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前后矛盾吗?
宾克
一个人愈深入研读圣经,就愈深信,在圣经诸多人的口舌背后,有一个支配和控制它们的心意和智慧。试设想四十位不同国籍、拥有不同音乐素养和文化程度的人,间隔很长时间,相互未作任何沟通,他们分别来到某大教堂的管风琴前,敲击六十六个不同的琴键,当组合一起后,便构成有史以来最壮丽的圣乐旋律。这难道不表明,在这四十个不同的人背后,有一个指挥他们的心意和智慧、一位伟大的音乐指挥家吗?在我们听某个宏大的管弦乐队演出时,它各不相同的乐器演奏着它们自己部分的内容,但所产生的是优美和谐的旋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这许多音乐演奏家背后,有一位作曲天才存在。当我们进入神乐园的殿宇,聆听天堂唱诗班放声歌唱救赎之歌,他们所唱的是那样的完美一致与和谐统一,我们就知道,是神亲自写就了这乐曲,并把这歌放入他们的口中。
我们现在提出两个证明圣经统一性的证据。某些重要的观念贯穿于整部圣经,就像一根细绳把许多珍珠串起来一样。其中首要的是神的救赎计划。如同贯穿于英国海军船上索具的红绳,神真道的每一页都包围在红色的光辉之中。
在圣经中,救赎计划是核心和基础。创世记中记载了人的创造和堕落,以表明人需要救赎并有能力领受救赎。接下来我们看到救赎主的应许,因为人需要拥有对一位救主的盼望和期待。随之而来的是一套献祭和奉献的繁杂体系,预表性地表明救赎的性质和实现拯救的条件。新约圣经的开头是四福音,它们呈现出救赎的根据,即救赎主的道成肉身、一生、受死、复活和升天。接下来是使徒行传,它反复描绘救赎的大能,表明它在拯救犹太人和外邦人上所发挥的效果是充分的。最后,在启示录中,我们看到救赎的最终胜利,拯救的目标得到实现——赎民与神完美联合和相交。因此我们看到虽然有许多人被当作器皿用来书写圣经,但他们的作品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一个伟大整体互为补充的各个部分。我们看到,一个庄严的真理是所有部分共有的,即人需要救赎以及神差遣一位救赎主。对这事实的惟一解释是,“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
其次,在圣经提到的许多人物中,我们看到有一位超乎其他所有人之上,祂不仅只是杰出,而是卓越非凡。在启示录第五章所揭示的景象中,我们看到羔羊位于天上群集的中心,在圣经中我们同样看到,主耶稣基督被赋予唯独适合祂独一位格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圣经实际就是神儿子的传记。
在旧约圣经中,我们看到我们主道成肉身和中保事工的应许。在福音书中,我们看到祂使命的宣告以及祂弥赛亚权柄的证据。在使徒行传中,我们看到祂拯救大能的明证以及使命计划的实施。在使徒书信中,我们看到祂为教化祂子民而颁布之诫命的详细论述。在启示录中,我们看到祂位格的显露和展示以及大地为祂显现作的预备。因此,圣经应被视为特别关涉耶稣基督的书。基督不但为圣经作见证,而且圣经的各部分也见证祂。圣经的每页都印着祂的影像,每一章都有祂的亲笔签名。衪是圣经的惟一重大主题,这事实的惟一解释只能是,圣灵督导着圣经每一个作者的写作。
圣经各书卷的统一性也见诸于这事实,即它们全然没有任何真正的矛盾。虽然不同的作者常常描述相同的事——如四福音书作者记述我们主传道和救赎之工的事——虽然在描述这些事时有很大差异,但其中不存在真正的矛盾。它们之间的和谐不是表面上的,但是常常要通过长时间的研读才能发现。况且,所有作者在圣经中所讲述的教义也是完全一致的。在论及神的公义、祂圣洁的要求、人的全然败坏、罪之恶极以及拯救方式的伟大真理时,先知的教导和使徒的教导是完全一致的。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一件容易达到的事。但那些熟知人本性、广泛阅读过人文作品的人都会承认,惟有圣经作者受默示才能解释这事实。无论在何处,我们都找不到两个未受默示的作者会在有关教义的所有观念上达成一致,尽管他们的宗教感情如何相似。不仅如此,即使在同一个作者不同时期所写的作品之间,也看不到完全的一致。司布真晚年对某些教义的论述比他早期的说法有所改变——变得更加纯正。知识的增长会使人改变他们对许多问题的观点。但在圣经作者之间,存在着最完美的和谐,因为他们获取真理和当尽本分的知识不是靠努力学习,而是通过神圣灵的默示。
所以,当我们在四十个不同的人的作品中看到完美的一致和统一,他们的各种教导和谐一致,相同的观念遍及他们所有的作品时,结论必然是:在这些人背后,有神亲自督导他们的写作,支配他们的思想,牵引他们的手。圣经的统一性难道没有说明圣经是神所默示的,并且证明它本身真理性的断言——即“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吗?(希伯来书1:1)
(选自《圣经是神所默示的》,张澄道译,基督教改革宗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