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团契(约13:1-5)
1.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
2.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
3.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上帝出来的,又要归到上帝那里去,
4.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
5.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
我们从这段经文中领受到,基督心里对他的百姓有何等忍耐和恒久的爱。经上记着,“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虽然他非常清楚,在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就会可耻地背叛他,他也完全预见到他们很快就会表现出软弱和动摇,但我们可称颂的主却仍未停止对他门徒的爱。他没有厌烦他们,乃是爱他们到底。
基督爱罪人,这乃是福音的本质和精华。他竟然爱我们,眷顾我们的灵魂;他竟然在我们还没爱他以前,甚至是在我们认识关乎他的任何真理以前,就已经爱了我们;他竟然这样爱我们,甚至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拯救我们,他取了我们的人性,担当我们的罪债,并代替我们死在十字架上——这一切实在太奇妙!人世间没有任何一种爱能与这种大爱相比。人性狭隘自私,绝对无法完全理解这样的真理。这乃是一件奇事,甚至连上帝的天使“也愿意详细察看这些事”(彼前1:12)。这乃是一条真理,凡属基督的传道人和教师都应该不断传讲,绝不可感到厌烦。
然而,基督对众圣徒的爱,与他对罪人的爱相比同样奇妙,尽管圣经对它的探讨没有那么多。他竟担当了他们从归信直到死时无尽的软弱;他从未对他们无穷无尽的言行不一和琐碎的冲撞感到厌烦;他不断赦免他们,没有记念他们的过犯,从未因为他们的罪被激怒,把他们抛在一旁或放弃他们——这一切实在太奇妙!母亲在看顾任性弱小的幼儿时,耐心会受到极大的考验,但没有哪位母亲受到的考验能与基督的耐心受到基督徒极度的考验相比。但是,基督的忍耐没有穷尽。他的慈爱是永不枯竭的泉源。他的慈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弗3:19)。
若有人盼望得救,切不可害怕首先来寻求基督。罪人中的罪魁也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他那里,并充满信心地信靠他来蒙受赦罪之恩。这位充满慈爱的救主乃是一位愿意“接待罪人”的主(路15:2)。唯愿不要有任何人在已经来到基督面前并相信他以后,仍然害怕与他同行。唯愿他不要想象,基督会因他的失败而离弃他,因他的软弱而撇弃他,使他陷入以前的无望中。这样的想法在圣经中完全没有任何根据。耶稣绝不会因为软弱的服侍和表现而抛弃任何一位服侍他的人。他一旦接纳一个人,就会一直保守。他一开始爱的那些人,他会爱到底。他的应许绝不会落空,无论是对罪人还是圣徒都是如此:“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6:37)
(选自《〈约翰福音〉释经默想》,莱尔著,陈知纲、梁曙东译,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