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诅无花果树(太21:17-22节)
历经棕榈主日的忙碌,耶稣离开城往伯大尼住宿一晚(17节)。第二天早晨回城时,耶稣在半路上饿了。祂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但只有叶子找不到果子。于是耶稣咒诅这树说:“从此以后,你永不结果子”(19节);无花果树立刻枯萎而死。对现代读者来说,这件事实在难以理解。确实,耶稣对耶路撒冷所发生的事十分忧心。圣殿本来应该是祷告的殿,却沦为敲竹杠的钱币交易所。当权者也不承认耶稣就是以色列的王。不过,耶稣为什么要向一棵树发怒呢?
这个举动就和光荣进城、洁净圣殿一样,有它的象征意义。旧约形容以色列有如上帝栽种的树,一棵理当结果子的树(诗八十8-19;赛五1-7;结十七1-24)。当无花果树长了叶子,就应当开始结果子。马可说当时不是无花果的收成期(可十一13),可见树上的果子尚未完全成熟;但只要长叶子就应当长出可以吃的果子,即便不一定好吃。重点是这棵树看起来是该结果子的,而实际上却没有果子。所以这棵树就像耶路撒冷的圣殿一样,里面有热闹的活动,熙来攘往,买卖动物献祭,却全是无果效的仪式。祷告的殿已变成贼窝;正如上帝的审判要临到这样的圣殿(太二十四1-2),照样审判也要临到这棵无花果树。枯干的无花果树预表了毁坏的圣殿。
门徒都很讶异这棵树立刻枯萎,但耶稣要他们确信,有信心的祷告能够成就更大的事(21-22节)。圣殿本来应该是有改变大能的祷告场所,但如今我们需要新圣殿——新的祷告殿,而且这殿要建立在这些门徒的根基上。
结论
大卫的子孙来到祂的殿中,祂的衣裳有拯救与医治之能。瞎子能看清这一点,孩童也能明白这一点;但宗教领袖却看不清,或不肯看清楚。但愿我们的眼睛被打开,得见主的一切拯救大能。
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祂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亚九9)
(选自《字字珠玑——细读<马太福音>》,马可·罗斯著,林千俐译,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