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圣经研读 → 阅读内容
 
背景:

福音书与使徒行传导论

[日期: 3/28/2011 10:44:32 AM ] 作者: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福音书与使徒行传导论

 

福音书与使徒行传导论    
                      

  历史背景
   
  耶稣出生后不久,大希律王就去世。他生前指定由儿子亚基老接续他的王位,管治犹太和撒玛利亚(太2:19-22)。亚基老效法了父亲的恶习,却没继承父亲的长处,结果不出十年就被废黜。于是,罗马皇帝接连地直接任命不同的省长或总督,管治犹太和撒玛利亚,其中包括耶稣在地上事工时任总督的本丢•彼拉多。

   
  大希律把加利利(耶稣的生活和事奉,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个地方度过)和比利亚省分给另一个儿子希律•安提帕;福音书只略述过其人(例:太14:1-12;路23:6-15)。安提帕的管治期颇长,但于主后39年被黜,由大希律的孙子希律•亚基帕接续管治加利利和比利亚。两年后,罗马皇帝革老丢,也就是亚基帕儿时的朋友,任命他兼作犹太和撒玛利亚的分封王。亚基帕深受犹太人的拥戴,但统治期非常短暂。他迫害了好几个使徒,又被奉为神明;死于主后44年(徒12:1-4、19-23)。

  
  虽然,当时亚基帕二世还被授权分治一小部分的土地(徒25:13-26:32),土地所有权又重返罗马总督的手上。其间,犹太人和罗马人的关系越趋紧张,最终导致主后66年的反叛起义。这场战争使整个犹太民族损失惨重,耶路撒冷也在主后70年遭到攻陷。

   
  新约叙事文体的特色

  
  按照犹太传统,除摩西五经外,旧约中篇幅较长的历史书(书、士、撒上、撒下、王上、王下)称为「前先知书」。这些著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国家建立资料库,而是传递先知的信息,当中既有责难,也有安慰;同样,福音书和使徒行传也不是要为我们提供全部历史的细节;而且,称它们为耶稣或使徒的传记也不够合适。因为它们所记载的事件是经过细心筛选和编排的,目的是为了传递福音的信息。
因此,在阅读新约的叙事文体时,我们必须多下功夫,找出为何经文以这样的方式,记载、描述和编排这些事件。起初看来并不太重要的细节(例:徒18:18记载保罗所许的愿),其后可能会发现它是相当重要的(徒21:20-24)。同样,若耶稣生平的某件事有不止一卷福音书记载,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记述中,更深入且全面地认识这件事的意义。

  
  符类福音的问题

  
  即使只是概略地读四福音一遍,也能察觉到其中三卷(马太、马可、路加)非常相似,当我们把这三卷书与约翰福音对照时,情况就更加明显。

   
  除了几项重大事件之外,约翰福音记载的事件(例:3章、9章、11章及14章)都没有在前三卷的福音书中出现。因此,前三卷福音书常称为「符类福音」(它们都有同一个观点)。
   
  可是,若仔细比较,就会发现符类福音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有时,记载一模一样;有时,字句却有分别。对于某些事件,记载的次序是一样的;但大部分情况却非如此。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这引发了一个问题:这些福音书是怎样写成的?这些作者有没有互相参考对方的作品?他们有没有从别的资料中取材?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最常见的答案是:马可福音是第一卷完成的福音书,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则是参照马可福音的基本大纲写成的(可2:1-22;参太9:2-17;路5:18-38)。然而,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一些共有的重要材料,是在马可福音中完全找不到的(例:太7:24-27;路6:47-49)。于是,学者假定这两卷福音书的作者使用了另一份现已失传的文献。这个看法称为「两源论」。再者,马太和路加显然各自取材更多的资源,是他们自己的福音书独有的。

   
  由于这个看法并不能解释全部的事实,就有人提出另一些理论。有人认为,首先写成的是马太福音而不是马可福音;也有人提出,路加福音才是最先写成的福音书。又有不少学者把焦点放在口述传统上,肯定口述传统比书写的作品更早出现,这也就淡化了符类福音成书时互相参考的说法。大多数新约专家都继续使用两源论作为研究的基础,但同时又承认有许多问题仍待解决。

   
  虽然福音书研究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对于福音书真理的信心,并非建立在学者能否整理出它们的成书过程,而是基于它们都是圣灵的默示(提后3:16-17)。参见《威斯敏斯德公认信条》一章五段;《比利时信条》五章。

  
  (本文选自《研读版圣经新译本》中的专文初稿)

阅读:1967 次
录入: zhiping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