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再来的信息使初期教会感到异常兴奋,超过三百处的经文曾为这信息作见证,即平均十三节的经文就提起一次。可是现在对我们来说,这信息并没有叫我们感到兴奋,反叫我们感到烦恼!……为什么耶稣再来的真理会变得这样暗晦不明呢?看来有四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这是一个反动的时代,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不断钻研圣经中的预言,反为使人变得疏于祷告,对教会产生消极态度。对基督再来的先兆和日期的不断研究的风气,和随之引发而起的教条主义,是不妥当的(他们忽视了可13:32及徒1:7的教训),并且令人对这个真理产生误解。
第二,这是一个怀疑的时代,人们既然对耶稣基督亲身复活、升天产生怀疑,当然也对基督的再来产生极大的疑惑。
第三,这是一个畏缩的时代,现在的基督徒,一方面批判西方教会物质至上的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却不能放弃那吸引着他们的“今生的物质”。因为他们一旦这样做,教外人士便会指责他们漠视社会和经济正义。故此,人们便贬低了耶稣将来要结束这世代,和这个盼望的价值。
第四,这是一个贪慕世界的时代,起码西方富裕的基督徒是如此。我们越来越少想及基督显现时所带给我们更美好的东西,因为我们的思想正越来越被今生的享乐所吸引。没有人愿意受逼迫或遭遇穷困,但谁能否认,这些事不会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呢?
以上四点都是病态和无价值的观念,求神使我们能超越它的樊篱。
“要预备”,主对门徒说:“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太24:44)究竟人要怎样预备,保持不松懈呢?就是把与神与人的关系采取“即席记账”方式,像耶稣告诉我们,有一天的生活,就过一天的生活好了(太6:34);此外,正如凯恩主教(1637-1711,英圣诗作家)一首诗歌中的劝告:“把每一天视作你最后的一天来生活。”未来的生活工作不妨计划得长远些,但心灵上却要准备随时都可离去,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要有这种灵性上的操练。当主再来时,祂应该看到祂的子民正在为教会复兴而祈祷,为全球的福音工作而计划,却同时已经预备好离开了。既然童军也可以在日常发生的每一件事上做到他们的口号所说的“作好准备”,为什么基督徒在面对基督再来的事情上,对这件功课学得那样缓慢呢?
(选自《基督徒须知》,黄文祐译,标题另加,宣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