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教训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被杀以后,过三天他要复活……门徒不作声,因为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谁为大。耶稣坐下,叫十二个门徒来,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可9:31-35
这宣告一发出,门徒在理解属灵事情方面的迟钝又一次表露出来。在这消息中既有看似的恶事,也有美事;既有苦涩,也有甘甜;既有死亡,也有生命;既有十字架,也有复活。但对这糊涂的十二门徒来说,这全是黑暗。“门徒却不明白这话,又不敢问他。”他们的心思仍然充满了对他们主在地上做王的错误念头。他们以为他地上的国马上就要显现。当偏见和事先设定的意见让我们的眼睛变得黑暗时,我们的理解力就变得没有比此时更迟缓的了。
我们主在他发出的这新的宣告中,再次强烈表明他死亡和复活的极大重要性。他再次提醒我们他必须死,这并非无缘无故。他要我们知道,他的死是他到世上来的重大目的。他要提醒我们,通过这死,那极大的难题将要得到解决,就是上帝怎能既为义,又称罪人为义。他到地上来,不仅仅为要教导、传道和行神迹。他来,是要用他自己的血和十字架上的受苦,为罪而满足律法的要求。让我们绝不忘记这一点。基督的道成肉身、榜样和话语都极其重要,但我们要留意他在地上工作的伟大目的,就是在加略山上死。
第二,让我们在这部分经文中留意,使徒表现出来的野心和爱居首位的心。“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谁为大。”
这听起来多么奇怪!有谁会想到,几位渔夫和税吏会被充满妒忌的争竞以及想要居首位的愿望胜过?有谁会料到,这些为了基督的缘故已经放弃一切的穷人,竟然会受困于纷争的纠缠,为要得到各自认为自己配得的优先地位?然而情况确实如此。圣经记载这事实,为要我们学到教训。圣灵已经让它被记录下来,为的是基督的教会可以长久得帮助。让我们留意,免得它是白白记下。
不管我们是否认同,一个可怕的事实就是,骄傲是人性中一种最普遍的罪。我们生下来都是法利赛人,按本性都认为自己比实际强。按本性我们都以为自己配得比实际拥有更好的事。这是一件古老的罪,始于伊甸园中,那时亚当和夏娃以为他们还没有得到与自己功德配得的一切。这是一件隐蔽的罪,在许多人心中掌权做王,却不被人察觉,它甚至能披上谦卑的外衣。它是一件最毁坏人灵魂的罪。它拦阻人悔改,不让人到基督这里来,压制弟兄之爱,把属灵的心愿扼杀于萌芽之中。让我们警惕防备这罪,保持警醒。在所有的衣着当中,没有一件像真正的谦卑如此优雅,如此得体,如此罕见。
第三,让我们留意,我们主在他使徒面前列出的真伟大的特别标准。他对他们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做众人末后的,做众人的用人。”
这句话极富启发意义,向我们表明,世人的行为准则与基督的心意背道而驰。世人认为伟大就是掌权,但基督徒的伟大在于服侍;世人的雄心壮志就是接受尊荣和关注,但基督徒的心愿应当是施而非受,应当是服侍他人而非让自己受服侍。简而言之,那最把自己摆上服侍他同胞的人,在他的日子和世代对人有益的人,是在基督眼中最伟大的人。
让我们努力实际应用这察验我们内心的行为准则,努力向我们的同胞行善,治死我们都如此容易犯下的那讨自己喜悦、放纵自己的罪。我们可以向我们的基督徒同胞做任何服侍吗?有任何善行是我们能为他们行,帮助他们、促进他们幸福的吗?如果有,就让我们不加拖延地快快去行。在教会内部,如果对身为教会成员、信仰正统的空洞夸口更少一些,实际关注我们主在这一段中说的话更多一些,教会就有福了。愿意为了基督的缘故,做所有人当中最末后的、做所有人仆人的人,总是寥寥无几。然而就是这些人在行善,打破偏见,让不信的人信服基督教信仰是真理。也正是这些人在震撼世界。
(选自《<马可福音>释经默想》P168-171,粱曙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