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别人获得永恒的喜乐,以神为乐,我们就要在生活中表现出祂比生命更可贵。“因你的慈爱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颂赞你”(诗篇六十三篇3节)。要作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人生的抉择中有所牺牲,肯定藉着施恩怜悯来彰显基督是更令人心满意足而不自私的。我们如果自满自足而不去冒险,就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基督若是位满足一切的珍宝,并且应许要供应我们一切所需,那么,即使是饥饿或赤身露体,我们也要活出像是拥有全世界一般;而世人正为着这一切出卖了祂。我在思想:我们该怎么运用我们的钱财,以及对自己的财产又该有怎么样的看法。我耳边响起耶稣的话说:“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马太福音六章31-32节)。换句话说,我们外表看来若是专心致力于赚钱和维持物质的生活,就跟世人没什么两样,也就等于没有彰显基督。祂像是只倾向一面的信仰,用来逃脱末了的地狱可能还满管用的,但是对于我们在地上的生活和喜好就无济于事了。祂一点也不像是能满足一切的珍宝;自然也无法让他人以神为乐。
如果我们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得前书二章11节),如果我们是天上的国民(腓立比书三章20节),如果没有人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罗马书八章35节),如果祂慈爱比生命更好(诗篇六十三篇3节),如果所有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哥林多后书四章17节),那么我们就要将恐惧抛在脑后,随风飘去,并且“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马太福音六章33节)。跟基督一比,万事对我们来说,就如同粪土(腓立比书三章7-8节)。我们会为着体恤的缘故,“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希伯来书十章34节)。我们会“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也会“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希伯来书十一章25-26节)。
无庸置疑地,我们越是这样生活,世人越会认定耶稣是一位满足所有的珍宝。祂应该是。上次有人问你关于“你心中盼望的缘由”是什么时候的事?所以彼得说:“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书三章15节)。
为什么没有人问我们心中的盼望?大概是因为我们所盼望的跟他们一样。我们的生命哪里像是行在髑髅地,赤裸裸地用牺牲的爱来服事他人,而不求今生的奖赏。我们在天上的奖赏是大的(马太福音五章21节)!“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路加福音十四章14节)。如果我们更深地相信这些,别人就看见神的价值,就在祂的里面找到喜乐。
(选自《活出热情》P145-147,张书筠译,美国麦种传道会,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