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同在的国度
沃恩·罗伯茨
神的子民
拥有神形像的第一个人类亚当,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且被赶出伊甸园。神拣选以色列人作为一个新的开始,他们被称为神的神圣子民,当他们遵行神律法的时候,他们就反映出神的属性。但以色列人也失败了,并且被逐出应许之地。然而,在亚当和以色列人失败的地方,耶稣成功了。他活出神子民应有的样子:他是真亚当和真以色列人。
耶稣是真亚当
四福音都强调耶稣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以婴孩的样子出生,他跟普通人一样会睡觉、会哭泣、会疲倦、甚至会死亡。他是亚当的后裔(路三23-38),并且在他的受洗上与我们认同(路三21-22)。但他跟亚当不同的是,当他被试探时,他没有犯罪。他是唯一完全遵行父神旨意的人,因此他是唯一配得神同在的人。但是他在十字架上,甘心承担我们应有的惩罚。我们都是罪人,第一位亚当是我们的代表。十字架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如果我们信靠耶稣,我们便可以成为新造的人,罪人亚当不再是我们的代表,耶稣才是我们的代表,他是新的亚当,有完全的公义和圣洁。保罗写道:“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罗5:19)
耶稣是真以色列人
当耶稣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约瑟和马利亚带他去埃及躲避希律的追杀。马太解释到:“这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太二15)。有一些解经家认为,这里引用这句旧约经文是不合乎常理的。这里引用的何西阿书第十一章1节,那里并不是提到有关一位弥赛亚的应许。原本的上下文很明显是提到以色列民族的出埃及。然而,马太并非不晓得这点,他也不是随便引用经文。他知道自己在写些什么,他可以将耶稣等同于以色列。不过,耶稣也有跟以色列不同的地方。虽然他像在旷野里的以色列人一样被试探,但他却没有犯罪。(太四1-11)
耶稣接着呼召第一批门徒。他拣选十二个门徒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一种慎重的宣告。他在召聚一个新的以色列,并以十二个门徒代替十二个支派,作为新以色列的根基(太四18-22)。旧以色列拒绝耶稣,结果他们被神弃绝。耶稣说:“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太二十一43)。他曾预言耶路撒冷的毁灭,而这毁灭就反映出这可怕的审判(路十九43-44)。神在主后70年藉罗马人的手实现了这个毁灭。从那时起,神的真以色列民不再集中于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他们也不再是由亚伯拉罕肉身的后裔所组成;相反地,神的真以色列民是由亚伯拉罕的属灵后裔所组成,其中有犹太人也有外邦人,他们跟随亚伯拉罕的榜样,并且相信耶稣实现了神的应许:“人得为后嗣是本乎信,因此就属乎恩,叫应许定然归给一切后裔,不但归给那属乎律法的,也归给那效法亚伯拉罕之信的。”(罗四16)
神的地方
在堕落之前,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享受与神同在的生活。神也同样与以色列人同在,他藉着会幕和圣殿而住在他们当中。然而,耶路撒冷的圣殿只是一个影子,我们在基督里所得到的才是实体。基督是那真的圣殿,我们可以藉着他完全进到神的面前。基督不但是真实的人,同时也是真实的神。在基督里,神自己来亲近我们并与我们同在。
耶稣是真会幕
“道成了肉身,住(或作‘搭会幕’)在我们中间”。(约一14)
耶稣是真圣殿
耶稣赶出那些在圣殿里作买卖的人之后,有一些犹太人就挑战耶稣,要他证明有什么权柄做这事。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圣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二19)。他们以为他所指的是外在的建筑物,但约翰告诉我们:“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约二21)。在耶路撒冷的圣殿没过多久就被毁灭了,如果我们希望亲近神,我们不需要去圣殿,而是要去耶稣那里(参约四21-24)。耶稣曾在圣殿的院子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七37-38)耶稣一定是想到以西结书中所应许的新圣殿,有一条河从那里涌流出来,并带给万物生命(结47章)。耶稣就是这新圣殿,而那活水就是圣灵,他要赐给凡信靠他之人。
神的治理和赐福
耶稣引进新的约
耶稣来不是要废掉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太五17)。他完全满足了律法的要求,因此也只有他不需面对审判的咒诅,也就是所有违背律法的人必须接受的惩罚。但在十字架上,“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耶稣的死是承担我们当受的刑罚,好叫我们因为信靠他而领受圣约的福份(加三13-14)。他为我们活出一个完美的生命,然后又替我们而死,好叫“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身上”(罗八4)。我们在此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交换发生了,如果我们信靠基督,我们就可以确定他已经承担我们的罪以及神对罪的审判,以致他可以将他那完全的义赐给我们:“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五21)耶稣的死也因此引进了新的约:“他作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时所犯的罪过,便叫蒙召之人得着所应许永远的产业”(来九15)。
耶稣是新的君王
众先知明确地说神的应许将由一位新的君王(大卫的后裔)来实现。他将设立神的治理,引进一个新的时代,并消除堕落所带来的罪恶后果。耶稣所行的神迹指出他就是这位君王。这些神迹是他要更新受造界的记号,当耶稣医治一个被鬼附、又瞎又哑的人时,众人都惊奇地问道:“这不是大卫的子孙吗?”
法利赛人回答道:“这个人赶鬼,无非是靠着鬼王别西卜(撒但)啊。”
但耶稣却指出他们的逻辑是有矛盾的:撒但怎么会赶逐撒但呢?但“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太十二22-28)神的国临到是因为神的君王已经来了。有时他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君王,尤其是当他软弱地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然而,十字架正是他取得最伟大胜利的时刻,他在这个时刻击败他的仇敌,并释放他的子民得以自由(西二13-15)。然后,他在第三天从死里复活,之后升天坐在父神的右边。耶稣的复活肯定地宣告他不仅是大卫的子孙,同时更是神的儿子(罗一4)。
耶稣是神赐福的源头
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安息”是神创造的目的,这并不代表神要我们无所事事,而是意味着神要我们分享他的安息;安息日就象征着神创造的完全。正如创世记第二章所描述的,亚当和夏娃在堕落之前享受着安息,但他们的罪却破坏了这一切。在应许之地的局部国度中,以色列人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有关安息的含义。然而,那只是些微地反映出神如今要在基督里赐给我们的安息。耶稣藉着复活,引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承担了死亡的刑罚,并从死里复活。他的复活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如果我们信靠他,我们也可以从死里复活。我们可以经历到新的生命,也就是爱我们的造物主原本要我们活出的生命:“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五17)
十字架:藉代赎施行拯救
主耶稣像一名普通罪犯一样,受尽屈辱的死在十字架上,但初代基督徒并没有丝毫为此事感到丢脸;保罗甚至说:“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六14)保罗知道十字架不是悲惨的失败,而是极大的胜利。这是神的国降临的唯一方式,神必须以此来解决罪的问题和处理他对罪的忿怒。神不能平白无故地停止他对罪的忿怒,如果他这么做了,他就不是神了。因为神的公义使他不能对罪视而不见,他必须惩罚罪恶。神本着他的恩典,差他自己的儿子来代替我们接受罪的刑罚。耶稣是代替我们死,并承担神对人类犯罪的忿怒;逾越节的羔羊以及旧约所有献祭都是指向他。因此,神公义的忿怒就得到了满足或“挽回”。如果我们信靠基督,我们就不需再承受神的忿怒。“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彼前三18;另参罗三21;约壹二2)。
四福音书
对观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有很多相似的记载,这三位作者之间似乎有某种写作上的关联,然而没有人确切知道他们谁参考了谁的作品,或者他们是否共同参考了另一份资料。约翰福音的写作风格极为不同,它大部分的内容都没有出现在其他福音书。这些福音书并没有互相矛盾,而是对耶稣的言语行为做了互相补充记载。虽然它们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同时也各有独特的贡献,来帮助我们认识耶稣。
马太福音:耶稣是旧约当中的基督
马太福音主要是针对犹太人来写作,他强调耶稣的到来实现了旧约。这卷福音书提到旧约超过一百次,其中有12次用类似的话引用旧约的经文:“这一切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太一22,二15、17)。
马可福音:耶稣是受苦的仆人并呼召我们一同受苦
马可福音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的结尾是彼得承认耶稣是基督(可八29),后半部分则把焦点放在十字架:“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并且被杀……’”(可八31)而且他的门徒也要跟随他的脚踪行:“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可八34)
路加福音:耶稣是世界的救主
在路加福音中,救恩是由两大福份所组成的:罪得赦免和圣灵赐下。这个救恩不只局限于犹太人,而是提供给列国和各式各样的人。我们在书中看到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孩子、夫人和穷人、犹太人和外邦人都领受了从耶稣而来的恩典。路加所写的第二卷书——使徒行传,就是在说明耶稣的福音如何传到世界各地。
约翰福音:耶稣是赐下永生的神的儿子
新约福音主要是将耶稣描述为父神的永恒、独特的儿子。因此,我们在书中看到耶稣使用一些“我是……”的词句,来作出惊人的自我宣称,例如“我是世界的光”,以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八12,十四6)。这些宣称可以从书中一连串的神迹得到证实,而作者约翰的目的就是要增进人们对耶稣的信心:“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乐队指挥回来了
当我去听古典音乐会的时候,总是会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一支管弦乐队包含那么多不同的成员和乐器,竟然能够一起演奏出如此优美的音乐。他们整个乐队是依靠两个重要因素:乐谱(告诉他们该演奏哪一个音符)和指挥(指引他们演奏的时间点)。如果乐队想要摆脱指挥,那他们一定会很惨,他们不知道何时该演奏,也不知道用什么速度演奏;如果他们撕掉乐谱,那后果将更加糟糕。
然而,这正是我们人类所做的事情。神是这个世界的作曲家,他创造了这世界,而且他指示我们该如何生活,这些指示就如同他要我们演奏的乐谱。但我们却对这乐谱视而不见,宁愿按照自己的节拍和音符来演奏,我们不理他,又撕毁了他的乐谱,因此这世界陷入一团混乱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我们都坚持演奏自己的旋律,那世界怎么会和谐呢?结果一定是造成可怕的噪音。如果我们要重新演奏正确的曲调,那就绝对需要一位乐队指挥,否则这世界便没有希望。耶稣既是作曲家,也是智慧。他来是要恢复秩序。他要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中的可怕噪音,把它转变成神心意中的美妙音乐:一首赞美造物主的交响乐曲。当耶稣活出完全顺服父神的生命时,他就演奏出这完美的音乐。透过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他使我们有机会回到神的管弦乐队中,即使我们曾经拒绝过神。然后,藉着他的复活,耶稣也成为永远的乐队指挥。如果我们遵从他的带领,我们就会再次在神的世界里找到适合我们的位置。我们的生命将会变得有意义,并且会开始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将赞美归给我们的神。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目前依然会演奏出许多不和谐的音符,而且我们仍然活在一个充满噪音的世界。虽然指挥已经来到,但我们有时还是不顺服他,而且还有许多人完全拒绝承认他。用圣经的话说就是,神的国度已经来到,但它尚未完全降临。耶稣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会离开这个世界,在他再来之前,将会有一段等候的时间。只有当他再来的时候,万事万物才会得到更新,所有的噪音也才会永远消失。
(选自《上帝的蓝图》,田春风译,改革宗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