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内在的罪时时都在,因此,它从根本上导致我们不可能完全活出圣洁,虽然我们知道,活出圣洁意味着公义和诚实。尽管心存美好的意愿,我们仍会犯错跌倒。这就是基督徒生活令人困惑的神秘之处,牛顿在下面这封扎心的信中,向朋友生动描绘了这个谜题。
我们不能做自己能做的事,这听上去自相矛盾:不过信徒的经历很多时候像一道谜,至少在我身上是如此。我不认为世上有人能完全了解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说,他总是竭尽全力持守信仰、勤勉、顺服。我觉得信徒都应该承认,他感受到自己必须获得更多力量和更多恩典,好让他在已有的领受之上更进一步。如果有人在极其沮丧忧闷的时候还能读圣经、进到施恩宝座前、为自己的过失痛悔(他本应如此),那么我必须承认,我既能做到又做不到,而你应该不会为此感到意外。毫无疑问,我能拿起圣经,迫使自己读下去;我能跪下祷告,我也知道自己应该忧伤痛悔;但是明白并珍视我所读的话语,祷告时全心投入,因意识到自己污秽昏蒙的心思意念而自卑,这些事,我时常无法做到,正如我无法让死人复活。但我不能为自己身上这明显的软弱辩解:我确信拦阻我的正是我的罪,而这罪存在于我的本性之中,是住在我里面的罪。我知道这种状态会不时发生,程度深浅不一,直到我这副罪身被彻底拆毁。
这段文字是理解内在的罪的关键。我们知道自己应当去做一些事,但是罪让我们视这些事为艰难和了无生趣。我们知道自己想读圣经,或者至少知道,应该渴望读圣经。我们知道自己想祷告,或者至少知道,应该渴望祷告。但我们仍不去做。即便翻开圣经、双手合十,也不能保证我们的确在做自己想做或应该做的事。属灵操练看似容易,但因为基督徒生活中这个迷,我们发现,属灵操练原来不可思议地艰难。知道何为正确并且有美好意愿,并不能战胜那与圣灵相敌的罪恶欲望。
在缺乏属灵操练、陷入属灵昏沉和心灵逐渐麻木的背后,我们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和上帝的关系出了差错。内在的罪最明显的时候,莫过于我们转离上帝的时候,我们离弃了活水的源泉,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无法供应属灵的喜乐(耶2:13)。转离上帝同时转向受造物以寻求喜乐,这个现实一直提醒我们,罪持续内在于我们心中。“我们似乎更喜欢其他受造物身上流淌下的几滴上帝的恩典,而不是上帝本身所拥有的完全的恩典。我认为,没有什么比我在这方面的悖逆和愚蠢让我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堕落,但是他容忍我,并且一直以仁慈待我。”关键就在这里。我们对自己的堕落极为震惊、感受最强烈的时候,正是内心成为干旱无水之地、迫切需要上帝的时候。当我们宁愿放弃与基督(特殊恩典的源泉)相交,而是更喜爱这个世界的种种慰藉(普遍恩典的水滴)时,可以说,内在的罪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选自《牛顿的人生智慧:活着就是基督》,李婧译,橡树出品,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