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在十字架上看到神最崇高的公义与慈爱的表现,令他们非常得激励。那是一次献上、一次完成的牺牲(来十12);基督一次受死,就不再死,在此意义下,也就不再参与十字架上的苦难。但是这并不否定祂了解苦难的事实。“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来四15)尤其重要的是,耶稣不再受被钉十架的苦难,此一事实毫不遮掩祂为我们上十架的大慈爱。
这样就够了。多少人归向基督,正因为靠着神的恩典,得以见到耶稣为他们死在十字架上?多少难以数计的人第一次真正领略到神的爱的意义,正因为他们看到了十字架的真义?“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壹四10)我们的诗歌也常常一再指出这一点,比如华滋(Isaac Watts, 1674-1748)所作知名的诗歌:
痛哉!我主身流宝血,
为何忍受死亡?
为何甘为卑微的我,遍历痛苦忧伤?
救主忍痛十架之上,
果真为我罪愆?
大哉慈悲!奇哉怜悯!
广哉主爱无边!
当主基督,造物之主,
为众罪人受难,
红日自当掩蔽光辉,黑暗包围圣范。
救主十架显现我前,
叫我羞惭掩面,
我心融化热烈感谢,
悲伤涕泪流涟。
纵使流泪,痛伤心怀,
难偿爱心之债!
我惟向主奉献身心
稍报深恩为快。(颂主新歌255首)
常常在我们心碎绝望之际,十字架对我们说出最有力量的话语。基督的伤痕成了基督救赎的凭据。世界讪笑我们,但是我们凭基督的伤痕而确信神的爱。史立多(Edward Shillito)很了解这一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当代年轻人在绵长的战事中,一批一批被枪炮击倒之际,他写下“伤痕的耶稣”(Jesus of the Scars)这首诗:
过去我们不曾寻求,如今寻求祢,
祢眼眸彻夜燃亮,是我们惟有的星辰;
我们见到祢眉宇前的荆棘;
我们必须有祢,喔,伤痕的耶稣。
天堂使我们敬畏,那样地过度平静;
在全宇宙中我们无处安身。
我们的伤口发疼;何处有膏油?
主耶稣,因祢伤痕,我们得恩典。
当所有的门都关闭,祢却靠近,
展开祢的手,显示祢手、祢肋旁;
我们今日方知伤痕,方无所惧,
让我们见祢伤痕,我们知此信号。
别神或曾强壮祢曾弱,
牠们兴起,祢却蹒跚走向荆冠;
但是对我们的伤口,惟祢伤痕说话,
无一神有伤痕,惟有祢独带伤痕。
在灵魂最黝黑的夜里,基督徒有个可倚靠的东西是约伯从来不知道的——我们知道基督被钉十字架。基督徒知道,当似乎找不到神的爱的证明时,他们一定不会错过十字架。“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吗?”(罗八32)
(选自《认识苦难的奥秘》,P193-196,何醇丽译,校园书房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