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二1-13)
我们不该只看一个人的穿着、他们手指上的戒指(无论是订婚钻戒、毕业戒指,还是超级杯冠军戒)。我们也不能只看一个人“有没有”这些东西。雅各在他的书信稍后会告诉我们,真正要看的是什么:我们是照着“神的形像”被造的(雅三9;参创一26-28)。
我们不该忽视雅各对罪的严正立场。为什么他义愤填膺?因为他认为这种偏心是神所憎恶的。
揭露罪
有罪的人心擅于藉着“情有可原”来为自己开脱——可能会这样说“又不是只有我做错事”,或“我们不知道怎么和‘那种人’(也就是那些卑微的、贫穷的人!)打交道”。圣经的回应从不遮遮掩掩、它直接揪出我们的罪。我们的罪在于把人进行“区分”(更直接的说法就是“歧视”),其中一种表现方式就是“区分”种族和肤色。
雅各在一章6节说到疑惑或三心二意的人时,已经使用了这种表达方式。这类人的属灵生命极度不稳定。如果我们想要得医治并使灵命继续成长茁壮的话,我们内心根深蒂固的乖僻就必须暴露出来,接受外科手术处置。
从雅各在这个主题上所用的篇幅长度可见,这不是假设性的思考。他认为这显然是一种即时的危机,不仅因为它本身的问题,也因为它暴露了我们的性情。他特别揭露了隐藏在这种偏心背后两种严重的属灵疾病。
首先,这意味着我们不明白神对贫穷人的心意(参雅二5-6a)。神把祂对穷人的照顾定规在祂的律法里(参出二十三11;申十五7-11)。圣经里处处可见,不仅在旧约圣经里,也遍及新约圣经:祂“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一53);“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路四18)。这是“恩典”的福音。要领受福音就必须看见我们是贫穷的(参太五3),并同意马丁路德生前最后写下的话:“我们是乞丐——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正是这样的人得以“在信上富足,并承受……(神的)国”(参雅二5)。雅各的同父兄弟也是这么说的(参路六20)。
当我们领悟到在基督里领受的恩典竟然如此奇妙时,“偏心”就在我们里面窒息了——它再也无法呼吸。我们也不再“凭着外貌认人了”(参林后五16)。
在这个背景下让我们来想想约拿。他曾经偏爱自己的百姓,鄙视尼尼微的异教徒——他们怎么配得恩典,不是吗?他们不配来到神的面前。但是,这个先知的骄傲被暴露出来并受到管教,悔改并自知需要恩典的泪水洗净他的双眼,重新看待尼尼微人。现在他为着那些“离弃怜爱他们的主”的人祷告(参拿二8)。
对于教会来说,没有什么心态比这种盛行在教会生活中的“偏心”更危险的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自我感觉良好,老底嘉教会的心态油然而生:“有这种格调和地位的人,才会来到我们这种教会。”“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启三17)这就是你羞辱贫穷人的原因(参雅二6)。请注意,雅各并不是说“你把穷人当穷人看”,而是拆穿了此罪的真面目:你“羞辱”了他。事实上,他是神的后嗣,并且和基督同为后嗣(参罗八 16-17)。雅各强调,这种态度不仅是矛盾的,更是有罪且可耻的。
再者,如果散住在各地的收信者表现出对富人和名人的偏爱,那么,他们就忘记了一件事:这些富人通常是怎么对待教会的?雅各问了他们三个问题:这些富人岂不是 (1)“欺压你们”?(2)“拉你们到公堂去”?(3)“亵渎你们所敬奉的尊名”吗(参雅二6-7)?
从雅各使用的希腊文形式可见,他期待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的”。总的来说,雅各认为欺压信徒的人是富人,而不是穷人。他们拥有权势,却没有体恤穷人的困苦、怜悯他们,反而把他们告上法院,坚持捍卫自己的权益。富人炫耀自己是自食其力,冒犯神在祂律法里所显明的心意,并贬低基督的尊名。他们怎么会需要卑微穷人的救主呢?
错误的心态可能狡猾地溜进我们心里,想:“如果有更多大人物、名人、媒体宠儿、运动明星来我们教会就好了,我们就能发挥影响力。”当然,一旦这种观点不知不觉在我们的心灵和思想中扎根时,它也必定体现在我们错误的态度和倾向上。雅各大力抨击这种心态,因为这显示我们的心已经被世界的思想掳获,这不是基督的心意。我们按着人的外貌、而不是按着神的心意和事实来待人。
(选自《字字珠玑——细读雅各书》,黄沛元译,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