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林前四9-13
我们无法再忽视保罗的榜样——不是他在其他人面前的榜样,而是他为自己所选择的榜样。他一次又一次地以十字架来提醒我们。先知这样提到神的受苦的仆人:“祂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祂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祂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祂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祂”(赛五十三2-3)。保罗向腓立比人见证,他不仅要经历基督复活的大能,也要和祂一同受苦(腓三10)。实际上,他在写给罗马基督徒的信中告诉他们,信徒“是儿女……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荣耀”(罗八17)。假如保罗认定,他是其他人的榜样,告诉他们要效法他(林前四16),那是因为他自己效法了基督的榜样(林前十一1)。
保罗并非如此幼稚,认为每个基督徒都应当受一样的苦。实际上,在一段经文中,他证明自己愿意承担过多的痛苦,而使其他人可以得到释放。但是对保罗而言,已经面临危险的是基本的立场,就是看待事物的方式。我们可以将之总结为三点:
我们跟随钉十字架的弥赛亚。所有关于新天新地的末世应许,所有罪得赦免和赐下圣灵的福分,都不能否定一个事实:我们所传扬的好消息,都是聚焦于钉十字架的基督的愚拙。在成功主义者的骄傲立场上,这个信息根本无法有效地传达出来。直至末世来临之前,我们都必须背起十字架——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每天向着个人的利益而死——跟随耶稣。任何社会对此知道得越少,人们就越愚拙,也会经历越多的痛苦。所以应当如此行,跟随耶稣没有其它的办法。
教会的领袖将会经历最多的苦难。他们不像军队里的将军,驻守在后方。他们是进行攻击的部队,是前线的战士,他们借着自己的榜样和所说的话,作众人的领袖。因此,推崇那种轻视痛苦的领导模式,就是否定信心。
在某种程度上,神呼召所有的基督徒,让他们有分于这个生命和门徒职分的异象。保罗要说的是,“我求你们效法我。因此,我已打发提摩太到你们那里去;他在主里面,是我所亲爱、有忠心的儿子,他必提醒你们,记念我在基督里怎样行事,在各处各教会中怎样教导人”(林前四16-17)。
我们必须要坦率地承认,这种观点和我们在西方社会里的经历背道而驰。直到最近以前,在西方,甚至有很多没有信主的人,都相信犹太教与基督教共有的价值观。然而,这样的人正在迅速减少,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公开反对任何忠于圣经的基督教形式。
但是,保罗的立场似乎与我们很多人都不同。其中部分原因是,在无意之中,我们变得更像哥林多的信徒,而不是像保罗那样的信徒(也就是属灵的信徒)。我们中间许多人生活富裕而舒适,没有动力激励我们,使我们生活在基督再来的活泼盼望之中。我们渴望世界的称赞,常常胜过渴望耶稣在末日对我们的肯定。要改变这种深切背离福音的光景,正确的处方就是十字架——借着认罪悔改和重生的热心,使钉十字架之弥赛亚的福音,不仅成为我们讲道和教导的中心,也成为我们和我们领袖的生活中心。
(选自《十架与事奉》P146-148,张晨歌译,麦种传道会,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