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家庭祭坛 → 家庭敬拜 → 阅读内容
 
背景:

家庭敬拜(利兰·赖肯)

[日期: 9/23/2014 8:52:18 AM ]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

家庭敬拜(利兰·赖肯)

 

家庭敬拜

 

利兰•赖肯

 

  清教徒最推崇的家庭形象是教会式的家庭。理査德·巴克斯特写道:“一个基督徒家庭……是一间教会……是一个为更好地敬拜侍奉上帝而组合起来的社会团体。”威廉·高治说,家庭是“一间小教会”,而威廉·珀金斯写道:“侍奉上帝的家庭是小型的教会;是呀,它们甚至像是一种地上的乐园。”

 

  清教徒知道,教会永远不能替代家庭里的敬虔生活。实际上,教会的健康依赖于家庭中发生的事情。理查德·格里纳姆指出:“如果我们要想让上帝的教会在我们当中延续下去,就必须将教会带进家里,在家庭里培育教会。”威廉·卡特莱特坚持认为,要理问答的讲授“不仅应该在家里由家长来做,也应该在教会里由牧师来做”。针对“为什么要在家里?”这个问题,他回答说:“因为家庭是教会的养育所。”

 

  家庭是微型教会这一画面,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清教徒在家庭里的作为。首先,敬拜是家庭内例行事务的常规组成部分。尼古拉·拜菲尔德(Nicholas Byfield)建议:“父母应在家里认真地建立敬拜,使得儿童从婴儿时期开始就可以目睹敬虔实践。”塞缪尔·维拉德指出,教会应“督促每个家庭保持家庭敬拜和家庭教育”。英克里斯·马瑟(Increase Mather)在波士顿的教会做出以下保证:

 

  “我们承诺(在基督扶助下):我们将以纯全的心,努力在家里行在主面前;我们将按照上帝话语的要求,持续坚持敬拜上帝,既祷告也读经,这样基督的话语就将丰富地住在我们心里。”

 

  清教徒将家庭视为教会,使得家庭敬拜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巴克斯特的《基督徒指南》提议,周间的家庭敬拜应该每天两次:

 

  “每早晨起来应该为刚刚过去之夜晚的安歇而感恩……并应祈求在接下来的一天里蒙受指引、保护、供应和赐福……晚上应该为了上帝一整天的怜悯献上感恩,为了当天的罪孽认罪、祈求赦免,并祈求上帝赐下夜间的安歇和保护。”

 

  本杰明·瓦兹沃思说过类似的话,他写道:“除了某些极为特殊的情形以外,我们不应该有哪一天没有读上帝的话语。”

 

  在这样一种常规下,家庭敬拜成为家庭合一的要点。用托马斯·帕吉特(Thomas Paget)的话来说,家庭敬拜是合宜的,

 

  “因为同一家庭的成员经常……会或多或少彼此分享欢乐、分担痛苦。因此,他们理应使用上帝分别为圣且命定的方法,为了彼此的好处,使各人相互受益。”

 

  教会是基督教教义和道德教育的中心,家庭作为“小型教会”也应是这种中心。约翰·彭里(John Penry)说,父亲有义务“通过教导和传讲圣经信息[将孩子和仆人]领到主的面前”。托马斯·泰勒强调需要“教导每个家庭成员敬畏上帝”。

 

  清教徒发现,基督教教育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要理问答。清教徒强调信心包括理智的成分;他们也喜欢对事物认真加以定义;要理问答这种形式与二者正相符。理査德·巴克斯特在《归正的牧师》这本书中,用一章的篇幅专门讨论了“要理问答教导的益处与必须”。要理问答之目的不是记诵,而是理解。柯顿·马瑟警告父母不要让“儿童像鹦鹉似地将要理问答翻来覆去地快速背诵;但要寻根追底地尽可能理解有关上帝之事”。

 

  清教徒乐意去做的另一件事是设立属于自己的私人特殊敬虔日。清教徒反对天主教会设立的、充斥了各种节期的日历,但他们在主日敬拜之外,增添了家庭禁食祷告和感恩日。

 

  家庭并不会自动成为属灵实体,必须有人组织属灵活动。在清教徒的思想中,父亲就是那位组织者。日内瓦圣经中指出:“一家之长应是家庭内的传道人,使家中从大到小所有人都遵循上帝的意旨。”另一位清教徒权威推测:“上帝将全体家人托付给一家之长。”

 

  在清教徒看来,家庭敬拜的另一个关键是保护婚姻的属灵完整性。他们说,若要让家庭成为坚定的基督化家庭,夫妻双方需要用很高的属灵标准互相要求。瓦兹沃思写道:“丈夫和妻子应该追求的是美德和敬虔,而不是美貌或财富。”约翰·柯顿将婚姻描述为使配偶双方“更好地侍奉上帝,并使他们更亲近上帝”的工具。

 

  (本文选自《入世的清教徒》,杨征宇译,群言出版社。)

阅读:3265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