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一个地方祷告。祷告完了,有个门徒对他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像约翰教导他的门徒。”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有古卷作“父啊”),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有古卷无“愿你的旨意云云”)。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有古卷无末句)。’”耶稣又说:“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半夜到他那里去说:‘朋友,请借给我三个饼,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行路,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什么给他摆上。’那人在里面回答说:‘不要搅扰我,门已经关闭,孩子们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来给你。’我告诉你们: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但因他情词迫切地直求,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路十一1-13)
祷告是路加最喜爱的一个主题,呈现在耶稣亲身的榜样中与教导中,以及祂为门徒所做的祷告。这儿的段落包含耶稣祷告的榜样、祷文的典范、关于祷告的一个比喻,以及一个日常生活的描绘。没有人觉得祷告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透过耶稣的榜样与话语、并这位祷告的基督来学习。
祷告意味着跟随耶稣的榜样(十一1)
耶稣教导这功课是在回应门徒们的请求,因他们看到耶稣祷告,而希望得到一些教导。他们提醒耶稣约翰也教导他的门徒们如何祷告。历史上每一个真正敬虔的信仰运动里,祷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人类的耶稣告诉我们,祷告对日常的人类生活是不可或缺的。人类堕落最明显的景象,莫过于百姓平时不愿意向神祷告并赞美祂。对耶稣来说,祷告是这世界上最自然的事,也是每一天都会做的事(路四42上),耶稣身为人类的一切习惯,都是我们应当培养的。
祷告意味着作上帝的儿女(十一2)
在给我们的祷告指引中,耶稣首先提到,藉着祂我们成为上帝的儿女。我们在世界生活的每件事,都源于我们有上帝且认定祂为我们的天父;这事乃透过耶稣分享祂与上帝间的父子关系给凡跟随祂的人,才得以成就。许多人背诵主祷文却完全不认识其作者!
耶稣教导我们要祷告说“我们的父”,这提醒我们,祷告意味着在耶稣里成为上帝家庭中的一份子,并且不再只是私人性的祷告。
在一个过度强调个人主义的年代中,这是一个必要的纠正。最早的基督徒都委身于群体的祷告(参徒二42)。在教会悠久的历史中,几乎每一个伟大的属灵大觉醒与宣教运动,都是由一小群祷告的基督徒开始和延续的。
这种祷告意味着与神的亲密交通,这是耶稣祷文里令人感到赞叹与荣幸之处。“父”这个字来自一亚兰文(耶稣的母语),意思近乎充满情感又带着敬重的“爸爸”。虽然在圣经中也有向着耶稣的祷告(参徒七59;启廿二20),但一般信徒的祷告仍应向着圣父,视祂为我们一切恩惠的施予者,透过圣子耶稣这位使我们与神和好的中保,在圣灵的帮助之下,模塑我们的渴望与请求(参弗二18)。
祷告意味着把上帝的关注摆在自己的利益之前(十一2-4)
正如我们称这段经文为“主祷文”,我们不是把它当“咒语”来使用,而是把它当作祷告的指引,好让我们的祷告能讨神喜悦,也帮助我们有正确的祷告心境。由于神是我们的父,而且我们已学习要爱祂敬畏祂,所以祂的关注与渴望是在我们的以先。确实,在一般公众与个人的祷告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就是,我们没有从上帝的关注开始,反而是急忙地先考虑到自己的好处。耶稣提供的祷告内容教导我们何为正确的顺序。当我们认真地考虑到神对世界的关注,我们就会更明白我们自己的益处。
(选自《字字珠玑——细读路加福音》,P183-185,邹乐山译,改革宗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