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是要遵行你的话。我一心寻求了你,求你不要叫我偏离你的命令。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诗119:9-11)
我们应该透过神话语的过滤来看人生,而不是反过来。我们不能让神的话来配合我们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我们的生活经历就像是一个半透明的盘子,如果我透过这个盘子去读圣经的话,就没法读得通透。而这个做法本身就是一个假道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神话语的亮光照入我的生命中(我的盘子/我的经历),将其照亮。本质上说就是将我们的生命与神的话语看齐,神的话是完美无瑕疵的标准。因此,在这本书的学习中,我们会一直查看神的话语,而不是其他不断变化的各种标准。
如果你说,你的人生经历与别人不同,因此在你的生活中应用圣经也应该有所不同,那么你就是在神的话语上加了一个过滤器,用你的人生经历去筛查神的话,这与神的本意相左。对于那些受过极大伤害或者处境艰难的人,这个原则尤其重要。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难免会有一些偏差、试炼或弱点,但是我们一定要小心,不要让这些经历成为我们的包袱,而以这些经历为基础去看待生活中的所有事情。
这些经历或情感的过滤器会扭曲神的话。更糟糕的是,它们可能会使你接受次好的,停止追求神所要给你的上好的福分。当我们的经历占上风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容易被激怒,可能会觉得没有人真正理解我们,因而变得过度敏感。我们不能看着神完美的计划,却说:“这与我的人生不符,我的人生就是残缺的,我和别人不一样。等我准备好了,我再将这些完美的计划一点一点地融入我的人生吧。”这样的思维方式,只会让我们继续满足于活在虚假之中,错过了荣耀神的真正人生。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女子,她的丈夫不信主,所以她不愿意顺服他。但是神说:“因着顺服我的缘故,你要顺服他。要操练你对我的信心,将你的人生向我看齐。”我喜欢“看齐”这个词,这意味着神成了我们的同盟者,前提是我们要顺服他的命令。你能找到更好的同盟者吗?尤其是你正处在困难中的时候。
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不能成为我们不遵行圣经原则的借口。你可能会想问:如果一个女人遭到家暴怎么办?她还要顺服她的丈夫吗?不需要——我们不要顺服犯罪的行为。遭遇这样的事件绝不是神的本意,但是他却了解我们的行为模式。这位妻子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离婚,而是为她和孩子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当我们将自己的破碎带到神面前,就会有奇妙、美好的事情发生,神能将被我们弄得一团糟的生活变为荣耀神的典范。我们必须让神按照他的意思在我们的生命中作工。撒但想尽办法削弱我们的信心,使信徒的信仰徒劳无益。耶稣能理解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在凡事上受过试探,但是他没有犯罪。虽然我们正面对的有些难处不是犯罪引起的,但我们仍然要用神的话去过滤、查验,而不是先使用我们的人生经历。
我们可能会使用的其他经历过滤器包括:过去的罪;受到虐待或有瘾癖的过去;极大的试炼,比如丧偶或丧子、不孕、养育特殊的孩子,或者其他特别的难处。我们要将这些视为会给我们带来影响的事情,要为之负起责任,但又不要让它们决定我们的生活。耶稣说,在所有的这些处境中,他的恩典够我们用。我们要谨慎,不要将自己隔离在其他基督徒或圣经之外。(“我要听神耶和华所说的话......”)我们当然可以分享个人的经历,但是不要让这些经历遮盖了神对我们人生原本的计划与旨意。
当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道路的时候,神就会要求我们顺服。人们通常会认为做错误的事就是罪,的确如此。但是罪还包括明知是对的事却不去做。《雅各书》4章17节:“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
我们当立下心志,按照神话语中的原则去生活。要把圣经原则和个人原则或个人偏好区分开来。在圣经原则上毫不妥协,在个人原则上理解包容;在个人偏好上灵活应对。
(选自《做儿女心管家(上册)》,吴明姝译,经典传承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