志选择犯罪的人。你不能说这块木头犯罪,这块石头犯罪,你也不能说这头猪犯罪,这只猫犯罪。罪进入世界后万物会受累,(参罗822)但罪却不在非位格的受造物里,而是在有位格的受造物身上。正是因此,罪就必须由位格者来承受。罪在我们身上的结果是我们必要死,“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来922)我们担当不起,必须有替代者替我们承担。谁能承担?不是天使,不是罪人,而是那一位同时是神又是人的耶稣基督来替我们承担。“你们得赎、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118-19

 

  彼得说“他亲身担当我们的罪”,(彼前224)主不是委托别的受造物来担当,而是“亲身”来担当。路德说,罪只有两个地方可放,要么放在你身上,要么放在耶稣身上。感谢主,用祂肉身的受死,替我们解决了罪的问题。“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 神的义”(林后521)正是因为罪与生命关联,所以耶稣必须以舍命来解决我们罪的问题;也正是因为罪与生命关联,神要求真正的悔改必须透彻到生命里。那些领受赦罪之恩的人知道,悔改认罪不仅涉及罪本身,更是涉及到生命,就是与耶稣的同死同活的联合。“耶稣是为我们的过犯交付了,是为我们称义复活了”(罗425),祂死是替我死,祂活是为使我活在祂的生命里。凡不涉及到生命性的悔改,都不可能与生命之主发生真实的关系。当初那一次的认罪,是弃罪命得义命,成圣路上的每一次认罪,就都是在归回这一次的认罪,演绎这一次的认罪。

  认罪当然必须指向具体的犯罪,但外在的罪行是出于内在的罪念,内在的罪念则是源于本质的罪命。坏树怎能结好果子?根若不解决,果岂能长出?罪既发自败坏的生命,这个命不倒掉,罪就没有办法解决,就算你对付了这个罪,又会有另一个罪冒出。因为罪具有位格性的诡诈特征。对付了淫乱,就转去偷盗;对付了说谎,又转为苦毒;向这个人道歉了,回过头来又怨恨另一个人。只要这个会犯罪的生命不死掉,就断不能不犯罪。“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但“感谢 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罗724

 

  借着信,与基督在死和复活上联合,是神所设定的唯一一个解决罪的方法。称义只有一次,永不再重复,要用一生去持定;同死同活的联合也只有一次,却会持续不断地发动在圣徒成圣的生命历程中,要求他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 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罗611

  所以,真正的悔改总是生命性的,当初那一次是如此,得救以后每一次的悔改也都是如此。悔改若不是从生命发出,就不透彻;若不涉及生命地位的转换,就不真实。生命只在基督里,与基督无关的悔改,都是些不会触及生命的表面性悔改。只要不触及生命,就根本没有真悔改。

  3.全人性


  真悔改的第三个特性是全人性。生命性强调悔改的深度,全人性则是强调悔改的广度。

 

  全人就是全位格,涵盖知、情、意。我们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理解。纵向是指人的外在身体和内在生命两个部分,横向是指人位格的知情意三个要素。纵向看,悔改不单要有心灵 “悔” 的痛,还要有身体 “改”的动;横向看,悔改涵盖了思想知罪,感情恨恶,意志离罪这三大要素,这在前面我们已分享过了,这里只作一些补充。

  全人性的悔改要求认罪要全面。认罪的全面性不是要你把自己祖宗十八代的罪都认光认透,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是要你把自己一生所有的罪都认透,这也是不可能的。你的罪比头发还多,头发都数算不过来,怎么可能把每项罪都认完?认罪的全面性是指两个意思,一是要认识到罪与生命的关系,认罪要透到生命里;二是指对已知的罪要认得具体,不能潦草了事。


  所以,全人性就是要求悔改要具体。罪在多大范围中蔓延,就要在多大范围中纠正。个人性的罪向个人认,公众性的罪,就必须要在公众面前认。隐而未现的罪都是在旧生命中,感谢主已将它淹没在红海中,只要时常警醒自己要活在基督里,不要给老我留地步,却不必去深挖它,因为有生之年只要老我在,罪都在他里面,挖也挖不完。但是,一旦罪浮显出来,或是意念心思,或是言语行为,你就要认真去对付,具体地去认了。所以我们不要赖恩不认罪,也不要自我定罪。自我定罪是指离开赦罪的恩典与律法的标准来认罪,赖恩不认罪是指以恩典为名纵容犯罪。


  悔改的具体性要求悔改要落到实处,得罪神的要向神认,得罪人的要向人认。无论大罪小罪,人前人后,所有的罪都要向神认,因为所有的犯罪都是对神审判主权的挑衅,是对神公义圣洁本性的干犯。所以,不管是私下的罪还是公众的罪,是得罪人还是得罪神,犯了罪最先要向神认,但你不能以此为借口拒绝人前的认罪。如果所犯的罪不关涉到他人,只是心思意念或个人私下的,当然只要向神认就好了。但假如你得罪了具体的人,或犯在众人面前,就需要向人采取具体的认罪行动。否则就是在变相掩饰罪恶。圣经关于认罪的具体要求有许多经文,比如《马太福音》十八章十五至十七节,《约翰壹书》二章一至三节,《提摩太前书》五章二十节等,大家可以去看看。

  4.果效性


  真悔改的第四个特性是果效性。


  “果效”倒过来就是“效果”,它强调两个重点,一是“效”,是指悔改的人会领受到悔改的真正效用,得着赦罪的平安;二是“果”,是指真正的悔改能够结出应有的果子来。


  一个真正认罪的人不可能得不到赦罪的平安。从人这方面看,认罪是手段,不是目的,得着赦罪的平安才是目的。你认罪不就是为了能获得赦罪吗?如果认罪却不相信能获得赦免,还有谁会去认罪呢?我们常常会听到这句话:“在你认罪以先神就已经赦免你了”,从某个角度说,这话没错,是因为祂借着基督赦免了我们,我们才能认罪,所以悔改的心是神所赐的。(参徒531)但我们却要小心罪性的诡诈,它会利用这句话来赖恩犯罪:是啊,神都赦免我了,所以我认不认罪都无所谓了。不,无论得救前还是得救后,罪都是罪,神对罪的态度都不会改变,有罪就要认。神设定了这个法则:罪与痛苦相连,认罪与平安相连。(参赛5721,徒319


  彼得说:“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徒319)因此,真悔改一定能得着平安的效用。那些到主面前来获得赦免之恩的人,所获得的必定是:“放心吧!你的罪赦了”, 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太92,可750


  获得赦罪平安的人也必会结出公义的果子,来证明他们悔改的真实。罪既是德性的污损,悔改就一定会体现出道德重整的一面。真正的悔改一定有消极与积极两面的功效:消极一面是丢弃罪果,积极一面是结出义果。所以,认罪仅仅是不再犯这个罪并不足够,除非结出与该罪相反的义果来,否则不能证明这是一个真的悔改。真认说谎之罪的人必能结出说实话的美德,真认偷窃之罪的人必能结出亲手做工的果子。

  彼得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 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彰显美德是蒙救赎的必然体现,真理的仁义和圣洁是归正生命的正常状态,(参弗424)犯罪是对这种状态的扭曲,认罪则是对这种扭曲的否定,是对被扭曲状态的再恢复。所以,真正的悔改就不仅仅是消极的不再犯罪,而是会显出积极的生命美德来。因为他恢复了与那义者中断的关系,也恢复了自己被败坏所蒙蔽的应有的义的生命。真悔改不可能不结出应有的悔改果子。


  5.持续性


  真悔改的第五个特性是持续性。


  有一些异端教导人说,一个人只要一次悔改了,此后一生无论犯什么罪都不需要再悔改了,否则就是不信主的赦免。还有一些人则相反,他们称一个人需要一生不断悔改才能得救,不到最后一刻,人都不能说我的罪已经得到了赦免。这两种论调,前者是赤裸裸的赖恩犯罪,是反律主义的悔改观,后者则夺去了罪得赦免的确据,将悔改视为人交换得救的功劳,是典型的律法主义。


  这两个异端在教会中败坏了很多人的信心。异端的“一次得救派”就持前面的观点,他们曲解圣徒永蒙保守的真理,别有用心地利用《希伯来书》十章18节的经文(“这些罪过既已赦免,就不用再为罪献祭了”),教导别人“耶稣一次献上就成了,不要再认罪了”,把“不用再为罪献祭”曲解成“不要再认罪了”。与圣经所说的相悖,圣经说:“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 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110)这些人的言语正表明了神的道不在他们心中。


  而持后一种论调的人则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它要向人灌输的无非是这两个假道理:一是认为得救的人不能再犯罪,一犯罪就没得救;二是认为人的得救不是靠主赦免的恩典,而是靠人悔改的行为。这种论调拆毁救恩的根基,夺去人得救的确据。接受它的人否定了“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来1014的真理,活在自我的行为中,把耶稣基督屡次重复献祭。

 

  那么,什么是悔改的持续性呢?所谓的“一次”,不是指数量上的一次,而是指得救时在圣灵感动下悔改归信时的那悔改,它或许是“一次”,或许是“多次”;而“持续”则是指持续伴随着基督徒一生过程的软弱犯罪时的悔改。因此,悔改的持续性正确的意思是指:那次得救的悔改会持续不断地发动在一个悔改过的人一生成圣的过程中。

  一次归正带来持续一生的归正,一次悔改带来一生持续不断的悔改。悔改如果失去这持续性的特质,人就会把悔改视为一个跳板,用过一次,就弃之不顾。


  悔改拥有这持续性的特质是不难理解的,既然蒙恩的罪人一生都还有老我,还要与罪的残余抗争,也就意味着他一生都需要悔改。几时跌倒,几时就要借悔改达到更新,如同当初那一次那样。这不是说当初的悔改不算,现在又需要重新开始一次得救的悔改,而是指跌倒的人需要借着现在的悔改归回当初那一次的悔改中。当初的“一次”化到圣徒的一生之中,他的一生都在演绎、见证着当初那一次的归正经历。从某一个方面来看,神所以许可圣徒一生还有罪的残渣余孽伴随着,就是要叫他以持续不断地悔改来见证自己的圣洁。


  对圣徒而言,悔改不是痛苦的自我定罪,不是苦不堪言的律法折磨,而是能令圣徒欢然跃入的洗罪之泉。这是一件很反合的事,圣徒里面圣洁的生命会为罪忧伤,但恩典却会催逼着他欣然去悔改。一方面犯罪使他痛苦自责,另一方面悔改又使他重新得力,这种既忧又喜的情感伴随着圣徒悔改的全过程。


  所以,悔改不能强迫。教会要责备罪恶,劝人悔改,但教会绝对无法强迫一个人去悔改。律法主义者不明白这一点,混淆了责备罪恶与劝人悔改的区别,不明白真悔改是出于内心的甘愿,是因着十字架大爱的经历。律法使人知罪,但不能使人悔改,使人悔改的是恩典十架。离开这一平衡的认识,攻克己身就会变成苦待己身,劝人悔改会成为大棒打人。


  一个真正明白悔改精意的人会一生活在悔改中。常在海边走,怎能不湿脚。对于过程中的圣徒,悔改的持续性是他的安慰而不是捆绑。不是要不要持续悔改,而是如何正确理解持续悔改,正解悔改的持续性会坚固赦罪的平安,曲解悔改的持续性则会不断夺去罪得赦免的确据。


  主耶稣上十架前曾教导彼得:“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当彼得纠枉过正地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时,主耶稣就再教导他:“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参约138-10 )悔改的“一次”和“持续”间的关系就如同主这里所说的“洗澡”和“洗脚”,那一次的悔改是“洗澡”,持续一生的悔改如“洗脚”。持续不断的悔改不是重新再进行得救的悔改,而是归回那一次得救的悔改。


  这是我所分享的真假悔改,悔改是归正两大要素中除信心之外的另一个要素。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一同来祷告:
 
  
  “主,在你道的光中,我们看到自己真是亏欠多多,甚至连悔改都带着许多肉体的掺杂,求主怜悯,求主医治,求主赦免,用你的恩典不断更新我们,使你的道在我们各人心中开花结果,让我们能真正有从你而赐的诚实良善的心,愿荣耀全归给三一独一真神!阿们!”


 

  (选自讲道集《归正》,2010年讲。求知小组整理,经讲员修订。)

阅读:16166 次
录入: zhiping
打印
分享到:14.5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