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表里如一,贯彻始终,是圣经护教学必不可少的方面。很多时候,基督徒注重的是护教的技巧和理论,却忘记了他们的生活对护教的影响。正因为是对具体的敬虔生活的忽略,使基督徒的护教变得毫无力量,流于空虚的言词。
针对这种情况,彼得警告他的读者们要“存着无亏的良心”,即使被诬受辱,也只能是为了“在基督里的好品性”(彼前三16)。非基督徒世界对福音的判断,都是根据可见的基督徒生活是否有一致性。在教会中,在家庭生活中,在工作单位上,假如我们的生活表现是表里不一,我们对信仰的辩护就没有什么果效。有时我们听到基督徒在不信者面前为基督教信仰作出辩护,却同时攻击在一些次要的事情上与他观点不一致的基督徒弟兄。这样的基督徒就没有意识到,他的论断,其实就拦阻了他对信仰的辩护。事实上,基督教护教学最大的拦阻,就是教会内部的争吵。教会的不合一,将会影响到教会对世界的见证,这也是基督所关注的,祂说: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约十七23)
如果我们要说服不信的世界,基督徒在教会中一定要有爱心与合一。不管是在工作岗位,还是在学校里,经常拦阻护教果效的基督徒,通常也在同学和上级面前表现出失败的生活。如果礼拜天是圣诞节,礼拜一上午本来可以向同事传讲耶稣,这正是“圣诞节的真正含义”。然而一个在单位里曾经酩酊大醉的人,很难坦然无惧地站在同事面前传讲福音。如果基督徒学生曾经作弊被捉,也很难为基督信仰作出辩护。在我们自己所住的地方,我们的家庭是不是和睦,房子的外观是不是修理得整齐,我们对邻居是不是友善好客,乐于助人,都会影响到我们护教的能力和果效。如果根据圣经的标准,我们的生活有亏欠,那么我们的护教也就会有亏欠,耶稣的名就可能因我们的缘故被人羞辱,受到亵渎。
在基督徒生活中,属隐私性的区域,也会加强或削弱我们为基督教信仰所作出的辩护。每天读圣经,默想经文,祷告,对于圣经护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诗篇第一篇,义人的特征是: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诗一2)
我们每天都要阅读上帝的话,并且把上帝的话行在日常生活中。否则,我们就会脱离义路,对信仰的辩护也就成为假冒伪善。更重要的是,合乎圣经的护教方法的核心,就是用合乎圣经的答案,回复非基督徒的反对意见。只有经常性地阅读圣经,并反复默想,才能熟悉上帝的话语,拥有充分的知识,对非基督徒的提问给予合乎圣经的答复。若不明白圣经,就不可能对基督教信仰作出合乎圣经的辩护。
此外,护教学要有果效,持续不断的祷告生活也是一个关键。基督教并不是与个人无关的特定观点的堆砌,只要理性上表示赞同就可以,不需要个别性的参与。对基督教的辩护也不是僵硬的辩论就够了。基督教是心中藉着基督与上帝建立活泼的个别性关系,我们在祷告中呼求上帝:“我们在天上的父”,祷告的生活使我们可以亲近上帝,晓得圣灵的大能,保罗说:不住地祷告。(帖前五17)
只有当我们在生活中不住地祷告的时候,我们才会见到圣经护教学在我们生命中的成熟,在具体的护教行为中,尤其如此。很多时候,基督徒研究护教学,对自己产生信心。这种自信的表现方式,通常在他们接近非基督徒的时候,丝毫意识不到他们自己也需要上帝的帮助。虽然他们很有信心,也是竭力为信仰辩护,但他们的工作很少见到果效。他们可以在辩论中挫败非基督徒,但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并不能使不信者归信真神。无论在我们接触辩论对方之前,还是在我们同对方说完之后,我们都要持续不断地祷告,这样使我们确信的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惟独是依靠耶稣基督。
强调基督徒生活的一致性,是不会过分的要求。没有表里如一的基督徒生活,我们在护教学上的努力都是徒劳。如果我们想劝非基督徒进入天国,而自己却生活在沉沦之中,就不要期望有多大的成功。假如在具体的生活中,不能把上帝的真道一致地行出来,最有能力的护教者最终也会跌倒。
(选自《将人的心意夺回——基督教护教学简明手册》,P78-81,王志勇译,改革宗经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