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
耶稣不只是谈论或教导那条道路,或指示多马应该如何找到那条道路。祂宣告说:“我自己就是那条道路。”祂甚至不是就此打住,祂继续说祂是到父那里去的唯一道路。“若不借着我”或“透过我”,祂说,“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这又是一句重大宣告,我们必须正视这项宣告。所以,我把它当作一项直言不讳的声明。说出这些话的拿撒勒人耶稣,是绝对不可或缺、绝对必要的角色。若不借着祂,没有人能认识上帝;若不借着祂,没有人能与上帝相交。祂直接明确地说:“若不借着我”。
我要强调这点,因为极可悲的是,很多人似乎还不明白主耶稣基督是绝对核心和必要的那一位。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其目的是要帮助人们努力寻找上帝和安静的心。可是我读这本书时,清楚看出作者并没有强调基督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基督在这里亲自告诉我们,从来没有人能认识上帝是天父,除非他们经由祂或借着祂,才能认识天父。
有一个人形容他在聆听贝多芬交响乐时,曾奇妙地经历到上帝。他说自己是在聆听令人心醉神迷的音乐时,感受到这种经验,因而认识了上帝。对此,我会说,除非这个经验带领这个人看到主耶稣基督的绝对中心地位,不然他只是得了幻想症,并没有经历到上帝。除非这位基督——上帝的儿子——立于中心地位,作为到上帝那里的唯一道路,不然就没有福音可言。
我们要清楚一点:有些经验是虚假的。那个人听交响乐音乐会时,当然会有所感受。但问题是,那是经历上帝吗?当然,人们看到壮丽的日落或读到宏伟的诗文时,精神会为之一振。你会读到很多人宣称自己有不可思议的奇特经验。人们会告诉你,在你遇到麻烦困难时,只需坐下来,开始聆听上帝就行了。你要开始向祂说话,这样你就会领受到一些经历。有个人形容自己从前如何过着漫不经心、不敬畏上帝的生活,只为自己而活,追求名、利、只顾家人等等。然后他突然明白这一切是大错特错,此后他开始聆听上帝。他因而写了一本自传,述说他现在和上帝建立关系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然而事实是,他书中连提都没提到主耶稣基督。如果我对福音的理解没错,那么,这人并没有与上帝建立关系,他不知道上帝是他的天父。
我们一定要把这点讲的非常清楚明白。眼前是绝望又迫切的年代,而我认为,最悲哀的事莫过于人们自以为与上帝建立了关系,但却在关键时刻发现这全是一场幻想。有些经验是虚假的;使徒保罗说,魔鬼这位仇敌可以伪装成如假包换的“光明天使”(林后十一14)。为了使你和基督隔绝,牠无所不用其极地给你各式各样的经验。但这里有主亲自的教导:“我自己是唯一的道路。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使徒彼得被圣灵充满时说:“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12)。使徒保罗谈到他在哥林多那段日子时,说:“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二2)这些人都是犹太人,向来相信上帝,但他们了解到,若不借着上帝所差来的基督,人就无法认识上帝是天父,也无法来到祂面前,与祂永远同在。
这就是福音的全部要旨。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而福音的信息是这位永生的儿子“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一 14)。祂成为婴孩来到世上,处理了罪人的矛盾,然后定意走向十字架。祂其实可以避免十字架,但祂说祂必须经历十字架。否则无法做成自己受差遣来成就的工作。因此祂忍受巨大的痛苦,我们看到祂滴下血汗,钉子打进祂圣洁的身体中,祂死后埋在坟墓里,之后祂死而复活。我要问:为何要经历这一切?答案只有一个:那是绝对必要的,否则就毫无意义了。这若非绝对必要,上帝会允许祂的独生子忍受这一切吗?这是天父把我们带到祂那里去的唯一办法。
(选自《平安之路》P129-133,陈主欣译,改革宗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