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和改革宗传统中,圣餐首先是一顿饭餐,是基督徒朝圣之旅的食物。圣餐被描述为“主的餐”(林前11:20)、“主的筵席”(10:21)、“擘饼”(徒2:42;20:7)、“主的杯”(林前11:27)和“祝福的杯”(10:16)。尽管路德继续称圣餐为“祭坛的圣礼”,但新教普遍地倾向于用“圣餐”或“主餐”,坚持圣餐是真正的饭餐这一原则。它是属于主的晚餐(δειπνον κυριακον,deipnon kyriakon)。耶稣是圣餐的创立者,祂在这方面成全了父的旨意,遵行父旨就是祂的食物(约4:34)。与洗礼一样,圣餐作为一个圣礼是由上帝发起的,也必须如此。因为唯独上帝是恩典的分配者,只有祂可以将恩典的分配与祂所选定的管道相配合。耶稣特别以祂作为中保的身份设立了这晚餐。祂在其中作为先知,宣讲并解释祂的死;作为祭司,为了属祂的人的利益,将自己献在十字架上;作为君王,无条件地提供有确据的恩典,并在饼和酒的记号下将恩典给祂的门徒享有。基督也是晚餐的主办人和管理者。在最后的晚餐中(不论圣餐在何时何地举行都是一样的),耶稣拿起饼和酒,祝谢了,便将它们分给祂的门徒。每一个按照范例和训词、根据耶稣的设立而施行的圣餐,都是主的晚餐。这是记念祂的餐(林前11:24),是宣告祂的死(11:26),分享祂的身体和宝血(10:16、21,11:27)。在圣餐中,基督与祂的教会同在,教会也与基督同在,由此见证他们属灵的相通(见启3:20)。
(选自《改革宗教义学》,P621,约翰·博特缩编,圣约福音神学院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