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6)
在我们的祷告生活里,谦卑和勇敢是不互相冲突的,它不会将勇敢排除在外。因为谦卑是从我们考察自己时而来,勇敢则来自我们对基督的仰望。
既然站在世上的君王面前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君王的宝座是象征他的能力和威严;照样,接近万王之王的宝座前需要更多的勇气啊!连天使都要以翅膀遮脸,谁敢擅自观看?以赛亚曾看见一个异象而呼叫:“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我们不是指法利赛人式、大摇大摆地进入圣殿中的那种勇敢,那是假勇敢。我们所谈的是那些在神的圣洁中看见自己污秽的人,他们检视自己每日的生活,扪心自问“神是否会对我感到厌烦”?当他们越看到神的圣洁和威严,他们越不敢擅自靠近施恩的宝座。
希伯来书的作者知道在罪人当中找不到这种真实的勇敢。但他鼓励罪人前来并进入。他用了一个词“所以”(therefore),他说“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Let us therefore come)”。
我们可以在前一段的经文中,找到这一句话的根基。基督被称为在父神面前为罪人代求的大祭司。
在旧约,大祭司是站在神和世人中间,为罪代赎献赎罪祭的人,先知也是站在神和世人中间。二者的不同在于先知是代表神向世人说话,而祭司是代表人在神面前说话——不只用话语,还要献上祭物赎罪。这就是为什么希伯来书的作者再三地强调这位大祭司在各方面都与人相同,只是没有罪,因此祂了解人的需要,并且曾同样受罪的试探,这样的一位大祭司就是基督。祂在天上坐在父神宝座的右边,祂不只是代表神向人说话的先知,祂也是代表人向神说话的祭司。祂不像亚伦和他的后裔一样要献公牛和山羊为牺牲,祂自己本身在加利利的十字架上成了完美的祭物。基督就是神要求的祭物,足以满足罪的赎价。没有一个旧约的祭司可以献上这祭物,即使祭司将自己献上,他们的血也不足以偿付赎价,因为他们本身也是有罪的人,而神要求的是完美的祭物。
因此,基督必须成为人以做为代求者。祂由圣灵感孕,因此没有原罪。祂从童女马利亚所生,降生在罪恶的悲惨世界之中,与人同在咒诅之下。祂像人一样受试探,但是没有犯罪。基督知道试探的猛烈,祂也知道罪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因此祂可以体恤来到祂宝座前的罪人。
基督是为罪人代求的大祭司,身为我们的圣洁辩护者,祂不像世间的律师偶尔坦护罪,而是向圣洁的法官指出祂为罪所付上的代价。
“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这对那些谦卑祷告的人而言,是极大的鼓励。谦卑和勇敢是可以并行的。只有那些依靠恩典的人,才可以来到宝座前——恩典这礼物是借着主基督的死而赐下的。没有任何人被禁止不得前来;主不会赶走任何来到祂面前的人。
撒但总想将罪人带离宝座。它会说:“首先你要克服罪的问题:你必须先有所长进。”如果我们理会它的声音,没有罪人得以来亲近神,因为我们不可能洁净自己。神的儿女啊,勇敢并不存在你自己的里面,也不在你的努力或祷告中。你的任何功劳不能为你开启到施恩座前的道路。有时神会将天堂的门向你关闭,为的是教导你除了借着基督,没有人能到神那里去,并让你学会,即使你祷告了许多,但若没有大祭司为你代求,一切都是没有价值的。
不只撒但告诉你没有人可以亲近神的宝座,罪人也是这样说的。当他的自义越衰退,他越不敢靠近宝座。
神并没有说“当我看到你们”的时候接纳我们,而是说“当我见到血”的时候才会接纳我们,你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自救。坦然无惧的勇敢惟有在基督里才找得着。当我们靠着自我的力量来到神面前时,会发现神是烈火。当罪人倚靠基督时,他才能获得坦然无惧的勇敢之心,这是一种圣洁的勇气,使他能亲近神。那位坐在父神右边永远活着为祂选民代求的那一位,曾屈尊降卑,生活在罪人当中。这位被高举的基督极其乐意成为那些承认自己是罪人的人的道路。当他们不敢靠近宝座时,基督那里有施恩的宝座。让谦卑和勇敢彼此相亲吧!让它们紧抓住大祭司的应许:“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
(选自《常常祷告》第6章,刘康龄、蔡岳书译,加尔文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