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欠肉体的债,去顺从肉体活着。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八12-13)。
圣徒过圣洁生活是生命使然,因为重生的生命不习惯于污秽的生活,只习惯于圣洁的生活。保罗在这里说,我们并不是欠肉体的债,要照肉体的要求去生活,而是欠圣灵的债,所以要照圣灵的要求去生活。他警告说:“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这里的死就是永死,包括肉身的死和灵性的死。保罗的意思是,随从肉体的结果是永远的死亡,只有承受永死刑罚的人才会过那种生活,你们既然领受了那义的生命,不再是属肉体的人,就不应当过属肉体的生活,而应当过圣灵里的新生活。
义人行义,恶人作恶。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正因为人已失去了那义的生命,无力行义,神才将基督的义赐给我们,这义是“归算”的,也是“注入”的。拥有这义的人,就再也不能安于过去那种随从肉体的生活方式了。所以,圣徒之所以追求成圣,是出于生命的本能。
约翰警告我们:“不要被人诱惑。行义的才是义人,正如主是义的一样。犯罪的是属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约壹三7-8)。马太·亨利提醒说,所有让我们安于罪恶的教导都与圣经相悖。宾克也说,那些令我们合理化自己软弱而不追求的安慰,不是从圣灵而来的。真圣徒拥有恩典的地位,所以他对定罪越来越不敏感,但他也拥有圣洁的生命,所以会对罪越来越敏感。只有这样的心灵,才是重生的心灵,才是在恩典中的心灵;也只有这样的心灵,才不致陷在律法主义和反律主义的两个极端中。
这两节经文有三个重点:
第一,圣徒被命令要去治死“身体的恶行”。所谓“身体的恶行”就是罪性的残余。新造的人只有一个新生命,但他里面还存有“旧人的残余”。虽然“旧人”已死,但“旧人的残余”会严重搅扰圣徒,所以保罗才吩咐圣徒要治死身体的恶行。约翰·欧文说:“基督徒的健康取决于治死罪。若要享有福音的安慰、灵性的旺盛,就必须治死里面的罪。”他还警告圣徒说:“治死罪,否则你就会被它治死。”
第二,圣徒只有在治死罪的时候才活着。正如死指的是永死,13节的“活着”指的是永远的生命。罪与这生命是对立的,二者无法和平共存,要活在这生命里就一定要对付罪。圣徒内心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脚踏在残余罪上的得胜状态,另一种是被残余的罪所打败的煎熬状态。
第三,圣徒只有靠着圣灵才能治死罪。治死罪的责任已加诸于圣徒,但他只有靠着圣灵才能做到。不过,当我们讲“倚靠圣灵”时也要小心,我们对圣灵的倚靠,不是以自己为主体、把圣灵当作工具使用那样的“倚靠”,那不是倚靠,而是支配。倚靠圣灵是谦卑己心,让圣灵支配自己,联合于基督,使基督的生命透过我们“流出”,这才是“倚靠圣灵”的真正意思。一个人靠自我努力追求成圣,那不是“刚强”,而是“刚硬”,只会结出道德主义的自义之果。圣灵之所以叫“圣灵”,是因为祂是使我们成圣的灵,惟有在圣灵里,我们才能成圣。这才是与罪争战得胜之秘诀。
总之,真正的基督徒必会对付罪、过圣洁的生活,因为这是他所领受的新生命的自然要求。这样的人既不是道德主义者,也不是纵欲主义者。道德主义者还在律法之下,他崇尚行为,标榜自己的义,靠自己而不靠圣灵;纵欲主义者懈怠不追求,他口中的“靠圣灵不靠自己”不过是给自己放纵肉体在寻找借口。真正基督徒安息于白白称义的恩典,却会因圣灵在生命中的内在驱动,而不懈地尽上成圣追求的本份。正如约翰·慕理所说:“信徒仅此一次向罪的律死,这并没有免去在他的肢体中治死罪的必要性;但却使他必须并且能够如此去行。”
(节选自林刚长老3月12日主日罗马书释经讲道《成圣的得胜Ⅰ》,标题另加,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