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教会建造 → 阅读内容
 
背景:

认识后现代主义等近来的一些论题(米尔恩)

[日期: 12/24/2008 11:06:03 AM ] 作者: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认识后现代主义等近来的一些论题(米尔恩)

  
认识后现代主义等近来的一些论题

 
米尔恩
       
 
   
  人类学的一些问题是近年来基督徒与非基督徒间辩论的重点。我们现在还不能准确地预测这些辩论演变的结果;现代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对人类的种种见解和基督教的人类观彼此之间将会出现怎样的关系。在这儿,我们只能简述其中两个最具影响力的看法,较详细的讨论则请读者参考所列的参考书目。
     
   
  1.后现代主义

  这个名词是针对一九六O年代紧随着急进主义浮出台面的各种观点和意见所命名的。它们共同的元素,就如这名词本身所暗示的,反对一部分,同时也尝试超越先前所提的『现代』自由人类学的特质。
 
  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后现代主义早已存在,并没有让启蒙运动专美于前,像尼采就攻击现代主义分子自信的理性主义。然而,直到最近,各种批评才应声出笼。现代主义受抨击的地方有几方面:
  (a)单从理性观点尝试找寻社会道德的基础,结果失败了。
  (b)启蒙运动相信人类的进程不可避免其实已经证明是错误的。
  (c)相信知识的本身是好的已经无法成立。
  (d)要废弃相信有一种宏观可作为解释『全』人类历史的参考。
  (e)现代主义认为上帝是多余不必要的观点有质疑的余地,这一看法较令人非议。
 
  后现代主义不仅是一套理论:在许多方面,它是一种回应世界的方式,表达于艺术、戏剧,以及大众文化,其效应不亚于理论的影响。它可以说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陈述。然而我们可以注意到下列几种常有(并非一直如此)的特性;
 
  1).反对放诸四海的观点。凡是宣称将每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成为一致的整体在其理论之下都会被否决。
 
  2).推崇不同风格的东西组织在一起,彼此却没有重叠。对后现代主义而言,每一个体都是独特、具有相同价值的。
 
  3).强调个体与独立。凡是要统一或联合个体成为一个大群体的想法会被否决。对它而言,风格比内涵更重要。
 
  4).重视个人与即时的经验。因为启蒙运动时期寻找真实客观性的努力宣告失败,所以主观性就被推崇。只要我在现在这个时刻所感受、所经验的就是最主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5).将一切合理化与操纵知识的危险,后现代主义对其都很敏感。它对于特权阶级假藉『意识型态』与『和解』之名,而行权力斗争相当警觉。
 
  6).高举讽刺意识。因为我们陷入自己与其他和我们相仿的人所设的圈套,沉溺于生活每一层面的权力竞赛中。任何具有意义的意识型态对后现代主义来说都是不存在的,更没有所谓的终极意义。人的一生对他而言,只是留下一串讽刺。
 
  当然,不是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者都同意以上的信念。许多人本能地活出这些特质,却从来没听过这些条文。然而这却是人类学上愈趋重要的表述。
 
  事实上,以基督徒的眼光来看,后现代主义记述实体的限制是很明显的。然而,它有些观点也与圣经的观点重叠。但后现代主义批判理性主义自负地以为具有完全客观、宽广的观点,与基督教的看法相符。后者在于人类生存的每一个范围之内,甚至也包含了理性。生命终极的意义,就如圣经所阐释,要有个人实际的悔改,委身与信心,而非肢解分离的理性。再者,这个运动的作用是提醒我们,我们固然要持续尽责阐明基督教、为信仰辩护,但是最关键的护教方法,不是基于很强的说服力以及充分的证据,而是要融合真理和我们的信仰在生活、与所处的人际关系中。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所主张的『无可避免的进化』正好呼应了圣经的提醒;只有靠着神与祂所赐的恩典,我们才能进入真正的自由和满足。
 
  既然如此,后现代主义也代表了它们可能提供基督福音接触的机会。以下就有几点提出说明:
    
  在荒凉而无可避免的个人主义之下,其实就制造了不可缺少的群体生活的渴望。在教会这个爱的团体中,人群合一在永活的基督与祂的灵里,这就提供了有别于孤僻的选择。再者,后现代主义注重多元化,以及保持普世性的宏观,与遍布世界,包含各国家,各文化的国际基督徒群体,两者有密切的关联。
        
         
  2.新纪元运动
   
  新纪元运动分布广泛,它的组织与成员也很松散,但是大家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与理想,就是期待举世和平与启蒙的『新纪元』,亦即『水瓶座时代』的来临。
 
  新纪元运动是在一九八O年代开始著名,但发迹的根源要回溯到六O年代的反文化运动。那时宗教大多承袭东方的思想,特别是印度教与禅宗,历史根源恐怕要追溯到更久远以前。的确,有人主张,把新纪元看成是穿上西方文化色彩的印度教是没什么错。它的基本信念是相信一个最终的事实——『万有都合而为一』。并且相信,这个宇宙是纯洁、没有位格的能量——一种巨大、互相连结,至终非属于个人的意识(或生命源)。照此说法,人类只是一个凝结的能量,那个『万有』是在一个自我反映的状态下。因此,你能『创造你的本体』,这个本体最后是无限的潜能,因为我们是那无限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就是神』。死亡只是一种幻象,因为不属于个人的存在是不会死、不会变的。道德也是一种幻象,因所有道德的区分都是相对的,最后都是不真实的。人性的矛盾是一种受限的良知,因为社会的制约,我们对于本体的观念已经支离破碎。甚者,理性与信念都成了理解那真实的一位的障碍。但新纪元的信徒相信,一个新的常态——水瓶座时代,即将以神秘难以理解的方式出现。我们现在可以藉由我们的方式理解真实,自觉那位万有的存在来进入那一个新的常态。例如:超越所有二元性与多元性,引介我们到合一、协调的神圣境界。
 
  这样解释世界与人类经验的限制应该对本书的读者很清楚。新纪元主义并没有创造论的教义,而且混淆了圣经上启示的创造论——神、自然、人类。尤其可悲的是失去神荣耀、无限、与有位格的三位一体。缺少了神,实际上就暗示误解了人的状况,特别是忽略我们在神面前犯罪的严重性。新纪元运动不但错解了人类的困境,对此也没有解决之道。没有救主清洁我们罪恶的良心,也没有一位爱我们个人的神与我们一同流泪,面对死亡时更没有荣耀的盼望。
 
  由于新纪元万流归宗的主张,耶稣也获得了真诚的尊敬,但是他仅被尊为至高的灵修大师。实质上,既然我们自己就是神,我们就不可能归神性与其他人。『救主『在那里』的奥秘被在『这里』的英雄所取代。』(M.Ferguson)。最终,新纪元主义是一种古早伊甸园偶像崇拜的现代象征,它引诱我们从神面前的园子里被赶出去(创三5,『你就会像神』)。惟有耶稣基督能领我们回到伊甸,而祂真的做到了(启二7、二十二1-5)。
     
       
  3.人文自由主义
 
  这种名称可说是主导现今西方世界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人类学思潮。它的历史根源于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的启蒙运动——一个多元化,但有重大影响的时代。因为现代人意识思想的特质,可说是在那时代发展的。尤其是,我们注意到其『自主』,主张人要从各种约束人类灵魂自由的宗教或传统解放出来。一六四八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有效的停止了宗教战争,导致属灵和属世范围的影响明显区分开来,就是这种思潮在政治上的表现。启蒙运动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运用物理学的定律解释宇宙,从此现代科学诞生。另外还出现了对历史的批判,被视为一种锻链理性的工具,使心思可以分辨现今和过去,以评估蕴含其中的法则。
 
  笛卡儿(Descartes)、牛顿(Newton)、休谟(Hume)、伏尔泰(Voltaire)、卢骚(Rousseau)、吉朋(Gibbon)、莱辛(Lessing)与杰弗逊(Jefferson)在许多不同的领域都谈到人类思想上显著的新变化。由此浮现出后启蒙运动的『现代』人,对世界好奇、对自己的判断很有自信、对所谓的正统感到怀疑,一般都反抗权威,对于他自己的人性感到骄傲、知道自己与大自然有别,相信自己的智力足能理解、驱策自然。综合以上几点就可显示人较不倚靠全能的上帝了。十九世纪初期,这种『自主』的思想进一步见于佛洛伊德的下意识理论,以及马克思对社会力量的觉醒所发表的言论中可以找到。这两者也都质疑,所谓的客观性是否有用,更加深了尼采的著作与达尔文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来看人类与其他物种的起源,所造成的不确定性。
 
  今日人本主义的自由意识,明显地延续了这些启蒙时期的观念。以下就作简单的分类:
 
  1).世俗:惯常以内在自然因素来观照实体,其主要参考架构就是今世。当超自然的媒介不算在主流中的时候,就被视为局外,对于理性与行动都不具任何意义。因此,虽然历史也许对基督教有正面的影响,但在科学、工业、教育、医药、商业、艺术的领域里,很少参照基督教的信仰价值观。
 
  2).理性:因为人类受制于主观与情感力量的证据十足,所以前几个世纪气势高涨的理性主义已经消退不少,然而从大众层面而言,现代主义分子还是自信有足够的能力。理性,虽然受过打击,却不消逝。理性所产生的余荡,还可以在后现代主义上(参下一节)反映出来。后现代虽然大肆攻击理性的滥用,然而采取的却是极其精密的理性推论。
 
  3).科学:现代人还是颇为信服科学方法能够寻找事实的真相与找出答案。事实上,有些人已经停止高举科学至上,但是抵不过科技的惊人进展,会令人期望将来会有更重大的转变。
 
  4).自由:启蒙运动提倡要除去所有的限制,对现代人的意识,仍有深厚的影响。今天,人对新的事物以及过去未曾发现的事物都有一套原则性的开放。不过是在艺术层面,在任何方面都没有一样愿意受到限制;每种事物都可尝试,每个观点都可接受。
 
  5).个人化:以下人会更进一步谈到这个特性。在此仅需注意,传统机制(如家庭、教会、政府)的破裂,使得现代人陷入一种漫无边际的孤立。在启蒙时代前的古典时期,人们视自己为大群体的一分子,虽然这意味个人必须减少自由、限制言论。而今,典型的都市人却居住在一种自我封闭的空间,挣扎着创造自我身分,体现自己的能力,却不参考其他有意义的事物,因此形成了封闭的自我价值系统。
 
  6).相对:这个特点是承接前一个特点来的。它仅是一个现今世代应用于世界价值极端的个人主义。因为先前评估与引导人类行为的体系,在个人自由主义的原则之下,往往都被排斥,所以任何行为的定规与通用的准则都不受人重视。结果就演变成只要我这个人在特定的情况下认为『对』的事就是『对』的。因此,价值观就不断的层出不穷。
 
  7).乐观与悲观:现代人思想的核心,主要充满了未解决的冲突。启蒙运动所流传下来的特质反映出人类心灵里面无限的乐观,尤其反映在工业革命时的传播、生物科技、医药的先进、全球化的出现、新政治秩序的黎明、与日俱增的太空探测……等。然而相反地,第九章的开头论到人类学时(第153页),其实列出了一些阴郁的事实;这个星球存活的生命其实很脆弱。在可预测的未来之下,任何一连串的危机都会变的一发不可收拾,把人类长久的历史带向一种不名誉的结局。我们的乐观其实是不安的。
 
  总结上述对现代人类学的研究,我们可归纳现在的人文主义又有两个特殊的困境:一是刻意的对立,二是有许多潮流连续不断。
    
        
  4.自由市场下的个人主义
 
  正如我们所见,现代思潮最主要的记号就是个人主义。古早的权威已被扫除,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意思做决定。行为之正确,不是因为别人认为如此就该如此,而是我们自己的认定。在后现代主义中,我们可看到这种个人主义已经发展到极端,受限于人自我的观点,且免不了偏颇的判断。『真实』其实最终是『我』认为真的则为真,『我』为自己自创的真实才为真。
 
  这种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今日也反映在经济层面上。个人电脑与其相关科技带来资讯传播的革命,刚开始在西方改变了经济型态,但逐渐成为全球现象。奈斯比(Naisbitt)与亚伯丁(Aburdene)写道:『二十世纪公认最伟大的共识就是个人主义的胜利。』而且,他们看到这句话特别在能够让个人成立独资企业,晋身于全球市场的新科技至下应用出来。
 
  网路的架设蕴育了新全球主义,大力促进讯息交换,建立网路友谊,增进不同政治与文化相互的了解。
 
  这些网路或许尚未证实可以成为让全人类跨越现在与未来危机的先趋。然而有一种可能是许多观察家已经注意到的。电脑科技的主要成果是建立一个以经济为基础的透视镜,透过它来观察真实。
 
  由此角度而言,追求个人财富的经济活动,就成为人类生活的驱策力,且市场考量至上,超乎其他一切。这个观点并不是说较为抽象的因素,如美丽、公正、信实就不重要,而是经济问题是较为实际而立即可触的。解决经济问题才可能考虑其他因素。最终人类是经济的动物,达到拥有财富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没有了财富,其他一切好的事物都无法取得。再者,过去百年来西方国家的经济型态就是要达到最大目标——自由市场经济,虽然这目标已有些修正。因此,除去使自由贸易受限的阻碍是很重要的。让这些阻碍除去,使每个人都能自由自在的在经济舞台上投资、推销它们的产品,能够赚大钱是每个人的希望。
 
  当然,基督徒不必抱着迟疑的态度称许上述个人重要的晋升机会。再者,如果国际经济导向提升人际关系,扩充国际社区共享资源的话,我们就更不需吝惜称赞。然而,根据基督徒的观点,我们要来审视下列几个问题:
    
  1).经济问题极为重要,但不代表是最重要的。期待经济能解决克服现今重大危机是枉然的。启蒙时期误认理性与普及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果效。然而,经济问题也类似如此。
 
  2).如果认为全球自由经济活动就是经济繁荣的保证,是对经济运作持有失之肤浅与天真的信心。事实上,就进展而论,我们正进入一种未知的状况。历史上,金融市场与国际贸易的表现经常不可预测,甚至有不堪的局面。
 
  3).经济活动,就像人类所有其他活动一般,是有道德抉择力的功能。但是人有公认的一种倾向,就是圣经指明,由于罪性,人的行为完全出于自私的动机。对这问题,有人辩说,自由市场系统的好处端在它能够削弱人类自私的本性所带来的员面影响,那是说因为由人的自利所导出的,同时也创造了最大收益,因此带来全体的好处。
 
  然而,这样的论调是没有从历史学到教训。举个例来说,以经济利益为考量,本身就不会注意到生态环保的问题。为何因为某些化学污染而限制收益呢?但是环保的考量并不是不重要:如果市场因素能受到控制,问题就能克服。再者,个人财富的累积应可归功于全球区域资源,但如果相信实际上就能如此的话,就太过天真了。相信累积财富能够帮助全球的穷人和弱势团体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神迹。堕落的人类来追求经济利益,无可避免地招致堕落的结果。惟有愿意牺牲奉献的精神存在,全球经济利益的活动才可能产生,全球区域资源才能真正平均共享。历史上惟一持续推行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就是藉着耶稣基督福音的传扬。以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观点,个人主义所追求毫无限制的自由市场经济无可避免的反应其完全不受拘束的限制。然而,人并非是独居的动物,事实上我们是人类大家族的一员,彼此互相需要,才能达到完全。我们是为了爱的缘故而被创造的,也惟有在爱里才能超越我们自私的个人主义,才可能有满足的经验。
    
  4).最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没有说明人类为何存在的缘故。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到底是什么?生命有什么意义?针对这些问题,经济无法提供任何答案。而且,这些问题是无法避免不问的,不管人怎样埋藏在心,迟早都会被迫浮出台面。惟一能够完全令人满足的答案,要在那创造与救赎人类的真神所启示的圣经才能找得到。
      
(本文选自《认识基督教教义》,转引请链接出处)

阅读:1222 次
录入: 求知
打印
分享到:14.5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