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教义信条 → 神学教义 → 阅读内容
 
背景:

预表;预表释经法

[日期: 9/11/2010 7:20:04 PM ] 作者: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预表;预表释经法

    

  预表;预表释经法
    
   Type, Typology


  在有关圣经预言的解释学中,「预表」也许是我们明白得最少,却又最重要的一个观念。预表性质的预言在圣经中随处可见,可以说是众先知──包括耶稣──谈论未来的一种「正常」方式。我们若忽略这种谈论的方式,便会完全扭曲了预言的信息。

  预表与其他释经法的异同

  预表经常跟寓意解释互相混淆,有时又会被错误地标籤为「双重应验」。它亦会被拿来与有人称之为的「按字面直解」相互对立。
  
  寓意手法在基督教出现前的希腊文化中兴起,早期的哲学家便藉此法来解释希腊神话中那些荒淫和令人反感的部分。一些学者(例如:Metrodorus of Lampascus〔主前331-278年〕和Chrysippus of Soli〔主前280-207年〕)便运用寓意方式来解说诸神故事中淫亵和令人反感的内容,在背后找出种种道德和哲学教训。后来的基督徒──尤其是属于亚历山太学派的思想家──亦採用了寓意解经法来指出旧约所蕴藏的基督教神学和属灵真理。亚历山太的革利免和俄利根便追随犹太学者斐罗所奠下的基础,採用随意类比和借喻的方式来解释圣经,错误地把许多不属于经文的意思强加进去。整个基督教一直至到中世纪都以这种解经方式为主。像雅歌这类书卷便最常被寓意解释(例如:歌一2所暗示的两片唇,便被解作律法和福音),不过,其他的经文亦无一倖免。经文之中其实极少寓言,如果是真正的寓言,也会是一目了然的那一种(例如:士九7-20)
  
  有关预言是「双重应验」的观念,与预表的观念较为接近,但作为一种解经的模式,它却是过于粗糙和有欠准确。两座山的比喻就经常与这个双重应验的观念如影随形。这就是说,先知看见两件发生在将来的独立事件,就好像两座并排的山,一前一后。第一件事比另一件事会在较近期发生,但他却透过「先知的透视缩短法」看见两件事连在一起。这个模式并没有解释为何先知会把那两件具体的事并排;为何是两件事而非三件、四件或五件事并排;以及甚么是「透视缩短法」的依据。
  
  部分人士又喜欢宣称要坚持「按字面」或「尽量按字面」的解经法。那些依循此模式的人便经常为某一个预言寻找单一次和极为具体的应验事例,姑勿论它可能是耶稣在地上事奉的某次事件,抑或某些声称要等到「大审判」或千禧年来到才应验的事件。
  
  这种解释的方法通常要面对三个困难。第一,解经者通常没有考虑到先知在发出某个预言时的历史背景,以及该个预言在其原来书卷中之上下语境。简单来说,预言被视为是针对某个发生在久远将来的事件而发出,完全与当其时听见这预言的人无关,也与记载该个预言的书卷之中心信息无关。第二,这种解经法混淆了一个事实,就是所有对预言的合理解释,都是某程度按字面的解释,某程度按比喻的解释。第三,新约本身也不接受这种解经法;它没有要求在解释预言的「单一次应验」时要保留原有的字面意思。例如,当耶稣声称施洗约翰会成就有关以利亚要在弥赛亚之前先来的预言时(太十七11-13;可九11-13),尽管约翰并不是「字面上」的那个以利亚,但耶稣并不认为祂这个解释有任何不当。就正如真正的寓言在圣经中极为稀少,这类单一事件的预言也同样罕有,而且,出现的时候亦会用清晰和明确的方法表达出来(例如:王上十三2,当中有一位先知明确预言约西亚将会亵渎伯特利的祭坛)

  以预表方法解释预言
  
  至于以预表方式来解释预言,其主张乃是众先知在宣讲某些神学要旨或模式时,极少是预言单一次的事件,而他们所讲的这些要旨,通常会在历史的进程中有多次的彰显或应验。预言中的模式往往会在基督的生平或是末世的时候作最大的彰显,但是,在历史的其他时间则可能有另一次或多次的应验,尤其是在发出预言的那位先知当下所处的历史背景里。
  
  耶稣本人所讲的一个预言,正好用来说明这个解释的原则,马太福音二十四至二十五章记载了耶稣的「橄榄山讲论」,祂在当中同时提及耶路撒冷圣殿的被毁(太二十四2),以及「世界末了」的事情(太二十四3)。耶路撒冷在主后70年被毁,以及大审判这两件事,都可以在有关神的愤怒这神学主题下并列。这段预言的某些方面用来指到主后70年较为准确(例:太二十四17-20),而其他方面则是指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四27-31),但是,经文却没有尝试将这两件事所发生的年代分开,因为它们在观念上是互联起来的。这段经文的真正重点,是在于指出神发出其愤怒之前的徵兆,而非某些具体的事件。
  
  此外,用预表的方式来解释「橄榄山讲论」,可清楚显示出一段经文怎样在一或两次具体应验的事例之外,还可以正常地应用到其他情况。耶稣在全篇讲论中不住提醒信徒要防备将来会出现假基督。然而,这段经文却描述了在神倾出其愤怒之前的各种徵兆和变乱,而不是某些个别和具体的事件,因此,我们不能把经文单纯理解为预言某个敌基督会在末时出现。所有假基督的出现都是这个预言的一次应验;同时,他们的出现亦标示着一个祸患时代的开始,神的审判将要临到。
  
  另一个例子,就是约珥理解到「耶和华的日子」(珥二31)不是单一次事件,而是一个有多次应验的神学观念──或者更恰当的说法,是有多次彰显。蝗虫之灾是神对其百姓所施行的一次可怕审判,是耶和华的日子的彰显;可是,末世还有另一次大灾难(珥二1-11,所指的是人类的大军而不再是蝗虫),则也是耶和华的日子另一次彰显。即使如此,耶和华的日子亦同时是神施恩拯救百姓的时间,从土地得到復兴(珥二21-27)、圣灵的浇灌(珥二28-32)和审判列国(珥三1-21)等事例中反映出来。当中每一件事都是耶和华的日子的一次独立彰显,而每件事都可以说是一次「应验」。因此,彼得便可以引用约珥书二章2832节整段经文,来表明耶和华的日子已经在五旬节的那个星期应验,因为神在那天浇灌祂的圣灵;其实,彼得和约珥所理解的,都同样是耶和华的日子。简单而言,发生在约珥时代的蝗虫之灾、耶路撒冷遭到军队进侵而被大肆破坏、圣灵的浇灌,以及列国要遭受最后的审判等,全都真实地应验了耶和华的日子这观念。
  
  预表的解释可以清楚说明某个预言怎么能够最终应验在耶稣身上,但同时还能够在其他地方应验。也许,以赛亚书的连串「僕人之歌」(赛四十二1-4,四十九1-6,五十4-9,五十二13至五十三12),正是这方面的一个最清晰例子。一直以来,最核心的问题是在于那僕人的身分。在某处地方,以赛亚明确指出那僕人就是以色列(赛四十九3),但是,在五十章49节,他却採用非常个人化的措辞来形容这位僕人,而且来到第9节,先知甚至以第一人称的代名词来表达,似乎是想指出自己正是那位僕人。他还表明这僕人身兼多个重任;主要是负起把福音带到列国的角色(赛四十九5-6)。然而,在五十二章13节至五十三章12节,这位僕人却要受苦,为了承担世人的罪而代死,但最终却被证明是清白无罪和被神升为至高。难怪这位僕人的身分,一直成为激烈辩论的题目。
  
  然而,当我们明白以赛亚并不是在谈论任何一个人,而是耶和华的僕人这观念,要理解这些「僕人之歌」的难度便大大消减。这个观念可以在整个群体上(在以色列身上)得以应验,亦可以在个人身上应验(例如在众先知身上),但最终和最完全的应验,则惟有在基督本人身上。因此,并非每一个可以称得上是「耶和华的僕人」的人,都应验了这些预言的每一方面;惟独弥赛亚能够代赎世人的罪。即使如此,任何人若能为神的缘故忍受困苦和逼迫,继续承担向列国宣扬神的信息之使命,都可称为「耶和华的僕人」和应验此预言。因此,保罗能够说自己的受苦能填补基督患难的缺欠(西一24)。而且,这种解释在「僕人之歌」得以最终应验的时候,基督的荣耀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多。
  
  预表亦说明了在耶稣的生平和事奉中有多少件事情是应验了旧约的模式。耶稣像昔日的以色列国一样,是从埃及出来(太二15),在旷野逗留了40(相对于以色列在旷野飘流40),以及在山上颁佈律法。耶稣的个人成就了以色列作为神的僕人这角色的最高理想,而祂亦是在这种意义上道成了以色列国。
  
  在关于罪恶的预言方面,预表亦发挥其作用。例如,巴比伦在文化和建制方面,是与神百姓为敌的预表。它就是启示录十七至十八章出现的那种与神国对敌的势力和重要人物。不过,我们却无须──甚至是一种误导──去追问这段经文中的巴比伦,究竟是「按字面直解」的巴比伦,抑或是罗马,因为它同时是这两个城市,但又不仅是它们。任何城市或人类的文明,只要其建制、文化、财富、对人的压制和权力架构是与神的城为敌的,即是所指的「巴比伦」。因此,启示录的这两章经文,是直接向每一个世代、每一个文化的每一位信徒发出,并没有限制是适用于古代,抑或只是预言将来。

  预表的价值
  
  预表的价值有两方面。首先,它为处理圣经中的预言,提供了一个清晰易明的释经法。解释预言──尤其是有关基督的预言──之困难所在,往往是要求解经者面对痛苦的抉择,一就是为了证明经文是指向基督,而妄顾经文的历史背景和上下文语境,一就是只顾专注于先知当时的历史处境,以致显得该段经文实际上与基督完全无关。面对这种两难之间的抉择,有些解经家便把以赛亚书七章14节完全解释为是有关基督乃由童贞女所生的预言,却几乎绝口不提为何以以赛亚要在这段有关叙利亚与以法莲战争的经文中作出这样的一个预言。另一些解经家则只从历史背景来解释以赛亚书七章14节,其实可以说是认为马太引用这节经文来预言基督降生是一种错误(太一23)。然而,若以预表的方法来解经,这两难的抉择不仅可以避免,而且还显得毫无意义。
  
  其次,预表可以容让信徒将预言性经文非常直接和实际地应用在日常的处境中。基督徒无须为敌基督而困惑,亦不应以为只有将来的世代才会面对敌基督的试炼和逼迫。例如,在尼禄或史太林手下受苦的殉道者,便正如在他们之前或之后的信徒一样,亲身经历过敌基督。
  

Duane A. Garrett
  
  (选自《证主圣经神学辞典》)

阅读:3875 次
录入: zhiping
打印
分享到:14.5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