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腓德于1904年5月2日在《长老会人士》杂志上发表文章,把加尔文主义定义为“纯净的信仰”。他继续写道:“想想什么是纯净的信仰,那就是加尔文主义。”很少有人如此勇敢(或者大胆)说得如此直接,或者有如此清晰的思维能够去证明这个要点。他接着问,人的思想和内心、在什么时候处在最敬虔的状态中?岂不就是体现在祷告的态度上吗?什么是祷告的态度?岂不就是“完全依靠和谦卑相信”的态度吗?这就是祷告的精义。人屈身祷告,因为他需要神。然而,当祷告结束的时候,一些人从跪着的姿势直起身来,然后带着一种完全不同的心态去做他们的事,仿佛一切都取决于他们,仿佛他们不再依靠神。什么是加尔文主义,岂不就是对神的一种认识,要求人从跪着到站起来开始生活中其它活动时,都要保持这种祷告的态度,保持这种依靠和相信的态度吗?我从来就不是自主的,我从来就不是靠我自己行事,我从来不进入一个把神排斥在外的领域。生活不是分隔成信仰和非信仰两个部分。因为神在生活的一切方面都掌管着主权,依靠神是没有终止的,祷告的态度是永远必需的。
加尔文主义者就是一个定意要在思考、感觉和行事的各方面都保持在祷告态度中的人……其他人只在跪下的时候才是加尔文主义者;真正的加尔文主义者就是那定意让自己的理智、内心和意志不断跪下,只是按照这种态度去思想、感受和行事的人。
这样,加尔文主义就有着一种全面性,是人在其它宗教或其它基督教信仰体系内找不到的。我们可以在两种意义上看到这一点。万有都是归于神,万有都是依靠神。第一,我做的一切,所有人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神的荣耀,并按照祂的命令。第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倚靠神赐的力量。再说一遍,神在我身上的权柄是全面的。同样,神对我生命的掌管是全面的。我全时间都倚靠祂。这样,我全时间都要向祂交账。令人极其难过的“星期天基督徒”的问题,指的是人星期天在教会这样行事,在星期一行事又是另外一套,这是经受不住加尔文主义考验的。我对神的义务是全面的,我对祂的需要是全面的。我总是在祂的掌管之下,我总是在祂手中。可见,加尔文主义就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它是一种整全的“世界观和生活观”。凯伯尔(Abraham Kuyper)抓住了这种看法的精髓,他说:
在人类生活的全部领域,万有之主的基督无不呐喊说,“这是我的。”
(选自《恩典切中要害的时候》第十二章P182-183,甘林译,改革宗经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