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约19:30)
现在我们转向十字架上的得胜。从祂的话语“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中,我们听到的是救主凄凉的喊声;从祂的话语“我渴了”中,我们听到的是祂悲叹的喊声;现在落入我们耳中的是祂欢呼的喊声——“成了!”现在我们要从受害者的话语,转向得胜者的话语。有句俗语说,守得云开见月明:最黑暗的时刻也不例外。基督的十字架有两个伟大的方面:它显明了祂的屈辱极其深重,但它也表明了道成肉身的目标,并且更进一步告诉我们祂的任务圆满完成了,形成了我们救恩的基础。
“成了!”古希腊人常以言简意赅为夸耀——“以滴水之言纳百川之意”,被视为是完美的演讲术。他们所追求的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成了”在原文中不过只是一个词,然而,这个词中包含着神的福音;包含着信徒确信的根基;在其中,可以发现所有快乐的总归,以及所有神圣安慰的精髓。
“成了!”这不是一个无助的殉道者绝望的哭喊;不是表达祂满足于痛苦终止;也不是疲惫不堪的生命在最后一刻吐露的话语,这些都不是。相反,这是神圣的救赎主宣告胜利,祂从天上来到地上要做的,现在已经做成了;需要借以揭示神全部特性的事,现在已经完成了;律法所要求的,罪人能够得救的所有前提条件,现在已经遵行了;赎回我们的赎金,现在已经支付了。
“成了!”现在,神的伟大目的在人类历史中已经完成了——在法律上成就了,也将在事实上完成。从一开始,神的目的就总是唯一且不可分割的。神以不同的方式向人宣告了这个目标:通过象征和预表;通过神秘的暗示和清楚明了的宣告;通过弥赛亚式的预言和教导式的陈述。神的目的可总结如下:按祂自己的形象和荣耀造人,以彰显祂的恩典并尊祂的儿子为大。于是,在十字架上,主耶稣奠定了根基,使这个目标得以变成可能和现实。
“成了!”什么成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丰富,尽管有许多优秀的解经家都试图限定这些话语的范围并严格地把它们限制在单一的应用上。他们说,这是指关于救主受难的预言完成了,并且救主指的只是这个。诚然,这句话直接指的就是关于弥赛亚的预言,然而我们认为有足够的理由,不把我们主话语的含义限制于此。是的,对我们而言,似乎肯定,基督特别指的是祂献祭的工作,因为经上关于祂受难和蒙羞的全部记录尚未全部成就。还有将灵魂交在父手里的预言没有实现(诗31:5);被矛“扎”的预言有待完成(亚12:10,注意这里的这个词与《诗篇》22章16节所说“扎”了祂的手和脚,即钉十字架的行为,是不同的);还有保全祂的骨头一根不折断的经文没有实现(诗34:20);埋葬在财主的坟墓里的预言也未完成(赛53:9)。
“成了!”什么成了?我们的回答是祂的献祭工作完成了。这是真实的,但死这个行为本身尚未完成,这是献赎罪祭所必须的。然而,这种情况在《约翰福音》中是常见的(参考:约12:23,31;13:31;16:5;17:4)——我们所研读的这节经文就出自《约翰福音》——这里主是预先说出祂的工作完成了,并且,必须要记住的是那三个小时的黑暗已经过去,可怕的杯已经喝干,祂的宝血已经流出,神的倾倒的愤怒已经承受;这些是献赎罪祭的基本要素。所以说,除了紧随其后的死的行动之外,救主的献祭工作完成了。
(选自《救主十架七言》,朱学俊译,子粒文化,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