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相爱
周必克
(选自周必克牧师《约翰书信释义》)
翻译:华逊;编校:王志勇
“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不可像该隐;他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希奇。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翰一书3:11-18)。
爱的真意,今天已经被人们严重地淡化了。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声称自己爱上帝。每一个声称自己是基督徒的人也都会声称自己爱上帝和爱人。但是,真正的爱却远比一种情绪、感伤、对某人如醉如痴,或是放纵肉体的情欲之爱要深刻得多。约翰在《约翰一书》第3章11节至18节中告诉了我们:真正的爱是什么,它与恨有什么区别,向我们显明了爱与恨的源头、本质,以及这两者的实际后果。
命令人当相爱
在解释爱的意义时,约翰说到,对他的听众来说,这条爱的命令很难说是一种新东西。你们从一开始就已经领受了这条关于“至尊的律法”的消息(雅各书2:8),他说到。在《约翰一书》第2章7节中,我们曾经解释过约翰提醒众信徒,他们“从起初就领受了”这条已经被赋予一种崭新意义的旧命令。同样情形也可以用在这里。约翰乃是指着主耶稣所说的话,“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4-35)。
耶稣命令我们要爱,这令人非常震惊,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把爱看成是一种对某条命令做出的回应。我们认为,爱是一种出于本能或某种情感的回应,或者说是一种倾向,但耶稣却通过把它与爱上帝及爱人联结起来,从而提升了它的地位。爱对基督徒而言,并不是一种选择;爱并不应当受到我们易变情感的辖制。爱既是我们培育出的一种态度,也是我们信奉的一种行为模式。
耶稣和新约圣经的作者都把爱表述成人与上帝之间得救关系的一种标记。爱赋予了新约见证以力量和可信度。当门徒们进入世界,在谈到基督并为祂而活的时候,人们看见他们就会说:“看哪!他们彼此间是何等相爱!”这种爱是世人不能忽略的;它赋予了门徒的话语以能力。德尔图良(Tertullian) 这位早期的教父认为,正是这种爱使基督教在古代世界中战胜了逼迫。今天,爱仍然是教会最有力的福音武器之一。
虽然如此,但约翰却将彼此相爱说成是对基督有真信心的明证,而不是真信心的某种论据。耶稣与其他使徒,如雅各、彼得和保罗,都用同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一问题。当耶稣和众使徒解释基督徒在这个世界上应当怎样行事为人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以辩论开始。当然,他们确实教导我们要怎样生活。圣经充满了关于基督徒的生活、伦理、道德的策略与指导,但这并不是使徒们开始讨论的问题所在。
约翰追随这种典型的使徒方式。他并没有首先以一条命令开始,说:“你们必须作好孩子;你们必须彼此相爱,和睦相处。假如你们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你们就不算数。”与此相反,约翰、耶稣和众使徒对爱的命令的处理,都是把它放在了一种将信徒描绘成因身为基督徒已经彼此相爱的背景之下。我们首先必须成为信徒,然后才能日益强烈地活出这一信念来。
爱与恨的对比
在第12节至15节经文中,约翰继续用爱与恨之间的对比来说明怎样彼此相爱。在这一框架中,他告诉了我们四件事:(1)基督徒不是什么;(2)基督徒是什么;(3)基督徒做什么;(4)基督徒不做什么。
1.基督徒不是什么。
约翰在第12节与13节经文中说到:“不可像该隐;他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希奇。”约翰乃是说,倘若一位基督徒不再是一个属于这个世界的人,那他就不会像该隐那样行事。该隐是这个世界的化身,他恨恶自己的兄弟亚伯。该隐是不信上帝之人的样板,因他是属那恶者的,他的行为是恶的,住在死荫当中,又恨恶自己的兄弟。约翰将该隐与这个世界之间作了对比,又将亚伯与基督徒之间作了对比。
你记得这个故事(创世记4:1-8)。亚伯带着自己的祭物要献给上帝。他带着一只羊羔来到上帝面前,上帝也悦纳他的祭物。该隐带着田间的出产来到上帝面前,上帝不悦纳该隐的祭物。当该隐发现亚伯的祭物被收纳,他就恨恶自己的弟兄,杀了他。从此以后,这就是世界与永生教会之间的关系。就像主耶稣所说的那样:“世人若恨你们,你们不要惊奇;它在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这就是它为什么恨恶你们的理由。”该隐之所以恨亚伯,乃是因为他恨恶那透过亚伯的生命所照射出来的光。同样,世界之所以恨无基督徒,乃是因为它恨恶这光和光的作为。
2.基督徒是什么。
约翰在第14节经文中告诉我们,一位真基督徒到底是什么:“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14节)。一位真基督徒之所以已经出死入生,乃是因为他爱自己的弟兄。这个世界的主要特点,就是它处在那恶者的股掌之间,受到撒但这位世界之神的辖制。因为罪的缘故,我们生于其上又活在其间的世界,乃是一个属灵黑暗与死亡的国度。我们成形于罪孽中,又生在罪恶里;因此,我们乃是这死亡国度中的一员。
在伊甸园中,亚当、夏娃曾经蒙上帝赐给一个明确的选择。上帝曾命令过他们不要吃这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祂也曾经警告过他们,说:“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记2:17)。亚当、夏娃却选择悖逆上帝,吃了这树上的果子。因此,罪便进入世界,而死又是从罪来的。因此,正如保罗所说的,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23)。
在《以弗所书》第2章1节中,保罗说:“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祂叫你们活过来。”死在过犯罪恶之中,是指向上帝的国是死的,是指对认识上帝的真知识是死的,在与上帝相交上是死的。一位真基督徒,就是一个已经认识到罪的真正本质的人。他认识到,自己被羁绊在属灵的冲突中,并且因为这种本质,他处在罪和撒但的辖制下。他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绝望境地。而且,他看到,唯有上帝在基督里能救拔他脱离这种境地。他看到在耶稣基督里的福音真理,并开始对上帝有一种亲身的认识。
基督徒就是一个蒙了重生的人。他已经在基督里在上帝面前成了一个活人。他是上帝的儿女,并与上帝有一种活泼的相交,已经成为上帝家中的一员。他已经被从世界这个死亡的国度中救拔出来,迁入上帝儿子的家中。他曾经活在黑暗中、死荫里,但是现在却活在光明中、永生里。他已经拥有内住在他里面的永生。
3.基督徒做什么。
约翰在这里将焦点放在基督徒彼此相爱这一关键问题上。“我们爱弟兄”(14节),他说到。假如一位基督徒已经被创造成一位有了上帝生命的人,并且已经被迁入到上帝家中,那他们就与这个家庭中的每位成员有了一种亲密的、彼此相爱的关系。每一位信徒,在基督里都成为弟兄姐妹。若有人在基督里已经成为新造的人,若是上帝的爱借圣灵内住在他心里,若是他因为上帝的大爱就开始爱上帝,以祂为父,那他就会用圣灵所赐给他的爱,来爱基督里的弟兄姐妹。
请注意,约翰并不是说:“你若要成为好基督徒,最好开始彼此相爱。你必须更加努力,拿出更多的行动来彼此相爱!”与此相反,他乃是说,彼此相爱是因为他们已经出死入生,内心拥有了上帝永恒生命的结果。所有真基督徒心灵的寄托便是爱上帝,和上帝家中的兄弟姐妹。
4.基督徒不作什么。
请注意,前面教训中的消极方面是如何强化约翰的观点的。一位基督徒不会恨自己的兄弟姐妹。恨一个人,按照新约圣经中的教训,就是一种杀人动机,亦即毁灭、伤害或侵害他人的愿望或欲望。再者,那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14节下)。正如约翰所说的那样,“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15节)。那不在基督里爱自己的弟兄姐妹的人,就仍住在或是行在死中;他不能爱人,便表明上帝的生命还没有住在他的灵魂中。
我们有没有在基督里爱自己的的弟兄姐妹呢?还是说,我们仍然牢牢抓住恼怒、苦毒、嫉妒、愤恨不放,抵挡那些称为基督徒的人呢?趁着末日审判问这个问题之前,我们现在就要面对这个问题,因为爱才是末日时用来审判我们的标准。在审判的日子,有许多人会来到基督面前,宣称自己曾服侍过祂。“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他们说。基督会回答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受过洗,你们领过圣餐,你们为教会做了许多事,但你们从不晓得重生,也不晓得叫你们爱上帝和彼此相爱的意义是什么。”
操练爱心
你若是问人,爱的含义是什么?那你会得到许许多多答案。大多数解释都会是浮光掠影的,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关系已经变得非常肤浅。约翰在第16节至18节经文中告诉我们说,操练爱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约翰在这里谈到两件事。首先,他说,爱就是无我、自我牺牲和恒久忍耐。我们之所以晓得真爱是什么,乃是因为基督已经为我们舍命。耶稣乃是活化出在上帝面前要彼此相爱的伟大榜样。祂放下自己的舒适,撇下自己的权柄,忍受十字架的痛苦,担当一位圣洁上帝对一群失丧和罪恶的百姓诸般罪孽的审判。即便在钉子钉入祂的肉体时,耶稣也并未停止对那些折磨祂的人的爱。祂向父呼求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23:34)。倘若你想明白到底何为爱,约翰说,那就让我们带你到十字架那里;在那里,你会看到爱一切的辉煌和荣耀。“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翰一书4:10)。
在任何地方,没有哪个人曾以上帝在十字架上的所做所为那样来爱人。没有哪个人能制止上帝倾倒下的爱。
真正的爱所寻求的乃是对另一个人来说最好的东西,从终极意义上讲就是永生。主耶稣舍弃自己的性命,乃是要叫那不可爱的罪人得享永生。祂定意要爱他们,愿意让那令祂憎恶之人得到最好的。
在基督里,上帝以丰丰富富的大爱来爱祂的百姓。祂的爱是如此慷慨,甚至将祂所有的一切都赐给了他们。当上帝赐下祂的独生子,也就是祂永恒中的密友时,祂便将自己最好的赐给了这个极其败坏的世界,就是那些生来以祂为敌的败坏的罪人。因为祂对这些不可爱之人的大爱,上帝让自己的儿子被交在最恶劣、难以想象的苦难中。上帝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就没有留下一样好处不给我们。
真正的爱,乃是上帝在基督身上所活化出来的爱。上帝是一切爱的终极源泉。真正爱人,就是要像上帝爱世人那样去爱。耶稣说,“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
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这样的爱意味着什么呢?约翰说,真正的爱意味着,基督怎样为我们舍命,我们也应当甘心乐意为自己在基督里的弟兄姐妹舍命。正如保罗所说:“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以弗所书5:25)。耶稣基督和祂牺牲的爱,乃是家庭之爱及基督教会之爱的典范。为了他人的益处,无我和牺牲的服侍,应当成为我们一切关系的决定特色与典范。
这样的爱之所以如此重要,乃是因为魔鬼从未不停止扼杀我们生命的企图。通常,牠会缓慢地行事。我们被教会中的人伤害了,便开始远离他们。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就会把这种憎恨情绪积累起来,为我们这种隔离寻找借口。我们在自己周围建立起壁垒,防止他人闯入。我们对其他人和他们的需求麻木不仁。
倘若你心里的爱正在死去,就应当来到耶稣基督的十字架那里,祈求祂的大爱滴下,滋润你的心田。唯有在十字架那里,我们才会经历上帝愿意在自己百姓生命中所看到的那爱。在各各他,从上帝的仆人舍命将上帝的祝福带给祂百姓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了这毫无瑕疵的爱被活化出来。
基督徒的爱,不是要等到别人替我们做了什么事,或是为我们做了什么事,而是要伸展出去,把它给予那些处在患难当中的人们。基督徒的爱,会为了我们所爱的人而付上一切。譬如,一位身为基督徒的丈夫靠着上帝的恩典会对自己的妻子说:“为了将最好的给你,我愿意走遍天涯海角;我愿意为了你的益处,牺牲性命。”孩子们虽然可以从圣经上学到关于上帝大爱的某些东西,但他们同样也必须看到在他们父母身上体现出这种爱来。倘若我们的生命中没有表现出上帝的大爱来;那么,每次在宣讲上帝的圣道时,我们就是在告诉我们的子女:“不要相信这东西。”
其次,约翰教导我们说,这种基督徒的爱乃是在彼此看顾中显明出来的。“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17-18节)。真正的爱不是假教师所玩的那套把戏,约翰说。他们虽然侃侃而谈,但却没有借着与他人分享某些东西来照顾他们。倘若你有世上的财物,却没有怜悯自己穷乏的弟兄,上帝的爱又怎能在你里面呢?怜悯的意思绝不只是说,“我为你祷告”。“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各书2:26)。向那些穷乏的弟兄表现出怜悯之心来,意思就是与那个穷乏人一起分享我们的金钱、我们的东西,我们宝贵的时间,我们的友谊以及我们自己。
《马太福音》第9章中有一处著名的描述,是关于我们的主耶稣有需要时的。主耶稣曾经动身进行了一次密集的旅行布道。祂已经在炎热的犹大乡村步行了好几天,当时非常疲倦,需要休息一下。正当祂和自己门徒休息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了一大群人。主耶稣的门徒便想让人群离开,但是马太说,主耶稣看到了这些穷乏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祂顾不上自己的疲倦,服侍这群有需要的人。
当我们在教会中接受了某种祝福的时候,要告诉自己说我们爱每个人,这很容易。但若要把这种爱付诸实践,那就困难得多了;尤其是,当这样做意味着要为其他信徒做出个人牺牲时,更是如此。我们必须牢记约翰所说的话:“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翰一书3:18)。这乃是上帝的爱在我们里面的明证。
我们必须挑旺在上帝家中的爱心。为了找到归回这种爱心的道路,我们必须归回这爱带着一切光辉得以彰显出来的地方。我们必须回到十字架那里,就是这位荣耀之王受死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冷酷的心才会谦卑下来,我们顽梗的心才会变得柔软。在那里,我们的爱心才会被再次复兴。当我们认识到自己蒙受了何等大爱的时候,我们只能会彼此相爱。这就是为什么约翰说:“亲爱的弟兄啊,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翰一书4:11)。
我们之所以要彼此相爱,乃是因为上帝就是爱。我们若自称是祂家中的一员,那我们的生命就应当彰显出这个家的样式来。这种牺牲的爱的实际应用包括下面几方面内容:
没有爱心的信心乃是魔鬼般的信心。《雅各书》第2章19节告诉我们:“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单单相信上帝,是不够的。魔鬼也信上帝,但牠们却没有爱心。惟愿我们不要认为,因为我们的教义正确,我们就是真基督徒了。我们可能会拥有正确的教义,但却有一副错误的心肠。在这种情况下,那我们的“正统”就是伪造的。约翰非常清楚地表明,没有爱心的人就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
我们爱上帝,因祂先爱了我们。上帝并没有命令我们要制造出某种爱来;与此相反,祂告诉我们,当我们晓得自己从永恒中就已经蒙受了三一上帝的大爱时,我们只能照着自己所当行的来爱上帝。当这奇妙的爱为了那悖逆、只配进地狱的人,竟然放弃天上的荣耀,进入你的心灵和意志中,就会从你内心萌生出对上帝和祂百姓的爱来。最终,十字架乃是对万物的回应。当我们归回基督的十字架那里的时候,我们就会认识到上帝是何等爱我们。我们便在十字架那里找到我们那可以推及他人的爱。
(本站首发,转帖请标明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