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灵修精选 → 阅读内容
 
背景:

敬虔七言(汤姆·华森)

[日期: 3/17/2023 2:41:42 PM ] 作者:佚名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敬虔七言(汤姆·华森)


敬虔七言(汤姆·华森)-图1


人首先会问及:“究竟何为敬虔?”我的回答是:“敬虔是上帝在人生命中成就的神圣之工的印记,借此一个属肉体的人被更新为属灵的人。”当敬虔的特质在一个人的生命中被塑造成型,他并未领受一个新的灵魂,而是“另有一个心志”(民14:24)。他的能力并未发生改变,但品格被更新了;如同一件乐器,它的弓弦仍旧和之前一样,但音调已经被校准了。以下是我总结出的“敬虔七言”(或称有关敬虔的七个论点):

 

(一)敬虔是一件真确之事

 

敬虔不是人头脑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它不是从病态的头脑中生发的狂热幻想。基督徒不是宗教狂热分子,狂热分子的宗教中充斥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幻想。敬虔的根基是真理,圣经称之为“忠信的道”(诗119:30),它是上帝的荣面所发出的光辉。若上帝是真实的,敬虔就一定是真确的。

 

(二)敬虔是内在的

 

敬虔主要关乎内心,“真割礼也是心里的”(罗2:29)。露水见于叶面,汁液却藏于深根。道德主义者们的宗教皆“见于叶面”,其内容仅限于外在的表现。敬虔却是扎根于灵魂深处的神圣“汁液”:“你在我隐密处必使我得智慧”(诗51:6)。迦勒底人论及此时说:“在内心之隐秘处。”

 

(三)敬虔是超自然的

 

我们的天性所承继的,除了邪恶,便一无所有。“因为我们属肉体的时候,那因律法而生的恶欲就在我们肢体中发动”(罗7:5)。我们吮吸罪恶,如同吮吸母乳一般自然。但敬虔是“从上头来的智慧”(雅3:17),它是直接来自天国的全新气息。上帝必须在人的心中点燃恩典之光。杂草自然生发,花朵则需要培植,敬虔是一株来自新耶路撒冷的属天的植株,因而被称为“圣灵所结的果子”(加5:22)。一个人无力改变自己,更遑论“再造”一个自我。

 

(四)敬虔触及全人

 

敬虔是一粒神圣的酵,其影响力触及全人。“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帖前5:23)。它使人的理性得蒙光照,情感有序、意志上顺服、生命彰显典范。我们不会仅仅因为一个黑人有白色的牙齿,就称他为白人。仅仅在某些方面表现为良善的人并不是敬虔人。圣经称蒙恩的人为“新人”(西3:10)——不是新的眼睛或新的舌头,而是一个新人。敬虔人在各方面都是良善的,尽管他仍然只是部分地经历重生,然而重生的果效的确触及生命的每个方面。

 

(五)敬虔是炽烈的

 

敬虔与陈腐的礼仪和冷漠的态度无关,而是充满活力与激情,“要心里火热”(罗12:11)。当水温的确升至相应的温度时,我们才会称其为“热水”。对信仰的委身是火热的,内心洋溢着圣洁的情感,才能称为敬虔。

 

(六)敬虔是荣耀的

 

敬虔之于灵魂,犹如宝石之于指环,在上帝眼中是贵重的装饰。使人之为人者,是理性;而使我们成为今世之天使者,是敬虔,它使我们“得与神的性情有份”(彼后1:4)。敬虔与荣耀彼此相亲:“荣耀和美德”(彼后1:3)。敬虔是荣耀的种子,而荣耀则为敬虔之花蕾。

 

(七)敬虔是永恒的

 

亚里士多德说:“名声是由习惯造就的。”我们不会仅仅因为一个人脸红就说他“气色好”,而只会对拥有天然红润肤色的人那样说(参撒上17:42)。仅凭一抹敬虔的“红润之色”,并不足以认出一个基督徒来。敬虔必须是一个人性情的反应,是灵魂的“天然肤色”,敬虔是固化在人生命中的。篱笆上的树桩与园子里的一棵树有天壤之别,树桩会腐烂变质,而一棵有生命力的树却会向下扎根、枝繁叶茂。当敬虔在人的生命中扎根,它将存续至永恒:“因神的道存在他心里”(约壹3:9)。由圣灵镌刻在人心版上的敬虔,如同钻石的尖顶,永不会因消磨而逝去。

 

选自《敬虔人》,钟昊译,宗教文化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

阅读:231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