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答疑解惑 → 阅读内容
 
背景:

问题解答:怎样饶恕七十个七次?(约翰·派博)

[日期: 6/20/2018 3:12:12 PM ] 作者:佚名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问题解答:怎样饶恕七十个七次?(约翰·派博)


怎样饶恕七十个七次?


约翰·派博


这个比喻讲到一个王,他有个仆人欠他一万他连得的巨款(太十八24)。“这款额之巨,可以一个事实阐明:希律王每年的收入约有九百他连得;加利利和比利亚(约旦河以外之地)在主前4年则缴纳了二百他连得的税款。”这样看来,要么这金额是故意夸大(正加我们说“不计其数”的金额),要么这仆人便是身居要位、门路很多的官员,他可以多年来从王的库房里侵吞巨款。无论如何,耶稣形容这笔债款简直多得不可胜数。

 

王威胁要把他和他一家都卖掉。然而,“那仆人就跪下拜他,说:‘请宽容我,我会把一切还给你的。’(这款额而言,似乎不可能还清)主人动了慈心,把那仆人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太十八26~27)。这种饶恕就像巨额债款那样惊人。重点就在这里。耶稣想我们领悟到:罪是人对神欠下的巨债,我们永远都还不清。我们永不能与神结清账目。再多的苦修、善行或道歉,也没法偿还我们犯罪而向神欠下不敬的债。

 

然而,这仆人并未体会和接受这种饶恕的真义——惊人的、不配的、使人谦卑、唤起怜悯之心。耶稣没有描述这仆人说了任何感恩和惊讶的话。真令人难以置信!祂仅说出接着发生的令人费解的事:“那仆人出来,遇见一个欠了他一百个银币的仆人(一个银币就是工人一天的工钱),就抓住他,扼着他的喉咙,说:‘把你欠我的钱还给我。’那和他一同作仆人的就跪下求他,说:‘请宽容我,我会还给你的。’他却不肯,反而把他带走,关在监里,等他把所欠的还清”(太十八28~30)。换句话说,这人从王那里得到的“饶恕”经历,并没有改变他的愤怒。他抓住那同作仆人的人,扼着他的喉咙。

 

王听到这件事后,就(合理地!)勃然大怒(太十八34)。王对他说:“你这个恶仆,你求我,我就免了你欠我的一切。难道你不应该怜悯你的同伴,好像我怜悯你一样吗?”王就“把他送去服刑,等他把所欠的一切还清”(太十八32~34)。这比喻的结论直指愤怒和饶恕的问题核心。耶稣说:“如果你们各人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的天父也必这样待你们”(太十八35)。

 

这个比喻的重点是:假如一个自称是主门徒的人,并未体认和接受饶恕这恩赐的真正意义——极其宝贵、惊人的、不配的、使人谦卑、唤起怜悯之心,神也没有义务拯救他。假如我们宣称被耶稣饶恕,却没有心平气和地饶恕人,神的饶恕就不存在了(参太六14~15;可十一25)。

 

要记住,耶稣讲这个比喻,是要帮助彼得明白祂那饶恕人七十个七次的要求(太十八22)。换言之,这比喻是要帮助我们在受到别人多次伤害后,如何处理涌上心头的怒气。耶稣说,解决的办法是:经常惊觉自己所欠的巨债已获注销,这恩典比起我们所受的一切委屈更为巨大。换句话说,我们该持续惊叹神已消除对我们的愤怒,尽管我们得罪神远多于七十个七次。这种体认可带来伤痛、悔悟和温厚的喜乐,而且这种伤痛的喜乐会驾驭我们的愤怒。真正良善的愤怒,就是由这种谦卑心肠塑造而成的。

 

(选自《带着耶稣圣旨出发》,陈锦荣译,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阅读:2450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分享到:14.5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