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节上
七言的第一句:“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二十三34)耶稣的这句话是在刚被钉十字架的当下说的,当时还有两名罪犯一同被处死,他们张开双手躺在粗糙的木头上,被粗大的铁钉刺穿手腕骨和脚骨,忍受酷刑的疼痛。笨重的十字架被向上举起,然后立刻插入事先挖好的洞中。钉十字架大概是人类所发明最残忍、时间拖最久的死刑。
可是将耶稣钉十字架不仅残暴,更是不公义,因为祂从未犯罪。那天早上,审讯祂的法官本丢彼拉多宣判祂无罪;还不只一次,而是三次:“我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约十八38,十九4、6)彼拉多之所以同意将耶稣钉十字架,只因为耶稣的仇敌威胁他,将要上告凯撒,说彼拉多窝藏一个危险的叛乱分子,这个人还自称为王。所以彼拉多才在十字架上贴上告示:“这是犹太人的王。”他不想留下把柄,让人说他放任觊觎王位的人不管。
钉十字架不仅是残暴、不公义的,更是丢脸及羞辱。著名演说家西塞罗正确地说到(尽管他相当赞扬罗马的尊严和以这民族自豪):“捆绑罗马公民的作法是犯罪的,鞭打他的行为是可憎的,致他于死则近乎谋杀;那么,将他钉十字架呢?再也没有任何言语足以形容此等恐怖的行为了。”
实际的情况就是,耶稣遭受残暴、不公义、以羞辱的方式处决。然而,就在祂极端痛苦的时刻,祂为仇敌祈求宽赦:“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神垂听这祷告吗?当然,只不过在上天堂以前,我们无法全然知晓神怎样回应这祷告,也无法得知涉及这场不公义的审判和十架刑罚的人,后来有几个悔改己罪,相信耶稣是他们的救主。
十九世纪的一位伟大圣公会主教莱尔(J. C. Ryle)写道:“我们无从得知,在主被钉十字架之后的六个月里,耶路撒冷有多少悔改归主的人是出于神对这个不平凡祷告的回应。或许这祷告首先带来盗贼的悔改;或许这祷告影响了称主为‘义人’的百夫长,以及‘捶着胸回去’的众人(参路二十三47-48);或许五旬节那天归信的三千人(最重要的是,他们可能是参与杀害救主的人)是因这祷告而归主的……我们可以确定这奇妙的祷告已蒙神垂听。”
从那时起,有许许多多人也因这祷告而归主,因许多讲坛是传讲耶稣的这个祷告。这让我们晓得,耶稣有惊人的怜悯及难以述说的恩慈。世上从古到今,没有人的罪孽太过深重、内心太过刚硬,以至于让祂无法施怜悯。祂怜悯你,提供赦罪之恩给你,你若愿意,罪就可得赦免。如果你在寻找能激励你悔改、信基督的事,祂的祷告就是最大的鼓励了。
付出巨大代价的赦免
耶稣在十架上的第一句话还有另一个重点:这不仅是祈求赦罪大恩的祷告,更是要为其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是由于赦罪大恩绝非廉价,因为神是神,是圣洁公义、统管宇宙的主宰,而公义的神必须行事公正。即使是神、尤其是神,必须行公义。
何谓公义呢?行公义就意味着惩罚罪行,审判恶者。在这种处境下,如果神行事公正,毫不屈枉公义,那么,审判官彼拉多、行刑的兵丁、策划阴谋的领袖、以及呼喊要钉死耶稣的人,都当受惩罚。因为他们的罪孽深重,他们杀害神的独生爱子,所以理当在地狱里为自己的罪孽受刑罚。
我们可以理解,神可能想要不付任何代价就赦免罪孽;换作是我们,也是如此。谁不想作宽宏大量的好人?但一位公义的神怎样能同时赦免罪孽又秉持公义呢?答案就是十字架。这就是为什么这句祷告是从十字架上发出来的,而不是在这之前或在其他情况之下。因为耶稣代替罪人而死,代替了你和我,所以祂才能够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神之所以能够赦罪,是因为祂不是忘记罪、或忽视罪;祂乃是解决罪。祂预备对罪施行公义的刑罚;但祂将刑罚施行在自己儿子身上,而不在罪人身上。
神的心意本是如此:广施赦免却付出巨大的代价。
对于那些习惯世俗思想更甚于圣经教训的人来说,这话听起来不太正确;但这最好是千真万确的,因为这是我们唯一的盼望,让我们在死后、必须为自己的一生交账时,可以在神面前站立得住。我们无法为自己辩解、说自己是无罪的,因为我们并非无辜之人。我们唯一的盼望就是,耶稣基督代替我们死了。
我们可以相信这话吗?可以的,因为神自己促使我们相信这是真的。圣经说:“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这不仅是神的心意,更是整个基督教的核心。
(选自《聆听救主恩言——十架核心要义》,博爱思、莱肯 著,郭熙安译,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