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基督徒常会遇到一种人,他们没有什么良心上的不安,也没有受过什么宗教训练。为福音的缘故向他们作仆人会是什么样子呢?这可能意味你要与那些满口黄色笑话并且妄称主名的人同坐在休息室里;你可能应非信徒的邀请,参加你不欣赏的艺人的演唱会;你可能出席一场宴会,其中没有人与你有同样的价值观,大家谈的全是事业上的成功;你可能要聆听某人的融合性属灵观。像基督那样的福音使者必定会去到非信徒所在的地方,并预料自己会从他们身上闻到有如下水道般的气味。他不可以坚持要等到非信徒刷完牙、改变行为、来到教会、在客厅正襟危坐之后,才与他们交谈。
这样的传福音方式可能会遇到危险。当然,基督的使者不可涉入非信徒犯罪的活动和行为。显然,如果某种环境有极大的试探,基督徒就不可涉身于险境,他可以求神差派另一位福音使者。有酒瘾的人不可以到酒吧作见证,任何基督徒都不该观看有性试探的电影,或聆听引人犯罪的音乐。如果你对于这些事的尺度抱持疑问,请你和值得信任的属灵辅导谈谈。就算有保护措施,冒险踏入非信徒的世界,可能会受到其他基督徒的批评。有些基督徒相信,他们所订定的规则比得着灵魂更重要,甚至他们认为基督徒生活的本质,就是不要做某些事。有些基督徒甚至看到别人传福音就很有威胁感,因为看到别人传、而自己没有传,便产生罪恶感。顺服的基督徒必须以温柔和忍耐来对待这些软弱的反驳者(罗十四1;林前八13)。但也有些时候,你必须指出伪善,才能保全福音的名声。请回想一下,保罗责备彼得是因为彼得一看到犹太人开始批评他,就远离外邦人(加二11-21)。传福音在教会内外都会遭遇危险。
学者不能确定保罗所谓“软弱的人”(林前九22)是指谁。有可能是指未归信或刚刚归信主的外邦人;他可能是指良心软弱的人,就像有些犹太基督徒还无法摆脱礼仪的束缚。他在罗马书十四章和哥林多前书八章论到这些人,而更成熟的基督徒必须顾念他们,不可无故将他们绊倒,所以保罗在这些人身边时,就不吃献给偶像的食物,也不吃不合犹太规条的食物。也有人认为,保罗是指经济上的软弱,因为他前面才讲到自己以织帐棚为生,“不受人管辖”(林前九19,合和本修订版)。因此他会说,即使他受良好的教育、栽培,经济富裕,却为了接触穷人而成了穷人。其实我们不必去限定“软弱的人”是指犹太人或外邦人,是指基督徒或非基督徒,是指富人或穷人,重点是:他们软弱,需要有人领他们更亲近基督;保罗要领他们更亲近基督,就必须变得与他们相像,尽管这会让他感到不适。
就像保罗一样,基督徒也必须为传扬福音大发热心。保罗为要将福音分享给众人,他作了在律法之下人,也与那些不在律法之下的人为友。他在软弱基督徒身边时,就限制自己的自由,好让他有机会与他们分享福音所带给人的自由。他竭力促使腓立比教会的友阿蝶和循都基同心服事,好叫福音不受阻碍(腓四2-3)。哥林多教会不劝诫犯错的会员,这叫保罗感到痛心,因为外邦人开始轻看福音(林前五1)。同样地,每个基督徒生命的存在都是为福音的缘故。我们在儿女前面以敬虔的方式度日,好使他们不仅接受福音,更将福音分享给朋友。我们把工作做得出色,好叫人不轻看福音。我们在每次谈话中寻找切入点,好为福音发声。每个基督徒都应该醒悟过来,并且自问:“今天我该为福音的缘故做些什么?”每晚就寝前都该自问:“我今天为福音做了什么?我又怎样阻碍了福音?”当我们向基督承认自己阻碍了福音信息之后,我们必须再次向基督说,我们爱祂、渴望看见自己所领受的好消息也能传给别人。
最后,请注意保罗热切想要看见福音透过自己的生命传开,好叫他能“与人共享这福音的好处”(林前九23,合和本修订版)。他的意思显然不是说,他藉由宣扬圣道,赚得属灵奖赏;他的意思是,他知道为福音而活会让他从福音得着更多的益处。或许保罗得到的最大益处是,看见那改变自己生命的大能,也改变了别人的生命。他不但爱那尚未得救的哥林多人,而在他们得救以后,他更加爱他们。保罗称他们(林后三2)是圣灵写在他心版上的推荐信,并且在他们犯错时流泪劝他们(林后二4)。这就是福音的好处——无以言表的爱,使传福音的使者和蒙福音改变的人交织在一起。
(选自《何谓传福音?》,郭熙安译,改革宗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