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牧养之窗 → 进深牧养 → 阅读内容
 
背景:

难题(法兰士)

[日期: 7/30/2014 6:04:50 PM ] 作者: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难题(法兰士)


难题

 

 法兰士

 

  

 

  耶稣常会令人有坐立不安之感,因为祂把一个他们不想面对的选择放在他们面前。

 

  有一次,一些人抬了瘫子来求耶稣医治(参可2:1-12),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出乎众人意料地,耶稣对那瘫子说:“小子,你的罪赦了!”这样的话不仅是文不对题,而且立即让有些文士感到那是亵渎之言,因为只有神可以赦罪。但是耶稣并未认错。祂说:“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然后就用一句话使那人痊癒了。如此一来,文士面对了一个十分困难的抉择:要嘛耶稣是个骗子,可是该如何解释祂医病的神迹呢?要嘛祂真的拥有一般人公认只有神才有的特权。他们宁可不必作任何抉择。

 

  耶稣的权柄

 

  就是因为祂有这种自然流露的权柄,使得耶稣十分引人注目,令人感到坐立不安。福音书告诉我们说,祂的所言所行,最令人希奇的就是祂的权柄(参可1:2227;太9:8),但是祂并不力求别人承认祂的权柄;甚至当有人对祂的权柄提出挑战时,祂都拒绝与人争论(参可11:27-33)。但是祂的权柄却是如此的明显,而且更因为祂表现得这么自然,就更不可能有混水摸鱼、不清不楚之虞了。

 

  我们看到祂只需要一句简单的吩咐,就能医治各种肉体和灵性的疾病,这与犹太医病和赶鬼专家所用的冗长废话实在是有天壤之别,因此那个罗马军官会联想到,他自己就是如此简单地接受军令。“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

 

  当他们听祂开口教训人的时候,祂的权柄更是明显了。难怪祂的拿撒勒同乡们不能了解:“众人听见,就甚希奇,说:“这人从那里有这些事呢?所赐给祂的是什么智慧?”(可6:2),其他的犹太教师都一定会引经据典地教训人,而且会抬出他的师傅名字来为自己的意见加点份量;但是他们的权威都是二手货。耶稣却不是那样,祂的话就是律法。祂常用来作为一个重要教训的开场白是:“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不是“经上如此说”,或者“某某拉比如此说”,而是“我说”。旧约的先知即使有把握得到了从神而来直接的启示,也只是宣告说:“主耶和华如此说”。但是耶稣以祂自己的名份说话,而且加上严肃的“阿们”(“确是如此”,“绝对可靠”),没有其他任何师傅敢用这个字在他们所说的话上,难怪他们感到希奇,甚至大为震惊。

 

  当耶稣单枪匹马地走进外邦人院子内作买卖的闹市中,把他们一下扫清的时候,也是流露出同样的权柄,很显然的,耶稣带来的冲击,令人无法抗拒。

 

  证明耶稣具有这样权柄的事实中,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就是许多头脑冷静的人竟然愿意抛弃职业,离乡背井地去接受一个十分严谨的要求,他们并且需要面临艰苦逼迫和忍受人的厌弃,为的是什么呢?不过是为了“跟随”一个人。他们虽不完全明了祂的使命,却是无法拒绝祂,奇怪的不是有人认为太难跟随,而是有人居然要继续跟随。不但当时有人跟随耶稣,如今仍然如此。你一旦遇见了耶稣,你就很难对祂无动于衷。

 

  耶稣是谁?

 

  无可否认的,耶稣具有一种使人希奇又无法抗拒的力量,祂赋有特殊的“领袖人才”的气质。如果祂曾想要率领军队的话,祂一定是个风云盖世的将军,但是这却无法解释,缺乏领袖资格条件的祂,在动作以及教训上,竟然带有如此的权柄。

 

  根据福音书的记载,耶稣的教训有个最希奇的特性,乃是祂讲论许多有关祂自己的事,而且其中包含许多惊人的宣告。祂呼召人来相信他,信赖他,祂要求人对他忠心不渝,而且宣称祂要照各人对他的反应在末后审判各人。祂奉他自己的名差遣他们出去;他赐给他们能力与庇护,他赦免人的罪,且对背负重担的人说:“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在某一段特别的经文中,祂形容自己将是万国的审判者,坐在君王的宝座上,按照各人曾如何对待祂,宣布永远的审判(太25:31-46)。这样的叙述(还有许多类似的记载),表示出耶稣的权柄,不只是因为祂有超人一等的性格,更非因祂善用煽动群众心理的技巧,而是因为祂拥有一个独特的身分和地位。

 

  看来似乎有点矛盾,因为就是这个耶稣,教导人要谦卑舍己,并且洗门徒的脚,作他们的榜样。祂常常故意避开因为祂所行神迹而对祂特别注目的群众,而且祂一直不愿意公开宣告自己就是弥赛亚,这一点实在很令拥护祂的人和祂的仇敌感到纳闷不解。耶稣也一再地坚持,祂的权柄完全来自神,离开神,祂就不能作什么,而且祂曾经花许多时间在祷告上,表示祂并不是如此说说而已。

 

  然而祂一直或隐或显地让人知道,祂与神之间的特殊关系,而且这就是祂权柄的真实基础。最令人感到希奇的是,祂总是称神为祂的父,在祷告时,也以熟悉的亚兰文“阿爸父”,一个孩子对父亲的昵称来称呼神。从来没有一个犹太人胆敢如此作的。不错,耶稣曾教祂的门徒要信赖神如同他们的父,也如此向神祷告,但是我们注意到一件事,耶稣从来不曾将自己与他们同列于神的众子之中。唯一的一次祂用“我们的父”这一词,乃是为了教导门徒在他们祷告时应当如此说,祂并没有与他们一道如此祷告。祂之为神的儿子,乃包含了独一无二的特殊意义。

 

  耶稣曾如此形容祂与神之间的特殊关系:“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太11:27)约翰告诉我们,犹太领袖们很快就意会到这话的含义,并立意要杀祂,因祂将自己和神当作平等(参约5:18)。就算有时不是如此明显,我们也一直可以看到,耶稣与神之间,远超过一个最虔诚的敬拜者与神明之间的关系;存在于祂们中间的,乃是两位神圣位格之间如同亲属的关系,正是独生子与祂的父之关系。

 

  决志的呼召

 

  这样的宣告迫使人采取极端的立场。你或者和祂的门徒一样,接受祂有与神同等的权柄;或者你认为这人是个危险的骗子,就像当时的宗教领袖们那样,决意要除灭祂。但是,你一旦了解了祂话语的意义,就很难采取中立了,史怀哲说得更肯定:“你不可能真的采取中立的态度,因为任何人若对祂的呼召想要保持中立的话,就是已经拒绝祂了”。

 

  这就是耶稣对祂当时代的人所提出的难题,而在今日,祂仍是同样将这样的抉择放在每个曾费心去了解祂使命的人面前。今日也正如当年一样,它在人间造成了很大的分歧。

 

  对耶稣采取正面立场的人,一直是占少数。在祂自己所讲撒种的比喻中,就只有一部分的种子落在好土里,结出了子粒来;其馀的,若非根本没有生根,或是根不够深而立即枯干了,就是被其他自生的杂草荆棘挤住了。情况始终就是如此。

 

  如果我们能够将耶稣描写成其他模式的人,事情就方便多了。例如我们很容易就将祂比为伦理改革家、和平主义者、受欺压者的先知,或其他的人物。祂的确是这些,而且还不止如此而已。但是你不能将祂局限于其中某一种模式之中,我们必须接受祂已宣告的话语中所包括的整体内涵,才能真正认识福音书内的耶稣。如果我们不是按照祂的话来到祂的面前,我们就根本不能来到他的面前。

 

  耶稣在福音书中已经显明了,祂乃是一切与神隔绝的人唯一的盼望,藉着祂“为多人赎价”的死,祂让人得以成为真正属神的子民,就是蒙神赦罪的百姓。祂将自己呈明在人面前,不论他们的种族和阶级是什么,不是要人遵循某一套神学系统,乃是要人来到祂的面前,毫不保留地向祂委身,以致于这人一生的方向从此全然转变,从那些只为今生今世而活的人中间被分别了出来。这就是新约圣经中所谓的“信心”,人或是在“信心”中来到耶稣面前,或是不曾前来。

 

  所以耶稣仍然要求人有所抉择,而且不容延缓地要人作此决定,就像那藏在地里的宝贝,急迫地要人变卖其他所有的,在别人捷足先登之前将它买来一样(参太13:44)。耶稣从来没有说过,这个抉择是容易的:“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太7:13-14)。

 

  但是人不能因为它难就裹足不前,耸耸肩就算了,因为躲避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盘石上。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太7:24-27

 

  (本文选自《认识主基督》)

阅读:2254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