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福音之窗 → 福音小册 → 阅读内容
 
背景:

耶稣是谁(唐崇荣)

[日期: 10/22/2014 4:52:20 PM ] 作者:佚名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耶稣是谁(唐崇荣)

 

耶稣是谁

     

  

唐崇荣

 

  

  

  1.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马太福音》十六:13-20

  

  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祂是基督。

  

  在这段经文中,耶稣问门徒:「人说我人子是谁?」门徒的答案是:「有人说是施洗约翰;是耶利米;是以利亚;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没有接受门徒所提供的种种答案,反而问门徒:「你们说我是谁?」祂要门徒亲口说出他们所认识的祂究竟是谁,而不是附会外人所说的种种可能。

  

  西门彼得没说耶稣是好人;是道德模范;更没说祂的生活和行为,足以成为全人类的楷模。彼得提供的答案是基督教信仰的结晶:「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欣慰地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认识耶稣,若没有牵涉到「道」、没有尊耶稣基督为主,这不是基督教的信仰!耶稣到底是谁?耶稣是好人,信了耶稣就永享福气,这也不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如果我们不认同耶稣基督是道成了肉身,不尊祂为主,我们就是瞎子领瞎子,害人害己。

  

  《使徒行传》十七30-31:「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上帝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因为祂已经定了日子,要藉着祂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祂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上帝已经定了要审判这个世界的日子,执行这个审判,是按着上帝的威严、圣洁和公义的本性。那个时候,上帝不再以祂的慈爱来包庇我们所犯的罪,所有的罪恶都要暴露。上帝设立这位死而复活的基督为公义的审判官,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就是我们信仰的凭据。

  

  基督徒所信的耶稣,不是一位行善者而已;基督徒所信的耶稣,不只是基督徒行善的模范而已;基督徒所信的耶稣,不只是让基督徒彼此成为弟兄姐妹;基督徒所信的耶稣,乃是为我们的罪被钉死,代替我们受审判,打败掌死权的魔鬼,死而复活的基督,祂是主,将来还要执行公义的审判。一个不承认耶稣是主,只承认祂是道德楷模的人,没份于基督的救恩。

  

  《腓立比书》二8-11「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上帝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民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上帝。」基督在地上遭受了最大的羞辱,然而,到那一日,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无不口称耶稣为主,无不向祂屈膝,使尊贵荣耀都归与父上帝。「天上的」是指天使的世界;「地上的」是指基督再临时,那些蒙恩,与祂一同作王,称祂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人;「地底下的」是指阴间。所以,对天使来说,耶稣是得胜主;对基督徒来说,耶稣基督是救赎主;对阴间来说,耶稣是审判主。无论在哪个领域,耶稣基督都是主。

  

  耶稣基督的身份,是历史上最难解答的问题。除非圣灵的光照与启示,人永远无法称耶稣为主。这是《圣经》让我们看见的事实:「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林前十二3〉福音书的作者论述耶稣基督的事迹,记载耶稣到了迦百农、耶利哥。耶稣住在人间,以人的身份、在人的地位上,彰显了上帝施予人的恩典,上帝与人同在。

  

2.耶稣基督在全人类中的地位

  

  如果你同时拥有学士和博士的学位,你一定更乐意在你的名片上介绍自己的博士头衔。反观耶稣,祂既是上帝的儿子,又是人的儿子,然而,当祂在世上,却更乐意称自己为人子。这是何等耐人寻味啊!祂常说:「人子来、人子来。」由此可见,祂以自己甘心的降卑为祂最大的喜乐和荣耀,祂乐意住在罪人当中;乐意住在上帝为人所预备的世界。就像《箴言》八31所记:「踊跃在祂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

    

  自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后,使徒们在圣灵充满之下,在描述耶稣的手法和语气上都改变了,充斥着「基督是主」的信息。那些不相信、不接受基督是主的人,新派的、自由派的学者,他们论述耶稣时,只写耶稣,很少涉及「主」或「主耶稣」;安息日会、耶和华见证人的著书,不曾将主与耶稣连在一起;那些被邪灵迷惑,被冒充的圣灵充满而讲方言的群众,也鲜少尊称主耶稣。

  

  对那些预先假设上帝不可能道成肉身的人来说,他们是如何「定义」这位曾经在历史上显现的耶稣?他们要透过何种「前提」去认识祂?他们要如何解释祂存在的依据?他们都不得不承认:没有任何人的道德修养能够超越耶稣基督。

 

  康德(Kantlmmanuel 17241804)在其著作中尽可能客观地、不独断地评估基督教,他也不得不承认:人类要向最高的理想迈进,人类要以最高的理想为文化发展的目标,而耶稣基督就是人类所向往的、最高超的理想的代表。如果耶稣基督不是那最高超的理想的终极,人类依然盼望有比祂更高超的理想人物出现,至少在还未出现之前,人不得不承认,耶稣基督是有史以来道德最高超的。从康德至今,已经两百多年了,还没有看到具备更高超的道德修养的人。

  

  歌德(GoetheJohann  Wolfgangvon 17491832)说:「任凭人类的文化继续不断的演进,绝对不可能超过四福音书中所记载的有关拿撒勒人耶稣的道德修养。祂的道德修养推动人类的文化继续不断的向前迈进,却绝对不可能有任何人可能在道德修养上超越祂。」

  

  曾经在历史上显现,那一位木匠的儿子耶稣,如果你只称呼祂为耶稣;你只把祂当做普通人;你只佩服和敬仰祂在道德上的修养,那么,你就要解释:为何祂有能力超越人类在道德上的败坏和局限?

  

  3.基督与西方哲学

  

  在西方的哲学与神学思想探讨中,道德的价值被提升到非常崇高的地位。宗教的存在和信仰的价值,可以对伦理产生实际规范的力量,对道德产生正面的影响。这是否就是宗教和信仰的价值所在?康德认为宗教应当在理性的范围内发展,不应当在超理性的范围发展。而在理性范围内发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道德因素,因为道德因素,所以宗教存在;因为道德因素,所以上帝是存在的。

  

  人的内心有股力量,会发出行善的命令,这比任何的命令,甚至是君王的命令还要崇高。康德将这股力量命名为至高无上的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推动人行善。这股力量的存在,让人不得不假设上帝是存在的,这就是道德论据(Moral Argument)。

  

  康德这方面的成就赢得了许多人的尊崇,推崇他为另一种新的范围的宗师。在他之前,基督教蒙受了很大的攻击,自从他的言论发表后,似乎替基督教挽回了一线生机。

  

  但是,上帝不需要人的施舍和同情。如果上帝静默不语,允许人抵挡祂,是因为祂的宽容和怜悯。基督教信仰是绝对无法摧毁的。上帝容许恶势力和抵挡基督教的力量存在,是要显示基督教信仰的内涵和实质,超越任何的反抗势力。XX主义用了漫长的时间要摧毁宗教,结果发现基督教并非他们所假设的,都是帝国主义的走狗,都是外族文化侵蚀本土文化的工具;基督徒也非他们所认为的,都是卖国贼,都是外国人的奴隶。他们反而从中发现,基督教信仰带给人永远的盼望,借此产生强大的毅力、坚忍的精神及不随便妥协的态度。

  

  如果所有的宗教在道德上都有相同的约束力,就无法分辨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本质差异了。如果连基督徒也无法分辨基督教与其他宗教有何不同的本质,我们还是不认识主,还是不认识基督教信仰的价值。虽然人在教会,却很可能还是与主无份。

  

  耶稣基督是我的主,我将整个生命服在祂的权柄和宝座下,让祂管理我。祂与我的关系,超越了创造的关系。创造的关系是自然连属(the natural belonging);救赎的关系是属灵的连属(thespiritual belonging)。我属于主,不但是主创造了我,更因为祂用自己的宝血将我买赎回来。我为主作见证,见证主的道与羔羊的宝血。所以,有道而没有血的信仰,只能讲理,不能带来生命,而基督教是有生命的信仰。

  

  这几百年,许多人对「耶稣基督是谁?」这个课题,产生莫大的兴趣。耶稣基督绝对不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结果,因为经过了两千年的历史,还无法找到一位比耶稣基督更超越道德文化的人!许多被公认的伟人:贝多芬(BeethovenLudwigvan 17701827)是患花柳病的;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 Peterllich  18401893)有同性恋的倾向;托尔斯泰(TolstoyLeo 18281910)与妻子、家人的关系并不和睦;萧伯纳(ShawGeorge Bemard  18561950)与生俱来一副狭窄的心肠、吝啬、不肯周济穷人。将所谓的伟人与耶稣基督相比,他们之间不是量的差别(quantitative difference),而是质的差别(qualitative difference)。

  

  宗教家亦是如此。那一位说可以娶四个妻子的,自己就娶了十多个;那一位说:「色既是空」的,自己还未走向寻求真理的道路前,已经结婚了。耶稣基督在历史的显现,绝对不是一件偶然的事;耶稣基督在历史的显现,绝对不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更不是被文化熏陶的产物。

  

  我们可以从两大方面来认识耶稣基督:第一,从德性来认识祂(The Morality Christ),因为祂的道德高尚,祂是完美无瑕的;第二,从「主」性来认识祂(The Lordship of Christ),因为德国近代新派神学的鼻祖士来马赫(Schleiermacher Friedrich Daniel 17681834)认为:信仰并不一定要建立在教义上,也可以建立在特别的经历上。他说:「宗教就是让人的内心有一个绝对的倚靠。无论他是否是基督徒,这种倚靠的绝对性就表达了宗教的实质。」他认为经验才是宗教的实质。其实,以经验超越真理是很危险的。士来马赫将基督教排除在受理性主义所攻击的范围。

  

  士来马赫也认为耶稣基督的独特性不是因为祂是童贞女所生,也不是因为祂能行神迹奇事,更不是因为祂有超自然主义的教训,而是祂的道德修养比任何人都更高尚。

  

  如果只因为耶稣基督的道德修养比任何人都高尚,这就涂抹了耶稣基督主性的地位,只注重祂的德性,祂就沦为人类道德的榜样而已。

  

  事实上,耶稣基督的独特性,在于祂比任何人更深入和充分的认识上帝;祂完全顺服上帝;祂的生命被上帝所充满。从基督的人性来看,这都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所以耶稣说:「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太十一27

  

  耶稣基督之所以是人类道德和精神上最伟大的先锋、之所以是独特的,并与别人不同,因为祂认识、顺服和亲近上帝,祂向全世界分享祂认识的上帝。如果我们接受祂对这方面的认识,那祂完全顺从的力量来自何处?祂完全被上帝充满的原因是什么?祂对上帝怎么可能有充分的认识?

  

  在士来马赫以后的里敕尔(RitschlAlbrecht 1822-1889),他和康德的看法一致,认为道德上的成就是基督教的价值所在,而真正最能具体的和最完全的表现者就是耶稣基督。

  

  在士来马赫与里敕尔的时代,科学界慢慢进逼基督教信仰;基督教信仰也被理性主义者认为是违背理性、不合理的。所以,士来马赫就将基督教信仰归类在心性的范畴,而不是理性的范畴,这样,科学家和理性主义者就不能从理性方面来攻击基督教信仰了。

  

  里敕尔则是提到关于价值的问题,提到价值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科学和宗教有各自涉略和研究的范畴:科学研究和分析自然,陈明研究和分析后的事实。但是,要如何处理其间的关系和价值,是科学家无法定夺的。所以,里敕尔认为:科学提供事实,宗教判定价值。他的看法不无道理,譬如:科学家告诉我们如何制作原子弹,而何时要使用,用在何处比较有价值,就不是科学家考虑的范畴了。科学家没有资格讨论这些问题,所以,价值的评定是属于宗教的范围。基于这点,里敕尔也是在挽救当时陷于窘迫的基督教。

  

  表面上,士来马赫和里敕尔是在维护基督教,替基督教解围,将她置于安全地带。但是,这些「好心人」都否定基督教信仰的重要教义:他们不相信原罪;不相信人是堕落的;不相信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样式被造;不相信《圣经》。不相信他们所不了解的事情,却是真正的历史事实。

  

  在里敕尔以后,又出现了一些对基督教信仰的批判。183518631865年,有三本书论到耶稣基督。莱辛( LessingGotthold  Ephraim 17291781)说:「历史是不能重演的,我们也不能将历史倒转,从头再分析,所以,我们只能从本质去查看。」这些人先假设他们所不明白的事情都不可能发生,一旦发生,一定是掺杂了神话或不可靠的事物。因此,他们要重新解释基督教,让人可以接受基督教信仰。最好的方法就是除掉拦阻人相信的成份。于是,他们就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评定耶稣的价值和身份。

  

  1835年,施特劳斯(StraussDavid  Friedrich  18081874)在他的著作《耶稣传》中指出:耶稣只是一个普通人,由于使徒们过于尊敬祂,因此将祂「神」化了。

  

  法国的Renan ((Joseph Emest  1823-1892)于1863年也写了《耶稣传》,他讲的「更妙」了:「耶稣基督是一个民族主义的英雄,不是神。祂有绝对坚决、不折不挠的精神。祂的存在与生活,成为这个时代的榜样。祂永远不向困难低头,以坚决的毅力走向死亡。这个力量成为文化最大的推动力,成为我们评定价值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耶稣的理想太高超了,以致当时的人不能接受,而且,祂的理想也与当时的文化相悖,所以,人们要钉死祂。耶稣是为了崇高的理想而牺牲的。」这两本书对耶稣基督的曲解影响了欧洲。

  

  1865年,英国人爱澄斯坦(EpsteinSir  Jacob  1880-1959)在《你们看这个人(EcceHomo)》这本书中写到:「耶稣基督在道德修养上,彰显了崇高的爱,这是感化人类的最大力量。」除此之外,他认为《圣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事情是不可信的。在这本书里,强调的是耶稣基督的道德性,将「主」性给撇弃掉。结果,基督教沦落为是以耶稣的道德模范,当作是光照世界、推动文化,使人产生价值观念的原动力。这些人都试图重新诠释基督教的信仰。

  

  如果有人看不起你、侮辱你,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能会说:「你可知道我的父亲是谁?如果我把我父亲的名字说出来,你就遭殃了!」主耶稣也曾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讲过一句类似的话:「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祂原来所在之处,怎么样呢?」(约六62

  

  耶稣基督在世上时,「祂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祂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祂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祂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祂。」(赛五十三23

   

4.耶稣基督的本质

  

  然而,祂原是尊贵的,所以祂说:「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祂原来所在之处,怎么样呢?」这是何等沉重和痛苦的表达!

  

  我们不只要认识从马槽到各各他的耶稣,更要认识从永恒到永恒的耶稣。如果我们的主是永恒的主,在历史中向我们显明上帝的爱,我们应当怎样敬拜祂?怎么认识祂?怎么尊崇祂?怎么传扬祂?怎样高举祂?这些人认为:基要派、正统的基督教和传统的基督教,已经把耶稣神话化。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知道并寻索事实的真相,于是尝试为耶稣基督下定义的类似运动便一直推展,逐步形成了一个探讨的趋势和风气,也就是探讨历史的耶稣。

  

  这些运动都是先假设神迹是不可能发生的;圣灵感孕童贞女是神话;永生是指永远的福气;将来的世界根本是无稽之谈;人死了,灵魂就完结了;上帝是爱,不会有最后的审判……在剔除这些神迹和神话后,人们要找出耶稣基督真正的身份。

  

  德国的哈尔纳克(Adolf von  Harnack18511930)是研究教会历史的权威,他就以这种假设做为他探讨的前提。他认为耶稣与保罗有很大的不同,耶稣所信的宗教(这一句话已经有毛病了)与保罗所传的「耶稣教」差距太大了。这个看法与回教徒相似。回教徒认为:保罗是外邦人,他恨恶基督教,却无法彻底摧毁基督教,于是,他假意悔改,混进基督教界,从而进行破坏的阴谋。回教徒又认为:耶稣基督所做的与保罗所传讲的耶稣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保罗危害基督教,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哈尔纳克也有同样的思想,所以他疾呼:「离开保罗!不要保罗所传的基督教;要耶稣在世界上时所信的那个宗教。」

  

  哈尔纳克指出,耶稣所信的宗教有三大教义:第―,上帝是全人类的父,祂是慈爱和良善的,世界被祂所统治。第二,全人类都是上帝的儿子,信不信主、得不得救,都是上帝的儿子,都是兄弟姐妹。第三,人是尊贵的,人的灵魂有无限的价值。这就是他认为的基督教信仰。是对基督教信仰的曲解和误解。

  

  我们可以从《圣经》中,轻易找到反驳哈尔纳克的教义。例如:「凡接受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给他们权利,成为上帝的儿女。」(约一12)这节经文指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儿女。凡是认为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儿女的,是完全曲解《圣经》。

  

  耶稣基督是以那个看不见的主宰的身份——上帝,来到被造的世界与人一起生活;耶稣基督显明那看不见的、永远的上帝的本性;耶稣基督使我们从与上帝为敌的身份,转变成上帝儿女的身份;耶稣基督从罪恶中拯救我们,让我们因信称义。所以,我们的主所给我们的启示和教导,并非像哈尔纳克所讲的。哈尔纳克认为耶稣注重社会关怀和人伦关系。

  

  就在这个时候,弗洛伊德(FreudSigmund 18561939)引进了另一个新观念,他用「性是所有一切的因素」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问题,他甚至否定上帝的启示——《圣经》。他将上帝的启示——梦兆,当做是一种心理上的反应。

  

  劳兴布施(Rauschenbusch Walter  18611918)则指出:四福音书所记载被鬼附着的情形,是因为当时的人还不明白心理精神病的症状,所以,误把这些有精神病的人当做是被鬼所附,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被鬼附着的这回事。

  

  在他不久之后的史怀哲(SchweitzerAlbert 18751965)认为,耶稣基督盼望天国来临,所以祂说:「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当祂差派十二使徒和七十个门徒到各地去,并不期盼他们会回来,甚至还认为在门徒还没有回来之前,天国已经降临了。可是,事与愿违,门徒都回来了,天国还没有降临,耶稣基督大失所望,于是就到耶路撒冷去,盼望祂的死可以促使天国更快降临。史怀哲的见解被认为是「创见」,因为没有人曾经这样想过。但是,他的「创见」与《圣经》所启示的真理相违。史怀哲年老时说:「我们对耶稣仍然感到莫名其妙,我们盼望在这个时代中可以抓住祂,但是,我们永远无法抓住祂。」

  

  人永远无法知道耶稣是谁,除非圣灵的感动临到人,对人说:「祂是主,耶稣是主。」

  

  这些关于耶稣基督的新派理论,都认为耶稣基督不过是一个具高尚道德操守的人。然而,《圣经》清楚给我们看见:「我们传耶稣是主。」耶稣的「主」性、救赎性、得胜死亡复活的福音性,是我们永远不能放弃的信仰。多马跪在耶稣基督面前说:「我的主,我的上帝。」(约廿20

  

  5.结语

  

  请问:你在上帝面前跪过吗?你曾经俯伏在主的面前吗?你将巴力当做神吗?你把耶稣当做是一个普通的人吗?你真的把祂当做主,敬拜祂,俯伏在祂的宝座下,奉献自己吗?

  

  那些不将耶稣当做是主的人,在讲台上到底要传讲些什么?不把耶稣当做是主,不以基督的「主」性作为绝对的权威和传讲的力量的源头的人,没有真正生命的信息可以供应这个时代。

  

  我们已经来到了十字路口,这是生死攸关、面临抉择的关头,我们今天走在哪一条路上?我们所传扬的到底是谁?

  

  (本文选自《耶稣是谁》,唐崇荣国际布道团)


阅读:9348 次
录入: 求知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