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牧养之窗 → 进深牧养 → 阅读内容
 
背景:

必须行道(林毅)

[日期: 4/15/2015 4:09:56 PM ] 作者: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必须行道(林毅)

 

必须行道

 

林毅

 

 

  伟大的改教家马丁路德曾说过一句话:“敬仰意味着弯腰低头的肢体动作,在善工中服侍。”真正的基督教是生命的宗教,她有着内外双重且一致的敬虔表达。她是光是盐,当作光作盐。因此,善行就是她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善行与行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善的本质在于道的本体,由此可见行道的必要性。中国古代的曾子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曾将这句话稍加借鉴修改提醒自己行道的重要:“徒不可以不行道,任重而道远。”为什么行道于基督徒而言是如此重要?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原因:

 

  首先,行道是新生命的必然。

 

  世上没有完全不做事的人,连最懒惰的人也常常在做“睡觉”这件事,因为行动性是被造的人性特征之一。然而行道不是做事,做事也不必然是在行道。知道才能行道,有道才能行道。行道乃是遵活神之旨,行活人之道。正如尸体不能行动,死人不能说话一样,一个尚未归正,还活在罪中之人,不可能行道。他的行事为人是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在他悖逆的心中运行的则是邪灵。(参弗2:1-3)这种与神的生命隔绝的堕落人性只能凭私欲行事,连善行也只是相对的,无法够着真善,也就无法行道。因为上帝判断说:“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诗14:3

 

  1、这生命在基督里。

 

  如此看来,行事还是行道是由人的生命本质决定的。行道是基督生命的果子;是重生生命的专利;是赐生命的圣灵借着圣道运行在一个被救主耶稣宝血洗净的圣洁心灵中的必然体现。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从蛇的根,必生出毒蛇(参赛14:29),而从圣灵生的才是属神的,他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这生命既是从基督而来,理所当然就要效法基督。而基督徒所效法的主,不单单是说话的主,也是做事的主。耶稣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约5:17

 

  道的主来到这个世界,亲身向我们演绎什么叫做“说‘道’做到”。主总是留心说祂所做的,做祂所说的。祂是创造主,祂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祂是启示的主和救赎的主,祂的话语就是道,就是灵,就是生命。神的话语就是执行力,主的话发出,从来没有不成就的。正因如此,才有了万物的存在;正因如此,才有了被救赎者的存在。因为祂用道来拯救他们,并用道在继续引导他们。上帝预定的旨意,祂就亲自来成全,祂成全的救恩,祂就继续施行。三位一体的神绝不是说了不做,祂是这样一位言必信,行必果的神。

 

  为了救赎的成全,耶稣基督十分乐意为我们成为道的遵行者,好偿还我们亏欠律法的债,并教导我们效法祂。祂要我们学祂的样式,负祂的轭。道成肉身不是单单让我们看,同时也呼召我们来跟。耶稣基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9:23)因此,属神的人绝不可以听了道而不行。因为基督生命若在这人的里头,他就不能违背这个客观规律。这生命是人里头的光,只要这生命不息,行道就不止。

 

  2、这生命在圣灵里。

 

  为使我们这些生来的罪人脱离那不能行道的肉体老亚当的生命,主用赐生命圣灵的律释放我们,使我们不属肉体,乃属基督。自此,圣灵住在蒙赎之人心中,这人成了新造的人。然而,圣灵绝不是抹杀了他的意志,代替他行事。而是在他心中激励、保守、感动、引导他去行神所喜悦的事。神的道是有能力的,人也是有本分的。倘若圣徒不去遵行神的话语,他的生命就会枯萎,他的内心也会失去与主同行的平安喜乐。若有人称为基督徒却不行道,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这人根本就没有领受圣灵,没有重生的生命,另一种可能则是没有顺从圣灵。

 

  为了让圣徒把生命的道表显出来,主不但赐予他们顺从的灵,而且预备了各样的环境,叫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什么是主要赐给圣徒的益处?简而言之,就是叫圣徒藉着行道而得道,在成圣生活中经历道的大能,从而得到更丰盛的生命。主让万事互相效力,不是让你坐等被提,坐等赐福……而是叫你起来跟从。圣徒在世总有软弱之时,有时他会疲乏怠惰,有时他会茫然不知所措。然而,他不会永远与主隔绝,因为圣灵是动力的灵,也是安慰的灵。他耳必听闻主说:“起来,跟从我。”如雅歌中的书拉密女,在摸不着良人时,她会起而寻之。一旦得听其声,得见其面,她必起而行之。

 

  3、这生命在信和爱的心中。

 

  行为没有信心是死行,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信。真信心必带来行动。信心是知道了道并爱上了道,且定意去行出道。人所乐意做的事必是他心中真正所爱的。大卫因为爱慕主,所以急忙遵行主的命令(参诗119:60)。因为祂的话语是赐福的话语,是生命的命令。基督说:“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14:21

 

  一个人的信与爱是和他的生命相连的,生命有真假,爱就有真假,信也就有真假。偶尔的行为可以欺骗人,惯常的行为才是一个人内在生命的真正告白。每个时代都有许许多多在宗教自欺中幻想自己信主和爱主的所谓“基督徒”,这等人,你若劝他要结出果子与生命相称,他就跟你讲白白的恩典;你要跟他讲恩典的整全性,他则反问你“你什么意思,是不是要废掉因信称义”……不可理喻,让你无语。

 

  我们相信,信徒绝不是靠行为而称义的,然而信徒绝对是愿意且能够行义的。如约翰所说:“行义的才是义人,正如主是义的一样。”(约壹3:7)在罪人靠耶稣基督的恩典白白称义这件事上,加上任何一丝罪人的行为都是对设定这条唯一道路的上帝的亵渎;然而,同样在得救这件事上,若想利用“唯独因信称义”的口号,完全废除被称义的圣徒在成圣生活中当有的义行,依然当被视为是对赐新生命能力之主的亵渎。教义上的单边主义在历史中早已不新鲜了,那恶者利用它,无非是叫人在钟摆的两端摆来摆去,不能合乎中道。可惜的是,教会中无数的人前赴后继地在其上荡秋千,要么被甩飞,要么动荡,总也停不下来。总要记得,真理和歪理的区别就在于整全性和平衡性上。  

 

  行道是真生命的必然,你不能叫一个活的人不要生长。你不能圈禁一只活的动物,叫它不要动。你可以让它不能自如地行动,但若要叫它完全不动,只有一个可能——将它打死。然而,圣徒的生命是活的,而且是永活的生命。除非我们所得的生命是会死亡的,我们才可能不行道。凡活着信基督的必永远不死,凡信基督的人也必永远活在主道中。圣徒可能软弱,没有顺从圣灵,活在肉体中,少行道,行错道,跌得很惨。但是你绝不可能看到他在内心中本质性地推翻、抗拒主的旨意。浪子曾行错道,但终究要悔改。真正的行道是从悔改归正开始的,悔改也正是行道的一种具体表现。

 

  其次,行道是生命的要求。

 

  行道的必然性指的是它是一种自发的,由里到外,不可抑制的表现。而行道的第二个原因则是指行道是一种要求,是出于生命之主的命令。前者侧重的是新生命所产生的主动性,后者侧重的是新生命所生发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表现为向主、向己、向人三个方向的关联性,是我们特别需要留意的。

 

  1、行道关系主的心意。

 

  上帝造人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使人与祂同住并治理全地。上帝赋予人行动性,既不是要人在己意中狂奔乱行,也不是让人如枯木静坐不动。而是要人在神的心意中谋定后动,按正道而行。堕落之人无力行道,蒙赎之人务要行道。否则,救恩就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神的儿子降世为人,不是只有钉十字架的那一刻,而是包括了以父的事为念,遵行律法的一生。祂为我们留下榜样,叫我们照着祂的脚踪行。天父喜悦蒙爱的儿女行道。当神的选民在悖逆的人间能彰显基督生命的新样式,神就因此得荣耀,神的心因此是何等的喜悦。因此诗篇论到救赎功效时说:“你已升上高天掳掠仇敌;你在人间,就是在悖逆的人间受了供献,叫耶和华神可以与他们同住。”(诗68:18)彼得说圣徒的蒙召就是为要宣扬神的美德(参彼前2:9)。约翰代表天父说:“我听见我的儿女们按真理而行,我的喜乐就没有比这更大的。”(约叁4

 

  因此,行道必然关系到主的心意。主以生命的圣召召我们,就是要叫我们跟从祂、效法祂。背道是一种行动,亚当夏娃是“吃”了分别善恶树的果子而堕落的。因此,听命的具体表现——顺从——也必然是一种行动。保罗说:“原来在神的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义。”(罗2:13)在亚当生命中我们有心作恶,无力行善。整本旧约圣经让我们看到历史上的以色列民族的悖逆,虽有神所赐的律法千条,但他们却处处背道,让父何等的心伤。然而也正是整本圣经让我们明白,神自己有能力,福音就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神知道人靠肉体毫无能力,所以祂要改变我们的石心成肉心。祂在基督里造作这个工作,使我们在这里与祂订立永远不忘的宝血新约。我们正是靠着这位独一的真正赐义者、行道者——基督——成全了律法,藉着祂才能把生命之道表显出来。神要叫我们做祂顺命的儿女。顺命的儿女就不是葡萄园中的小儿子,而是大儿子。小儿子嘴皮会动,脚下岿然不动。大儿子先前对父亲说不去,后来思量后就去了。因此我们要做大儿子,不做小儿子。(参太21:28-32

 

  2、行道关系到你的长进。

 

  当上帝要求我们背起十字架,天天舍己来跟从祂时,祂绝不是把难担的重担加在我们身上。发这命令的主同样安慰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祂又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30)基督引领属祂的人走的生命路是世人眼中的死路,十字架的道路是个大奥秘,因为祂要求人弃绝世界、弃绝自我。这条道路始于白白称义的恩典,又在这恩典中终身不断地成全。为了圣徒的成圣,上帝在永世的救赎计划中就智慧地安排了已经得救的圣徒在世界上仍需有身外身内的属灵的功课,要求他一生都要藉着信心,靠着恩典,胜过世界、胜过老我,使幼小的生命在这个法则中得到的成长成熟。

 

  一个明白十架道路的信徒,若只是听道而不应用信心去行道,他所看到的必永远都是坎坷与艰难。只有当他迈开约旦河信心的脚步时,才能体验主使河水分开的真实。我相信很多信徒都有过相似的经历:在听道的时候思想得到圣灵的光照与震动,产生“主道奇妙”的内心真实感受。但是,我要本着圣经诚实地对你说,单单在听道中这种感受的深切性不如在生活具体情境中去经历主的法则。上帝将祂的话语传递给你的目的是要你去遵行。遵行的最终的结果恰恰就是要将这道印在你的心中,成为不可磨灭,不敢或忘的生命之道。因此,生命之道是从上头到下头,从外头到里头,贯彻落实在一个人身上的。祂有一绝不能违背的进程,即由耳入脑,由脑入心,由心入脚。这是我们素来强调的,但是由心入脚仍不是最终的终结,我要再补充一步——由脚返心。思想的窗户若没有行动的把手是无法真正打开的。用心思想主道必有感触,这种感触带动着我们去遵行主的话语,而遵行主的话语之后的那种更深层次的感触才是烙印在灵魂深处,永不能磨灭的。它会令你发出雅各在伯特利的呼唤:“耶和华真在这里!我竟不知道。”(创28:16)或是发出像约伯一样的感慨:“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伯42:5)那时候,你的心中的“知道” 就比先前的“知道”,更进了一步。这也会促使你更加侧耳倾听,更加努力遵行。在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生命得到更新与长进。

 

  去行道!当你照着主的话去行的时候,你必长进。反之,你必退后。因为凡有的要加给他,没有的,连有的都要拿去。倘若不行道,所听的必存不住。行道是最好的对道的消化落实。人吃了食物之后,正确地使用消化功能,就会促进食物中养料的吸收。世人说:生命在于运动。而我们说,生命在于行道。听道而行道,就必使你的属灵胃口大开。因此行道关系到我们的长进。

 

  2、行道关系到对人的见证。

 

  行道与否关系到神的荣耀,不但关系到神的荣耀在圣徒身上的彰显,也关系到世人归荣耀给祂的程度。那些虔诚的圣徒,他们藉着他们生命的荣光,就使许多的外邦人归从了主,因为若要领人归主,不是单单靠着有话临到他们。人还需要看到传话的人自己是不是具体地这样去行,这是很自然的。人需要见证,信心不排除见证。福音本身就是见证基督,基督来见证了福音。基督徒也被主称为见证者。因此,那些不以福音为福乐的人不配传福音。我们为什么相信耶稣是基督?单单是根据历史上的耶稣所说的吗?诚然,我们信祂所说的,我们就是照着祂的话语信祂的。但是你能接受一位曾经在世上只说话不做事的耶稣作为上帝吗?不会。主耶稣用祂真实无伪的生活征服了万民的心。祂怜悯罪人,看顾软弱的。祂总是亲力亲为,不辞劳苦地传道且行道。使人得救的是道成肉身而不是道在天上发声。道成肉身本身就是一种行动。圣经所启示的耶稣是一生不断地行动的主。从母腹中,襁褓中,一直到被钉十字架上,祂一生都在行道,不断地遵行。祂受死是因行道而被恨、被卖、被钉。祂被埋葬,下到阴间,进入死亡,虽处在隔绝的寂静中,依然是在行道。因为这也是神预定的救恩计划之中的环节。祂复活了,安慰门徒,在地上四十日之久,照样行道。祂上升坐到天父右边,长远活着为我们代求,这样的大祭司与我们才是合宜的。你我绝不能看到主耶稣任何时刻是懒惰的,神是诚信真实者,是殷勤的。

 

  希伯来书的作者要我们出到营外就了主去。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见主。也只有如此,别人才能够出到他们的营外就了我们来。不是为就我们,乃是来就我们所就的主。因为主在我们众人的中间,是教会全体的元首。

 

  永活的救赎主必要带领有祂的教会走活人的路。否则,教会与世上的群体有何区别?如果我们自称是基督徒,行事为人仍然是随从世上的败坏风俗,怎能说是被神分别为圣的呢?又岂能让世人看到我们身上有属神的记号?

 

  教会在地上,担负着见证的使命。如果教会在地上不行道,世人会如何看待教会?如果教会不显道之美,人又怎会从心中为道之主的荣美而折服呢?人若从我们身上看到的行为不过是与他们一样,甚至比他们更糟糕,作恶还加上假冒为善。他们必然嗤之以鼻说:“你们说得好听,还不如我这个直接抵挡不信的人。你们口口声声宣称不要爱世界,实际行动在拼命捞世界,还不如我真实……”

 

  未信之人也有一双观察的眼睛,等待着黑暗中的亮光。岂不知“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林前4:9)你切莫以为未信之人什么都不懂。对属灵之事的原理及奥秘他委实不懂,然而神就是要世人看着真正的基督徒如何去遵行他们口中这么宝贵的道,然后渐渐能懂。你懂不懂?十字架下的百夫长因耶稣在十架上的挣扎代求和呼喊而被感动,腓立比的禁卒因保罗、西拉的言行而拜服、信主。传福音时你可以拿一份福音单张给人读,但不如你自身也成为一本福音的注释书令人易读、爱读。生命之道是用生命传递的,神并不将福音交于天使传,而是交给教会。真正的行道者必留下美好的见证。希伯来书罗列出那么多的云彩般的见证人无一不是具有信心行动的伟人。令伟大的使徒保罗一生难忘的其中一件事就是他还在作逼迫基督徒的扫罗时,司提反殉道死在他面前的那一幕。空夸的信心是虚无飘渺的云雾,不是云彩,是刹那芳华,稍纵即逝,在人心里不可持久。只有行道的人所传的道才能有穿透人心,常驻人心的能力。

 

  为什么信徒常叹息传福音没果效,传福音没人听?其中固然有人心刚硬的因素,但我想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福音的人见证不好。还没开口向人宣讲耶稣,人就说:“你不要跟我讲了。”“为什么?”“因为你除了一张嘴巴会动,其他什么都不动。”

 

  你有没有遇到这种事?有种信徒使人关闭的心向神开门,而另有一种信徒使人的心向福音关门,何其可叹!神差我们,如施洗约翰一样要预备主的路,修直主的道。可实际上我们有可能失去见证而造成反方向的巨大破坏力。二十一世纪的基督教比以往任何世纪在资源和学识上都更充足,然而我们比以往任何世纪在见证基督上都缺乏力度,惟愿我们真诚竭力行道,哪怕跌倒软弱,都显出挣扎中的真实生命,一样发出亮光。

 

  这样,透过这三大方面的关系:关系神心,关系长进,关系见证。我们得到一个结论:行道是生命的要求。

 

  最后,行道是生命的冠冕。

 

  行道同时意味着得生命的冠冕,它伴随有今生和永生的好处。保罗说:“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提前4:8)得救之人的今生是与永生连在一起的。而所谓今生的冠冕指的是行道过程中,圣徒自身会感受到主道的丰盛,因此身量渐长,信心坚固。这样,他们就能得到更丰盛的生命。使徒彼得曾对主耶稣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主回答他说:“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太19:29)为行主道而舍己之人,他在今生就必得着百倍。舍去的反而是得着,这是一个生命的定律。

 

  不但如此,凡看重永生的敬虔人也必会好好珍惜今生的机会积财在天。所谓积财在天就是指不埋宝在地,挥霍恩典,反倒要遵行神的旨意,竭力地用神所给我们的时间、财物以及一切的资源去讨神喜悦。这样,在这些人的生命中,时空界中所发生的事就达成了在超时空的永恒界中的意义和价值。使徒保罗在临终之前,对提摩太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提后4:7-8)由此可知,在地上圣徒遵行神的旨意,在天上有冠冕为他存留。天使被吩咐在圣城中的行义者的额上作记号(参结9:4),主所应许的生命的冠冕被指定为那些遵行神旨意至死忠心的人存留。(参启2:10)主迎接那些欢喜行义纪念祂道的国民。(参赛64:5)这就是来生的冠冕。

 

  神没有量化圣徒行道的具体指标,如同世上的企业要求自己的员工那样。天国的法则与世界截然不同。神不会对蒙爱的子民说:“要完成这个指标,达不成这个业绩,否则你们不要来见我。”然而神对属祂的是有要求的。“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祂的要求就是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祂。这不是功劳主义的量化指标,却是圣徒生命道化的必然体现。知道主爱我何等深厚,何等完全,而甘心情愿地尽力去爱主。本于信以致于信,有了行还要更行——这也是一个生命的律。

 

  亲爱的肢体们,我们的神缺乏能力吗?祂缺少天使服侍吗?神家缺少人做事吗?都不是。那么到底为什么神一定要求祂的百姓在世遵行祂的命令呢?只有一个答案——我们的益处——为了使我们得着祂的恩惠。祂不单要让我们在今生享受生命的成长,还要我们拥有祂为我们预备的那永存的、荣耀的冠冕。祂不愿我们失了我们应作之工和祂召我们要我们得的赏赐。因此,与主联合的圣徒们理当戴上这顶为王子王女预备的华冠冕旒,这不单是赐给圣徒的义,也是圣徒所行的义。在此常耕不辍,既是为了讨主喜悦的缘故,也是为我们的喜乐的缘故,因为主的荣耀即我们的荣耀。

  

  (选自林毅长老讲道集《遵行主道》,求知小组录音整理,经讲员修订。)

阅读:1726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