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主要门徒“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他告诉人,当他们在这城受到逼迫,可以合法“逃到那城”。
我们主的教训,很少有像这里的教训一样,是如此难以正确应用的。在两个极端之间,有一条线为我们画出;但我们需要极强的判断力来界定这条界线。沉默不言而避免受逼迫,把我们的信仰完全留在自己里面,这是一个极端。我们不可犯错走在这方向上。寻求逼迫,把我们的信仰强加在我们遇见的每一个人身上,不考虑时间、地点和环境,这是另一个极端。我们在此也得到警告,不要像在另外一个方向上那样,犯错走向这个方向。确实我们可以说,“这事谁能当得起呢?”我们需要向唯一全智的上帝呼求智慧。
当今大多数人容易落入的极端,就是沉默、胆怯和不管别人这一个极端。我们所谓的谨慎,容易堕落变为在举止方面妥协,或者全然不忠心。我们太轻易认为,尝试向某种人行善,这是没有用的。我们给自己找借口,不努力使他们的灵魂得益,说这是轻率、不明智,或会无谓得罪人,甚至造成实际的伤害。让我们大家都警醒防备这种精神。懒惰和魔鬼常常是这种精神的真正原因。向它投降,无疑会令血肉之体欢喜,免除我们许多麻烦,但向这诱惑妥协的人,常常扔掉了被上帝使用的很好机会。
另一方面,无可否认的就是,存在着这样一种事情,就是一种公义和圣洁的热心,却“不按着真知识”。人完全有可能生出无谓得罪人的事,犯重大错误,挑起极大的反对,但其实,一点小小的谨慎、有智慧的管理、行使判断力,本是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让我们都谨慎,不要在这方面有罪。我们可以确定,存在着一种与耶稣会式的欺骗或属肉体的谋略完全不同的基督徒智慧。让我们寻求这种智慧。当我们为我们的主耶稣做工,他并不要求我们抛开常识。无论做什么,我们的信仰本身就有足够多让人跌倒的地方;但是让我们不要无缘无故加增这样的事。
我们担心,相信主耶稣基督的人没有充分祈求他赐知识、智慧的灵和清醒的头脑。他们容易幻想,如果他们有恩典,就有了所需的一切。他们忘记了蒙恩的心应当祈求,这样可以既被圣灵充满,也能使智慧充足。让我们都记住这一点。极大的恩典和常识,也许是其中一样最罕有的组合。它们有可能并行,大卫的一生,使徒保罗的侍奉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然而在这方面,就像在任何别的方面一样,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自己是我们最完美的榜样。没有人像他那样信靠神,但也没有人像他那样真正有智慧。让我们以他为榜样,跟随他的脚踪行。
(选自《<马太福音>释经默想》P96-97,粱曙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