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耶稣在祷告中挣扎的时候,他的门徒却睡着了(参见可14:34-40)。他对门徒说过,要警醒祷告(参见可14:38)。他说祷告可以抵挡诱惑,但是门徒没有保持警醒。门徒所处的环境十分有利于祷告。他们不像耶稣那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汗滴如血。但是他们在这园中就像亚当和夏娃一样,在对他们忠心的考验上失败了。门徒的决心和我们一样是不够的。
但是耶稣一直竭力祷告。他让自己的心降服在神面前,就得着巨大的力量前行(参见路22:43)。耶稣借着他的榜样提醒我们,将我们的心降服在神面前,我们的双手就会有力量。
你有没有注意到,耶稣不像我们,他不会挣扎着想要弄清楚,神究竟是如何回应他的祷告的。对于祷告,尤其是持续的祷告,最艰难、最让人困惑的,就是想知道神何时给出确切的答复。我不了解你的经历,但我从来没有听见过神说话的声音。既然神通常不会用这种方式来回应,我们怎么知道该不该继续祷告呢?耶稣当时似乎也没有听见神说话的声音,但是他相信神一定会给他一个答复,决心继续祷告。
看到一群愤怒的暴徒逼近了,耶稣对门徒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吗?够了,时候到了。看哪,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起来,我们走吧!看哪,那卖我的人近了。”(可14:41-42)耶稣说这些话是在告诉我们,感觉可能会误导人,但神的旨意不会。耶稣坚持不懈地祷告、训练门徒,直到有一群暴徒来逮捕他为止(参见路22:47)。此刻,他知道神的答复是:“不,别无他法。”然后,耶稣顺服了神的旨意。这不是耶稣所求的,但是他没有逃避。他知道,最安全的地方是在神的旨意里,即使这意味着死亡。
耶稣不仅顺服了神的旨意,四福音书还描述,耶稣在面临十字架的刑罚时,拥有无与伦比的决心甚至平安。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极其痛苦,最终却忍受住了十字架的刑罚。耶稣被打耳光,却没有还手。头上被戴上荆棘冠冕,却没有取下来。他遭受鞭打,但没有要求对方住手。他沉着冷静地看着正在哭泣的母亲,对约翰说,“你能照顾我的母亲吗?母亲,约翰就是你的儿子。他会负责照顾你的”。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鲜血流入肺里让他窒息,但他没有费力地喘息,好再多坚持一会儿。耶稣在最后还有一点气息的时候,向身边一个悔改的罪人保证,他得救了。他也在最后还有一点气息的时候,呼求神赦免那些还没有悔改的人。
我们所看到的景象是,一个人在痛苦中彻夜祷告,降服自己的心顺从了神的旨意。我们所看到的景象是,一个人得以加添力量,决心遵行神的旨意,以至于死。尽管我们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未能顺服神的旨意,但耶稣顺服了。尽管耶稣的苦难是独一无二的,永远得不着重复,却为基督徒向神忠心提供了榜样。我们降服自己的心,就能使手坚固有力。这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选自《祷告》,王霄星译,九标志中文事工,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