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灵修精选 → 阅读内容
 
背景:

荣入圣城(米尔恩)

[日期: 4/12/2022 10:53:04 PM ] 作者:佚名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荣入圣城(米尔恩)


荣入圣城(米尔恩)-图1



福音书的叙事终于在这里衔接上了(参路九51)。耶稣已抵达最终目的地。在祂事奉中的这个戏剧性的时刻,耶稣采取了三个象征性的行动:祂骑驴进城,祂为这城哀哭,并且祂洁净圣殿。每一个行动都以特别的方式见证祂弥赛亚性的声称和盼望。

 

凯旋入城(十九28-40

 

耶稣骑驴进城。这个背景出自撒迦利亚的预言(参亚九9-10),那里说到,未来的弥赛亚会骑驴进耶路撒冷,这对国家来说是一个和平的姿态。祂这样做是宣告自己是以色列的王。耶稣自己安排这个情景,好让预言能成真。祂差遣两位门徒进入伯法其村庄,这是他们通往耶路撒冷行程中的下一站。在那里他们会找到一头驴。他们要向其主人说明耶和华要用牠。这就能确保牠能服事耶稣。

 

事情的发生正像祂所说得一样,这再次显明耶稣对事情的预知能力。耶稣并非对未来不确定,祂乃是预知到未来的每一个细节。没有人骑过的驴驹,是完好无损的,适合给这位无罪的神子(参路一34,廿三53,可以看到这原则的其他例子)。

 

门徒们照着耶稣的想法扶祂上驴,并走在祂两旁,形成一行走向圣城的天路客队伍。门徒们很自然地开声唱起赞美之歌。好像此时、此举本身是赋有生命似地临到门徒身上(这似乎也是耶稣在40节中的意思)。上帝自由的圣灵的作为正是如此。

 

诗篇一一八篇的话(26节)很自然地出现在人脑海中,它诉说伟大的弥赛亚奉耶和华的名而来。人们认出以君王的身份而来的耶稣,开启了天国中上帝的平安与荣耀(十九38)。耶稣把天堂拉近并揭开上帝的心。圣诗作者抓到此刻和它更深的含义:

 

荣耀君王骑驴前行!卑微模样,就义成仁,

基督得胜从此开始,死亡消灭,罪恶败阵。

荣耀君王骑驴前行!天上众军俯首定晴,

遥看救主去作牺牲,满怀忧伤无限震惊。

荣耀君王骑驴前行!末次剧烈奋门将临,

天上宝座圣父开心,等候爱子荣归天城。

荣耀君王骑驴前行!卑微模样,就义成仁,

低头忍受身心苦痛,终行权柄掌管万民。

——米尔曼(Henry Hart Milman,生命圣诗第113首)

 

几百年前,就在同一个地点,橄榄山谷,情况大不相同!大卫,这位耶稣家谱中的君王,在个人的失败和众人的羞辱下,赤脚走过这城,且带着泪水下到山谷(参撒下十五30)。现在他的后裔,这位应许中的弥赛亚耶稣,正好以相反的方式,在个人的顺服和众人的欢呼下,走上同一个旅程。耶稣是出于伟大的大卫的那位更伟大的子孙,要来统治雅各家直到永远,而且祂的国度永没有穷尽(参路一31-33)。

 

群众里有一些法利赛人(他们到处跟踪耶稣)叫耶稣斥责门徒们,因为他们把诗篇的话用在耶稣身上。但耶稣用自己的呼吁来反驳法利赛人。如果门徒们沉默,那么圣城和圣殿的石头都会发声赞美祂。这是以色列民族历史上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刻,但这些权威人士对眼前发生的事全然盲目。他们的心在属灵上跟石头一样毫无生命,而石头至少都会大声赞美耶稣。

 

骑在驴子上本身就是一个公开的声明,显明祂声称自己是一位王。然而耶稣过去、现在都是一位不一样的君王,从祂的温和、谦卑、骑着卑微的驴子可以证明,祂不像一般的王统帅千军万马,因为祂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参约十八36)。祂的国是关于上帝的真理和祂的荣耀,所以祂是用上帝本身的真理和不可抗拒之爱的恩约,带着极大的说服力来赢得这世界。就连祂所受的赞美也不是因为祂的雷霆万钧之势(十九37),而是因为祂大能的怜悯带领人类复兴。

 

耶稣是创造的王,所以当宗教领袖们抱怨祂的门徒在敬拜祂时,祂宣告,如果门徒们沉默的话,连石头也会欢呼。现在是高山跳舞、树木拍手、洋海呐喊的时候,因为整个受造界都要向这位创造主致敬!你是否能听到这音乐,而愿意加入这合唱?

 

耶稣为圣城哀哭(十九41-44

 

耶稣在进城之前为圣城哀哭,一般来讲,路加不会告诉我们太多耶稣的情绪,这很令人惊讶,因为他是个医生。但这一次他选择提及耶稣哭了(请另参约十一35)。祂解释了忧伤的原因。祂正要进城作犹太人正式的王(十九38)但他们不会欢迎祂(参约一11)。祂为他们哀哭,而不是为自己,因为他们的拒绝使他们暴露在上帝公义的审判下。这实际发生于公元六十六到七十年间,罗马人围攻圣城并进行凶残的掠夺。犹太人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记录了这些史实。那本应大声颂赞耶稣的圣城石头(十九40),却被丢下来,成为上帝愤怒这百姓的记号。

 

我们可以从这个事件学到一些功课。

 

基督真诚地为刚硬不信的、失丧的男女哀哭。耶稣宁愿他们认识祂、接受祂,因为那样他们就能领受上帝永远的祝福(十九41-42)。同样地,祂为二十一世纪那些刚硬的男女们忧伤,他们把耶稣关在自己的世界之外。既然耶稣是那位上帝,那些看过祂,听过祂说话的人,就是看过上帝、听过上帝说话(参约十四8-9)。耶稣的忧伤也是上帝的忧伤,这在很久以前就已透过祂的先知表达出来(参结卅三11)。任何神学若让基督徒冷漠、无视于不信主的悲惨下场,那它必定是错谬的。

 

在聆听和接受耶稣的事上,人不应耽搁。正如犹太百姓的情况,这样的耽延是致命的。在基督里的救恩信息不是人可以拥有、并照着自己的意思来处置;这信息乃是上帝的,凡蔑视这信息的,祂可以选择从他们身上移走,而这信息对他们变成是“隐藏”的(十九42)。

 

上帝造访这世界的时间和地点就在耶稣身上(十九44)。在这本福音书的开头,撒迦利亚便承认这点(参路一76-79)。正常来讲,在圣经中的“造访”偏向爱的意味,论到上帝亲近人的时刻,不是要审判而是怜悯(参徒十五14;彼前二12)。耶稣本身就是我们可以开始亲近上帝的地方,以至于祂也亲近你;祂是那唯一可靠的、通往启示之路,祂是生命、爱与快乐之路。 

 

选自《字字珠玑——细读路加福音》,邬乐山译,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标题为编者加。


阅读:369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