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宗认为圣餐中只有饼和酒以实体的形式出现。只有那些接受了这记号和表记的人,以真正的信心分领——从属灵的角度——主牺牲的福祉。因此奥古斯丁曾说:“犹大是同主吃饼,而不是同饼吃主”(Judas ate bread with the Lord,but did not eat the Lord with the bread)。奥古斯丁用这句典雅有趣的话,说出“实体的记号”和“印证”应有的差别,以及凭信心领受的属灵福祉。这显然是正确的观点。当门徒们第一次领主的晚餐时,主耶稣的身体和血并没有改变——没有在饼和酒中,主的身体和血还活生生的存在,祂正在将饼和酒递给众门徒。祂将饼和酒而非祂自己的肉和血给门徒吃喝。因此,以后使徒说:“我们所祝福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林前十16)“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林前十一26)
因此《小要理问答》根据保罗的教导(林前十一28)把注意力集中在“按理领主的晚餐”。假如以上两种理论(变质论或合质论)任何一种是正确的,我们都不需要先省察自己,然后才分领主的身体和主的血。但是既然我们不能真正吃喝主的身体和主的血,只能以属灵的方式吃喝主的身体和主的血,所以自我省察是需要的。同时我们也能了解圣经说不按理吃喝是什么意思了。有人以为“不按理”是指有些人可能不配来到主的桌子前。其实没有一个人配来到主的桌前,“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按理吃喝主的身体和主的血,并不表示这样做了之后就配得神的祝福。它乃是表示要有某种合宜的概念与心态,它表示这些按理分领的人明白自己是不配的罪人,而只有藉着主耶稣的牺牲,才能在神眼中看为可蒙收纳的人。《小要理问答》说“知道分辨是主的身体”意指他们明白“主的死”和“其他人的死”的不同。也就是清楚明白基督是代替他的民忍受神的愤怒而受死。简言之,明白救主的受苦与死亡是为我们的罪求赦。因此,按理吃喝的人,就是那些充分了解自己是何等不配,而因祂赐下爱子代替我们死,心里充满了感谢的人。“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五一17)
(选自《基督教要道初阶——要理问答精解》,P310-311,赵中辉译,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